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令狐情一行人以旅游散心养病归来的名义回到京城时,新皇也正在雄心勃勃的准备放开手脚大展宏图呢!
不过听了新皇的决策之后,张公道与苏智只是面面相觑不说话。
大臣们纷纷小声议论起来,新皇有些不高兴了,便要求宰相苏智带头第一个发言。
苏智只得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劝说新皇:
“皇上,您的想法非常好,不过从上至下要实践起来恐怕需要时间,也可能会遭遇到相当的难度。”
言下之意新皇正在效仿古代的赵括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假把式嘛!
新皇从未下过基层锻炼,一直就是养在深宫之中的。尽管他自幼就胸怀大志,奈何再大的潜力仍然需要通过重重打磨才能发光发热……
“张公道你来说!”
新皇很不高兴地直接一个一个点名了。与苏智的直言不讳不同,张公道此人滑头的很。他一看情况不对头,便立刻三跪九拜高呼万岁,然后才满面春风地拍起了新皇的马屁:
“哎呀皇上啊,您的高瞻远瞩古往今来也只有那些名垂青史的帝王才能与您相媲美了,微臣实在是佩服之至啊!
微臣对于您的策略完全一百个支持,只是下面的人以及平民百姓却未必能够理解体谅皇上您的良苦用心啊!
要不这样吧,不如先开设几个学习班,让文武百官们先学习探讨一番?等到他们融会贯通理解到了您思想谋略的精髓,再一一传达下去岂不是既高效又省时省力?”
这个迂回的提议给了新皇面子,他立刻就眉开眼笑的同意了。张公道直到出了金銮殿才敢擦了擦满头大汗,拉上姐夫苏智走到僻静无人处小声咕哝起来:
“姐夫,这可怎么得了喔?皇上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太心急了吧?
那笔巨款才追回来几天,这笔款项怎么使用还需长远打算是不是?都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凡事总有个轻重缓急吧?”
苏智长叹一声摇摇头:
“公道,恕老夫直言,但凡是没有在下面吃过苦受过罪的年轻人是不可能对国家大事儿有多少深入研究的。
民间都说富不过三代,如果不懂得珍惜钱财细水长流的道理,再大的家产也会败光的。
为今之计还是能拖就拖,皇上他要搞就让他小试牛刀也未尝不可。他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要给自己树立威信,我们还是先遵从了他的意志吧!”
于是乎文武百官们每天除了日理万机还得额外抽出时间来为新皇说服下属和百姓,搞得官员们是叫苦不迭腹诽不止。
听说年轻的新皇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想法,老百姓十分迷惑不解:
虽说新皇较之于前面几个皇帝还过于年轻,但好歹也是已经当爹的人了,似乎并不太懂得平民百姓过日子这档子事儿嘛!
治国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百姓生计岂可视同儿戏!
令狐情见大家都是怨声载道的,知道时机尚未成熟便悄悄讲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们不如先顺从一下新皇的想法吧!他搞他的,实在搞不下去了他自然就明白了嘛!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先推行下去再说。我们见机行事吸取教训,以后提意见也得分场合了。”
令狐进恍然大悟,毕竟人都是要面子的,新皇也一样。他将次子的话反复细心揣摩,然后谨慎地吩咐下去:
“以后不可当众议论皇上的决定,有意见我们关起门来在家里说。我们做臣子的只有按部就班的道理,不要轻易越雷池半步!”
