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连续破解许攸绝句,全场惊艳!

在众人注视下,许攸缓缓道来: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话语声刚落,引得大殿上所有人低声默念。

有人立刻低声道:“这若是记性不好,怕是连上联都记不住,更不用说想对。”

“这上联虽长,但架构巧妙,一时间不好对上啊!”

世家门阀子弟们互相对视,发现彼此表情都是无可奈何。

高台上,站在龙椅旁的鸿儒宋忠赞叹道:

“如此上联极为公整,且有立意。”

“虽然仔细思索应该能够对上,但在转瞬之间想要应对,却是大有难度。”

站在龙椅另外一侧的郑玄附和点头。

朝下看去的他,发现无人走出应题。

他又把目光看向站在上首的袁彬。

眼神中多有期待神色。

然而,他却发现袁彬巍然不动。

根本没有任何出具下联的想法。

“陛下。”袁绍略微等待之后站出。

“微臣可以尝试下联。”

在皇帝点头允许后,袁绍佯装略微沉吟。

随后把之前与许攸合想的下联说出: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唔!不错!”坐于龙椅上的刘宏满脸兴奋。

“此对上下联动,公整有余且立意更妙。”

“绝世……万年……”

“不错,不错。”

刘宏一边复诵上下两联,一边摇头晃脑。

仿佛沉浸在妙对之中无法自拔。

“此联对的甚妙。”鸿儒郑玄中正赞叹道:

“能够在短暂时间内巧妙应对,此联绝对有传扬天下的潜力。”

“感谢鸿儒点评。”袁绍拱手执弟子礼,态度极为卑谦。

高台上的郑玄微笑回应。

在文学方面他从来不会代人个人情绪。

坏就是坏,好就是好。

袁绍做出的下联获得他的肯定。

站在大殿中央的许攸昂首挺胸,大有傲然神色。

接下来,该袁绍出联,而他要对上。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引导场上进度,全听皇帝刘宏说道:

“俊甫!”

“之前那上联你可对之,现在此联已又下联,你可否再对之?”

“甚至超过前联?”

唰!

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看去,同时看到袁彬脸上依旧镇定自若的微笑。

“陛下既有命,臣怎能不从?”

袁彬没有沉吟,紧接着便说道: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唔!!”

大殿上响起一片惊呼声。

“千古对万年,此联更妙也!”

“而且江流江楼更有意境,也引人畅想望江场景。”

“是啊!此下联更为浩荡,让人读起来只觉得万分豪迈,心中舒爽,绝对佳联!”

“对对对!后两联组合起来,必是传世佳对,天下文人墨客饮酒观江之时,必然会拿出品鉴,无论过上百年还是千年,但有酒有江之时,就会被人谈起!”

来自大殿上的热议,让皇帝刘宏满面红光。

这可是他在位之时组织的文会产生的佳句。

流传开来,必会让后世儒生思念他的尚文之名。

激动的心情在心底蔓延,刘宏越来越觉得举办此次文会乃是最正确的决定。

更为重要的是,拥有袁彬的文会才是最出彩的!

袁彬的才华一人顶一殿也!

“妙对,妙对啊!”鸿儒宋忠忍不住赞叹:

“后两句联合起来,有井有江,皆属于水。”

“使得上下联之间联动再升一层。”

“以楼对井,皆是人间重要筑造,让对联的巧妙程度再升一层。”

“成就佳句。”

来自鸿儒的点评给所有世家门阀子弟打开新的思维。

“不愧是本朝鸿儒!点评一针见血!”

“是啊!这是我等未曾想到的联动!”

四周的话语听在耳中,许攸极为难受。

刚刚还志得意满的他,因为鸿儒宋忠以及人们丝毫没有提及他的上联而恼怒。

上联是他想出来的,却被袁彬给硬挤下去。

人家两联成了佳句,他这句却被抛弃。

他虽然想要抛砖引玉,但却没成想自己的句子真的成了砖!

苦涩在心底翻江倒海,让他觉得更为难受。

“陛下!”

不服气的许攸拱手行礼道:

“微臣申请与袁俊甫单独斗文。”

“互相出对,快速应之。”

“多成佳句,以壮文会!”

积累许多上联的他,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刺破袁彬的才名!

“好!”最喜热闹的皇帝刘宏拍腿赞同。

“既然有此构思,何不早些道来?”

他抬手指去,“朕命你把构思出的上联全部诉说出来。”

“绝不能有任何藏私。”

“等待今日文会过后,就由你负责撰写此次文会对联合集。”

许攸一脸惊喜,“感谢陛下委以重任!”

“微臣必不辜负皇命!”

能成为文会合集的撰写作者,许攸异常高兴。

这可是其他人想要而求不得的重要使命。

环视一圈的他,果然发现四周世家门阀子弟投来的羡慕目光。

这让他更为舒爽。

“袁俊甫。”

走上前的许攸朗声道:“你可敢应战?”

在全场瞩目中,袁彬依旧风轻云淡微笑回应。

“区区对联,你随意出之。”

简单的话语却让在场所有人侧目。

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底气和才华,才可以轻松写意面对他人的有备而来?

已经连对两条上联的袁彬,早已获得全场所有世家门阀子弟对于文采的认同。

此时的他们,想要进一步观看袁彬更为精彩的应对。

“如此甚好!”

许攸高声道:“听好,我出……”

略微拉长声音的他,吸引全场关注后吐字清晰说道: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高台上,两个鸿儒同时皱眉。

“此乃巧字联!”

郑玄叹道:“以钩为引制造公整上联。”

“而且还有后两句把两个字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立意。”

“此联想要对出,甚至难!”

“确实。”站在另外一侧的宋忠附和道:

“更不用说当场即对。”

在两个鸿儒一左一右的诉说中,刘宏变得更为期待。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不等所有人深思,袁彬的下联已经快速对出。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