季青下了山,住进了一家客栈。
他翻开了脑海中的妖魔录,查看目前自身的情况。
季青:二流武者(已打通七条奇经八脉)
极阳经:圆满(精纯度180%,内力数量230%)
惊鸿刀:圆满(刀速增幅170%,力量增幅50%)
草上飞:圆满(绝招虚空借力)
刀势:破碎
源点:3点
就只有刀势有所变化。
他的刀势目前处于“破碎状态”,只能重新凝聚刀势。
“重新凝聚刀势,要么找一门刀法,修炼至大成,再用源点提升至圆满,在圆满后感悟,也许能够感悟出刀势。但重新感悟出的刀势,能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吗?”
季青陷入了沉思。
还真不一定。
他有源点,凝聚刀势不成问题。
但他想要恢复之前破碎的刀势,并且彻底融进自身,形成最符合自身的刀势,那就难了。
“其实,我现在就只需要一个契机,一个感悟,就能重新凝聚刀势,甚至再上一层楼,从而让刀势大成!”
“如果仅仅只是修炼一种新的刀法,从中感悟刀势,那不就和以前一样了?”
季青思来想去,这一次刀势破碎,其实是机缘。
他必须好好利用这次机缘。
只要找到契机,破而后立,他的刀势必定大成!
这是许多武者都梦寐以求的事。
比如叶春生,他的剑势要想大成,那需要耗费太长时间了。
甚至,叶春生一辈子也不知道剑势能不能大成。
季青的刀势破碎,只要能重新凝聚,那就一定能够大成,这已经超过了许多武者一辈子的努力了。
只是,季青的契机在哪里?
当初叶春生看见流星,然后就有了感悟,最终感悟出了流星剑势。
那颗流星就是叶春生的契机。
“老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同样,闭关冥思苦想,或者独自练百种刀法,也不如去走一走。”
季青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念头。
他想去江湖、去天下走一走。
这一次,他不用逃命,不用追杀,就只是单纯走一走。
用心感受天地、自然,感受江湖!
这也是一种“感悟”的过程。
有许多武者困于瓶颈,往往都会用这种方式。
季青不是困于瓶颈,他只是想找到自己的契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刀势。
江湖中有一种武者,他们自称为“苦修者”。
他们厮杀,不钻营,不争夺名利,他们浪迹天涯,一心苦修,追求武道之巅!
这些“苦修者”,其实实力并不一定强大。
可他们的心灵,对武道的理解却远远超出一般武者。
季青不是要去做“苦修者”,但他觉得“苦修者”的这种方式可以借鉴。
说起来,季青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可他还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
他就趁着这次机会,去江湖,去天下。
用心看看这个世界!
于是,季青离开了客栈。
他也没有具体的目的地。
而是漫无目的的行走。
连马也不骑了,就用双脚走路,一步又一步。
甚至连轻功也不使用。
就仿佛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一般。
一步一步行走。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季青已经不知道究竟走了多久。
他累了就休息,渴了就喝水。
尽量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除了晚上打坐练习内功,他连刀法都没练了。
整个人完全不像是一个江湖人。
走了几个月时间,季青已经变得衣衫褴褛,皮肤黝黑,头发也乱糟糟,浑身都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整个人看上去就犹如乞丐一般。
但他的眼睛却越来越亮。
眼睛炯炯有神。
数月时间,季青仿佛已经忘记了武功,忘记了刀法,忘记了这一趟的目的。
他就这么一步又一步走着,虽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但他每一步都很坚定。
他就仿佛在用脚丈量大地。
用心体会天地自然。
季青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他只是感觉天气越来越炎热。
而周围田地里的粮食却都枯萎了,几乎颗粒无收。
路上开始出现一群又一群流民。
时不时就有尸体倒下,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季青明白,这是闹灾了。
旱灾!
而旱灾也就往往意味着饥荒。
流民们携家带口,背井离乡去逃荒,只为了能有一口吃食,为了能够活命。
季青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流民之中,他现在这副样子比流民还惨,自然没人怀疑。
自从成了流民中的一员,季青见到了太多惨绝人寰的事。
比如,易子而食。
在饥荒面前,什么道德、律法统统都没用。
这样的惨状,历朝历代皆有。
在史书上,也许就只配六个字。
岁大饥,人相食。
仅此而已。
这一日,季青走的累了。
他找了一棵树,在树下坐着乘凉。
隐约有一道道不怀好意的目光在他身上一扫而过。
只不过,季青身上别着一把刀。
就是这把刀,还是唬住了不少流民。
因此,哪怕季青只是孤身一人,这一路上也没有流民打他的主意。
果然,这些目光很快就消失了。
季青也看到了几名饿的皮包骨,眼睛都仿佛泛着饿狼般绿光的流民。
那是饿得狠了,看见什么都想塞进嘴里。
季青也不理睬这些人,只要不来招惹他就行。
忽然,季青身旁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季青斜眼一看。
一个浑身脏兮兮,大概十来岁的小男孩靠在了另一棵树下。
距离季青也就三丈左右。
季青也不以为意。
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间就是几个时辰。
天色已经是黄昏。
空气中的燥热之气也消失了不少。
季青却发现小男孩依旧在旁边的树下,似乎已经睡着了。
季青起身,一步步离去。
结果刚走没几步,季青发现小男孩居然也跟在他身后。
而且不偏不倚,就保持三丈距离。
但偏偏小男孩一句话也没说。
季青也没有询问,跟随着流民人群继续往前走。
一天、两天、三天……
季青身后每天都跟着小男孩,哪怕几天过去了,对方也依旧保持着三丈距离。
偶尔会离开。
那是小男孩去弄吃的。
这小男孩也不知道怎么活下来的。
饥荒年代,连树根都吃光了,但小男孩每每出去一段时间,然后回来,应该是吃了东西。
所以几天时间了,小男孩居然都还活的好好的。
这一日,季青起身,小男孩又迅速跟上。
“为什么跟着我?”
季青开口了。
这几个月,他就如同修闭口禅一般,几乎没说过话。
这还是季青决定“行万里路”后第一次开口。
“你不是哑巴?”
小男孩反而略带惊奇的问道。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