令狐明与令狐情都明白新皇无非就是理想太丰满,只是架不住现实很骨感。是非经过不知难,人还是需要经过现实的锤炼拷打的。
不过与历史上所有试图变法的案例一样,新皇的这些躲在皇宫里面一厢情愿苦思冥想设计出来的新举措并未收到多好的成效,这让他倍感挫败。
面对来自各界的压力新皇开始有所觉察,尝试着听取大臣们建议。然而很快就发现朝廷之中已经形成了多个派别,有真心为国家未来着想的,但是更多的人却是鼠目寸光,一心只要维护各自的眼前利益。
新皇本人是由这些利益集团扶持起来的,要想革新谈何容易?很快他的雄心壮志就呈现出了萎靡不振的颓势。
苏智等人见差不多了便好言规劝道:
“我主万岁,您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要推行起来绝非易事。只有雷霆手段或者是一味的姑息纵容都是行不通的,此事仍需从长计议。”
新皇很不开心,碍于强大的阻力他只得暂缓推行新政。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历史再一次重演,倍受打击的新皇从此渐渐地也就心灰意冷起来了。
眼见新皇大有丢开手的预兆,一连多日不上朝可是急坏了群臣。好不容易争取了一个还算靠谱的年轻皇帝上位,可是一转眼又与群臣闹起矛盾来了。
新皇赌气在群臣面前发了脾气,意思是既然自己形同虚设只是一个前台的门面摆设,难不成是要让他做傀儡皇帝吗?那么国家于他而言又有什么关系?
一想起自己的父皇尽管将古往今来所有的阴谋阳谋都给轮了一个遍,依然逃不过死后被公诸于众的结局,他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再高明的权谋也没有什么鸟用,国家发展不起来,老百姓的生计得不到保障也是枉然,到最后还不是反误了卿卿性命?
可见宇宙时空是有记忆的,愚弄大众的结果都只能是一个,那就是不得好死!
尽管也有人给新皇建议不如多多体恤民情顺应民意振兴国力,奈何他优先顾虑的依然还是自己的统治。
新皇担心的是自己一旦为了百姓而得罪了扶持自己上位的幕后势力,自己一家人恐怕就不得善终了。
新政策的颁布搅乱了已有的秩序,却未能解决老问题,反而搞得各行各业都在怨声载道。
锦衣卫头子急急忙忙赶过来征询新皇的意见,意思是要不要把这些不和谐的声音给处理干净?
这不是又回到父皇的老路上去了吗?新皇也是读过几本史书的人,懂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
考虑来考虑去新皇最终还是在幕后势力的监视下又拿出了大大有利于顽固派的方案,寄希望于息事宁人。
此举一出再次群情哗然,人们愤怒至极纷纷谴责:
朝廷整日里不是这个就是那个满口说辞,一切解释都是不顾实际的马后炮!
苏智在拿到新皇的诏令之后在第一时间就废寝忘食地读了起来,读过之后他就兴冲冲的进宫来见女儿了。
“艳贞你快看,皇上的方案基本上还是沿用了旧律,这革不革新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区别呀?
我们今后该怎么办?照这样下去国家财政一夜之间只怕又会回到之前那入不敷出的状态,这可如何是好?”
苏艳贞也从哥哥苏启民口中得知了前朝所发生的一切,奈何她一介女流又能做得了什么?
于是她只得宽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父亲:
“依女儿看您老还是消停些吧!都这个岁数了,也到了该告老还乡的年纪,皇上他爱咋咋地,横竖又不是我们的江山,您就不要提他瞎操心了。
这些年来我们苏家尽心尽力为国家做了这么多,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古人不是说,不在其职不谋其位吗?您老还是省省心,到一边散散心去吧!”
说着苏艳贞又顺手接过新皇的诏令小心收好,一边唉声叹气大倒苦水:
“咱们这位小爷皇上根基不深难当大任,不过就是杂七杂八的书本念了不少,就连外国人的洋玩意儿他也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可是一处理起具体事务来他就原形毕露,终究还是缺少见识了。理想固然美好,可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又能如何?”
