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傻乎乎的站着看

他进去了,门重重地关上。朱高燧的脸也抽了一下!

“我好不容易来找你说几句话,你竟然这样对我,这也太难了吧。”

老三叹了口气,然后慢慢走开了。

时间过得很快,几天就这样过去了。

这时,山东的旱灾逐渐缓解,因为朱高烨送来的粮食,让当地的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而且,有武圣关羽镇守,一般的坏蛋也不敢来这里闹事。

现在的山东已经好了不少,老百姓的生活也还能维持,至少不再挨饿。大家都对这位太子朱高烨赞不绝口!

“这次多亏了太子爷,要不是他,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要饿死了。”

“是,太子爷简直就像神仙下凡,那天求雨太神奇了。”

“可不是嘛,大明有这样的爱民如子的太子,大明怎么可能不强盛?”

百姓们不停地夸奖。

关羽没事就喜欢待在庙里,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他总是第一个知道,现在这里很太平。

关羽派人给朱高烨送去了消息,说了那边的情况。这个地方的人对太子一直赞不绝口。

在某个海岛上,

此刻挤满了人,都在那里用最好的武器互相打斗呢!

这个海岛四周全是海水。

普通人根本到不了这里,也不知道还有这个地方。

再说这个海岛上,人们都在努力训练。

这些人全都是阿鲁台旧部的将士。

这个时候,他们都看着同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把自己掌握的大明兵法全都传授给了阿鲁台的人马,可说真的,这兵法也就是那样,并不是特别厉害。要是真那么牛逼,当年靖难之役他也不至于输得那么惨,更不会被他叔叔朱棣追得东躲西藏。现在他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心里很清楚,要是贸然去找朱棣的麻烦,那就是送死。他现在的目标就是重新站稳脚跟,只有这样才有活路,才能有机会彻底干掉朱棣。

这天晚上,建文帝正坐着,忽然身边冒出三个高手。这三人一直跟着他,都是太祖高皇帝特意培养出来的。他们始终保护着建文帝,因为这是太祖的命令。此时夜深人静,三个高手缓缓走出来,看了看建文帝。

\"一切都准备好了吗?\"建文帝问。

三个高手脸上有些忧愁,但很快点点头,像是下了很大决心。

\"放心吧,明天一早就出发,到时候阿鲁台非死不可!\"其中一个高手说道。

建文帝叹了口气:\"真让人气愤,原本不想杀他的,但他太不识相了!\"

建文帝皱眉摇头,最后无奈地叹气:\"阿鲁台野心太大,这次合作明显是仗势欺人,如果我们不先动手除掉他,以后就别想控制他的部落了!\"

一个高手劝道:\"皇上,您千万别再心软了。\"

话音刚落,建文帝沉默片刻,仿佛又回到当皇帝的时候。那时候他就因为太心软吃了亏。为了抓朱棣,他还特别交代手下不要伤害对方。当时他说:\"李景隆,你是咱们大明的战神,这次派你去攻打北平!不过记住一点,别伤到我叔叔!\"

李景隆当时听得云里雾里的,心想这怎么行,可看着建文帝一脸认真严肃,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结果大军战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建文帝心软造成的。所以现在听到这话,建文帝清醒了许多,握紧拳头:\"这次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再手软了。阿鲁台死了之后,我要亲自重组他的部落,打造出一支比大明军队更强的力量!\"

建文帝眼神冰冷,透着浓浓的杀意。

第二天清晨,建文帝派人请阿鲁台来叙旧。

阿鲁台头领自视甚高,觉得建文帝屈尊来访,就得听他的,否则便是死路一条。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邀请。

房间内,建文帝安坐,身旁的两位高手早已离去。他笑容可掬地看着阿鲁台头领说:\"这是我亲手调制的美酒,不知头领是否愿意品尝?\"

建文帝举杯示意,阿鲁台头领眼神闪烁,心中有些忐忑。这酒看似寻常,但他的谨慎告诉他,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哈哈...\"建文帝轻笑一声,一饮而尽。他笑吟吟地说:\"你莫非怀疑我在这酒里做了什么手脚?\"

阿鲁台头领闻言也跟着笑了,嘴角微微上扬:\"我不过是好奇这酒究竟如何罢了。\"

他也一口饮尽,放松了警惕。然而,他并未察觉建文帝嘴角的那抹得意。

就在这一刻,建文帝的计划已然成了一半。接着,阿鲁台头领接连喝了两杯,脸上浮现出笑意:\"这酒确实难得!\"

