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消息快速传播,常山百姓热议讨寇将军

人群中的青壮拍着胸膛说道:“当然是真的!”

“俺也就是看大家可怜,才说出这般事情。”

“返回常山这面,也是去通知俺家的亲戚。”

“咱都是老乡,俺又何故欺骗你们?”

年轻人口中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乡音,让四周围观的百姓们顿时心生信任。

但对于官府向来的不信任,使得百姓们满面迟疑。

青壮说道:“老乡们可以去中山那面自己探瞧。”

“若俺诉说的有半分虚假,可带着家中人手前去城外的赵家庄打砸!”

“俺能跑,难道赵家庄还能跑嘞?”

“若不是袁将军真心对待俺们,俺都不会冒着如此风险在此诉说。”

“言尽于此,各位老乡自己决定。”

“不过……”刚要挤出人群的他,停下脚步回身提醒:

“袁将军那面征召的士卒数量有限。”

“大家还是快去的好。”

“若是赶不上,没了名额,那两年的免除税负资格可是没了影子……”

话语声未落,青壮已经挤出人群。

一众围观的百姓们各有思量。

许多人找借口挤出人群,快步朝家中走去。

他们想要跟家里商量一番,随后独自前往中山那面去打探。

若是消息为假,大不了再返回来。

不过空耗一些时间和口粮而已。

但如果是真的……

那绝对要抓住机会。

免除两年税负,这种天降好事从前想都别想!

……

常山境内某县城。

某处民宅内,一个风尘仆仆的青壮进入一处民宅。

“堂哥!”

正在院落中寻找春草玩耍的小女孩,看到熟悉的身影惊呼出声。

顾不上迎接,呼喊着便朝破旧的土房内边跑边喊:

“娘亲!”

“堂哥大老远来了!”

伴随小女孩的呼声,房门推开,快步走出一个中年女子。

“婶婶。”青壮迎上前开口呼唤。

“壮儿来了,快进!”中年女子欢声笑语相应。

外甥虽为城外亲戚,但向来有走动。

模样高大,最近常有城内人家找人上门说亲。

女子很是乐得给这样的后辈张罗。

但凡进城来,以后互相更有照应。

“快去屋中歇脚,喝口水。”

女人热情的话语声还未落,便看到比她高上一头的年轻人递上背着的麻布袋子。

“婶婶,我从中山那面过来,给您和叔叔带些粮食。”

“这……这可使不得。”中年女子连忙抬手推辞。

却被年轻人把麻袋塞入怀中。

她略微掂量,心底便是一颤。

少说也有二三十斤。

如此数量的粮食,在这个风雨不顺的年月,对于寻常人家来说,那可是能救命的东西。

“壮儿,你哪来这么多闲粮啊?”中年女人满脸担忧。

“可别去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

青壮连忙回道:“婶婶放心。”

“我是跟随赵庄主前往中山,现在是讨寇将军属下士卒。”

“这是将军预支粮饷的一部分,我素知婶婶家口粮紧张,便赶在此次前来执行任务送来。”

中年女人上下打量,“壮儿确实变得不一样嘞。”

“说话都文绉绉。”

“而且……”她再次仔细打量,“往这里一站,如同一棵松树。”

“可比官府里那些小吏还有官相!”

“婶婶。”青壮脸色一正,诉说道:“我这次前来是带着讨寇将军的任务。”

“叔叔和两个堂哥呢?”

女人回道:“去城中作活。”

青壮诉说袁彬发布的征兵条件,中年女人满面惊诧:“还有这般好事?”

刚要问出真的假的,却被怀抱中那包二三十斤的粮食堵回。

若是假的,这粮食以及眼前变得文绉的外甥又怎说?

“壮儿你待在这里。”中年女子说道:“俺去城中唤你叔叔和两个堂哥回来。”

“让他们随你一同前去追随讨寇将军。”

“若是真有那么多的粮饷,今年家中也能好过一些……”

然而,怀中抱着的一袋粮食,她却不知道如何处理。

放进屋内又害怕被人偷跑。

背上去城里又怕被人抢走。

一时间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二三十斤粮食在这年月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婶婶勿要着急。”青壮出言安抚道:

“这次我回来,可不仅是给你们家中通知消息。”

“而是要把消息传遍这座县城。”

“我是带着讨寇将军发布的任务来的。”

站的笔直的青壮,脸上浮现一道骄傲。

那神情和模样看的中年女人甚至不敢相信眼前的年轻人是她的外甥。

更像是出入私塾的大户人家子弟。

这种巨大的变化,让她更为坚定,要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去追随讨寇将军。

如果也能变成这番模样,不说以后的生活变成人上人,至少在城中讨媳妇简直易如反掌!

“壮儿放心!”抱着粮食袋子的中年女人坚定说道:

“婶子这就去帮你传播消息!”

“以婶子在街坊邻居中的为人,定然帮你拉来各家青壮!”

“你放心便是!”

把粮食袋子放进房内,中年女人再也顾不上丢不丢,连忙跑出家门。

消息快速在各家中传播。

女人与邻里不错的关系,以及来自外甥的转变,让附近的邻居们大为相信。

尤其临近的几家,亲自前去看过壮儿的模样,便再也没有任何犹豫。

直接挑出家中体格最好的青壮,准备跟随壮儿前去追随讨寇将军。

他们虽不信任官府,但却相信讨寇将军。

邻居家的远房外甥的变化,他们可是看在眼中。

尤其听到壮儿亲自诉说讨寇将军颁布的征召士卒军令。

邻居们更加感叹壮儿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说话办事已经不是他们这种粗鄙的寻常百姓。

好似官府中的官员一般。

为了粮饷和免税,以及子弟的变化,使得附近得知消息的百姓快速行动。

他们自发加入宣传大军之中。

立刻派遣家中人手前去通知他们的亲属。

如此好事机不可失。

也得让自己的亲属赶上。

消息裂变,时间不长便在城池中快速传播开来。

常山其他地方,同时也在发生差不多的场景。

短暂时间内,来自袁彬的征兵军令,便在常山百姓中广为传播。

效果比官府宣布以及张贴大榜好上太多。

袁彬善待百姓更是因为免除两年税负而传播开来。

整个常山各处的百姓都在热议讨寇将军。

袁彬善名深入人心。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