苏智想着新皇毕竟年轻少不更事也是有的,便带着一帮子大臣苦心书写了一封请求借鉴历朝皇帝革新策略的奏疏。
身为宰相的他天真的以为既然新皇希望振兴国力的出发点是好的,想来应该不会拒绝任何有望拯救国家命脉的措施。
但不幸的是苏智不但没有得到新皇的积极响应,反而遭到了一番严厉呵斥,并且命令他回家休息,如无必要就无需上朝了……
于是苏智只得告病赋闲在家,穷极无聊的他开始认真考虑叶落归根告老还乡的事儿来了。
新皇拒绝苏智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还是舍不得放下切身利益,这一点与先皇仍然是如出一辙。
尽管苏智被停用了,但是他那篇情真意切的奏疏却给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背地里都在偷偷议论,对于这位敢于直谏的忠臣赞赏有加。
这些言论终于还是被锦衣卫偷听到传到了新皇的耳朵里,他当即勃然大怒,认为苏智正在跟他争夺人心!
于是苏智被新皇特意请进宫里去喝茶了,席间慢悠悠状似无意地问起宰相大人对于退休生活的安排如何?
“为什么朕如此努力就是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同呢?为了这个国家朕已经牺牲了自己的父母双亲,难道这还不够吗?
宰相大人您可真是人如其名足智多谋啊!朕知道您是一路从基层干起来的,您的功勋有目共睹。
朕听说您的老家绝对是块风水宝地,都说青山埋忠骨,您就不想回去看看吗?”
绝对人如其名足智多谋的苏智听出了新皇的弦外之音,联想到前任宰相正是被先皇暗中派遣锦衣卫刺杀的,他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
“老臣最近夜夜梦到自己的父母大人,他们的坟头想来也该整理一下了。清明节就要来了,老臣恳请跟皇上您请长假回一趟老家江南。
出来这么多年了,十分想念那些老朋友老战友,还请皇上开恩准许。”
此话正中新皇下怀,他当即就批复了。之后苏智便迈着沉重的脚步来看望女儿并且反复叮嘱道:
“艳贞,自古以来无情最是帝王家,你还是不要对于以后的宫中生活过于期待了。
诚然女子在后宫之中貌似可以衣食无忧,然而我们与新皇实非一类人来的,万万不可将未来寄托在他的身上。
你一定不要乱说话胡乱发表对于时局的看法,毕竟你是临朝理政过的,新皇对于我们苏家是相当的忌惮呐!”
苏艳贞明白新皇的认知有限能力不足,他最终还是要回到老路上去的,便谨记父亲的教诲与苏智洒泪而别。
苏智走后苏艳贞又偷偷摸摸搞起了小佛堂,装模作样的身穿素净衣裳一心只管吃斋念佛起来了。
新皇几次三番派皇后前来探视,见苏艳贞这个太嫔还算守规矩,不曾有居功自傲的迹象,也从未跟皇上提出过要这要那的非分要求,慢慢的对她就放松了警惕。
当然新皇的不作为也只能是无能者一厢情愿的空想罢了,毕竟时代在进步,淳朴本分的百姓也终究会有觉醒的那一天!
苏艳贞与生俱来就是头一个不愿意任人摆布的种,她最欣赏的一句口号就是那句有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啊,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变迁,朝代的更迭是不可避免的,何来永恒这一说?
此时此刻的新皇真的是像极了一只井底之蛙,当锦衣卫战战兢兢把画着一只披着黄袍的青蛙呆坐于枯井之中茫然望着头顶上那一小块蓝天白云的讽刺画呈上来时,旁边的打油诗更是直截了当的狠狠戳中了他的心窝窝!
“查,给朕一查到底!看看究竟是哪些逆臣贼子要跟朕对着干!”
新皇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将所有胆敢轻视自己的人统统逮捕归案,他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伤害!
只是偏偏事与愿违,尽管新皇妄图通过杀一儆百的方式来残酷镇压反对自己的人,奈何无力回天的他始终都拿不出一个靠谱的方案来改善民生,而那些追讨回来的赃款居然连填补前面的漏洞都远远不够!
面对已经全面崩溃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新皇也是过得惶惶不可终日,而更加糟糕的是一群敌对国瞅准时机开始蠢蠢欲动,准备组建联合军眼看着就要杀进来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