建文帝微笑回应:\"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更好的,那些美酒在某个地方取之不尽。\"

阿鲁台头领眼睛一亮,来了兴趣:\"如果真有这种地方,我很想知道它在哪里。\"

建文帝慢慢走近,平静地说:\"那个地方就是地狱。\"

此言一出,阿鲁台头领脸色大变,身体软弱无力,无法起身。他震惊地瞪着建文帝:\"酒里有毒?!\"

建文帝轻声解释:\"抱歉,我早就服了解药,所以无事。今日之举,正是为了除掉你,接管你的势力。\"

话音刚落,两名黑衣人从暗处现身,手持利刃,朝阿鲁台头领背后刺去。他喷血倒地,仰头看见建文帝站在眼前,笑意盈盈。

\"安心去吧,阿鲁台部落从此由我统领!\"

建文帝冷眼环顾四周,提起一把刀,干净利落地割下阿鲁台首领的头颅,首领双眼圆睁,死状凄惨。建文帝提着头颅大步走出,阿鲁台众人惊恐万状,有人怒斥他忘恩负义,救过他的首领如今却遭此毒手。

建文帝面无表情,反问有谁敢反抗。几个暴跳如雷者刚欲出言反驳,便被他身旁的高手瞬间击杀,头颅飞出老远,场面顿时鸦雀无声。

建文帝缓步而下,俯视全场:\"谁还敢不服?\"众人心头一颤,立刻跪伏:\"参见新首领!\"建文帝摆摆手:\"从今以后,阿鲁台这个名字就不用了,以后咱们叫明宗,我就是你们的老大。\"

众人齐声响应:\"见过宗主大人!\"阿鲁台从此成为历史,明宗崛起。建文帝心中暗喜,却故作镇定:\"这只是开始,回去我就去找四叔算账。\"

与此同时,朱棣正在奉天殿翻阅古籍,虽由儿子掌管朝政,但他依然闲不住。一个喷嚏后,随意问起时间,得知已是深夜,叹息年岁渐长,精力不再。于是吩咐侍从陪伴休息,两人各自沉入梦乡。

皇帝朱棣面前,解缙正在汇报:“皇上,科举一切准备就绪,明日便开始选才。”朱棣听后点点头,虽觉解缙有些自负,但办事确实靠谱。

“好,这事交给你全权负责,考官也由你定。”解缙笑答:“皇上请放心,绝不会让您失望。”

退朝后,解缙信心满满走出宫门。旁边杨士奇等人提醒道:“这可是天下大事,成败在此一举,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解缙满不在乎地说:“包在我身上,一定搞得漂漂亮亮的。”

另一边,燕王朱高烨也得到消息。他对侍立一旁的于谦说道:“你准备得如何?”于谦保证一定不负所托。朱高烨满意点头,随后拉着于谦腾空而起。

“天哪,这是什么法术?”于谦惊呼,“太子殿下竟能飞行?”

“这只是小把戏,更精彩的还在后面。”朱高烨笑着说,带着于谦飞向未知之地。

突然间,所有人都发现天上有异样,不管是住在应天城的普通百姓还是外来者,大家都睁大眼睛盯着天空,完全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

应天城今晚特别黑,连星光都看不见。可是月亮却慢慢升了起来,银白的月光洒下来,让漆黑的夜空顿时变得五彩缤纷。

有不少没睡觉的百姓瞧见了这一幕,全都吓了一跳。抬头一看,果然有两个身影在半空中飘过。尽管速度快得像闪电一样,可是在月光下,人们还是能分辨出那是两个人。

那个不是别人,正是咱们的大人物朱高烨!

老百姓们都惊呆了,不停地揉眼睛,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呢。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他们已经确定那就是朱高烨。

“这不是太子殿下吗?朱高烨!”有人小声议论。

除了朱高烨,谁能做出这种事呢?

大家还记得十年前的事情,那时候他招来鬼魂,把大家吓得够呛。如今过了十年,他竟然能在天上飞,这能力太惊人了!

老百姓们开始兴奋起来,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钦佩之情。

“天哪,那不是太子殿下吗?他怎么做到的?在天上飞!”

“没错没错,真是太神奇了!”

“我听说太子殿下是个好人,简直就是活阎王!”

“能在天上飞,这绝对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一定是天降神人吧!”

“我们可做不到这样的事!”

老百姓们情绪高涨,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尤其看到这一幕,更是说不出话,只能傻乎乎地站着看。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