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金银如山的诱惑

一、凯旋归港

六月的泉州港,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贾环站在\"镇海号\"的船首,望着越来越近的码头。港口早已挤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彩旗招展,鼓乐喧天。

\"大人,福建巡抚亲自来迎了。\"牛城指着码头上一顶青罗伞盖,\"后面那些穿绯袍的,都是布政使司的官员。\"

贾环整了整官服,眼角瞥见薛蟠正偷偷往袖子里塞一个小巧的黄金十字架。他轻咳一声:\"薛大哥,西洋小玩意还是等清点后再拿为好。\"

薛蟠讪笑着把十字架放回木箱:\"这不是没见过嘛...环哥儿你看,这上面的人像雕得多精细...\"

船刚靠岸,福建巡抚周延儒就带着一众官员迎了上来。这位素来以清高自诩的文官此刻脸上堆满笑容:\"贾大人此番扬威海外,实乃国朝之幸!\"

贾环拱手还礼,目光却扫过周延儒身后那些眼冒绿光的官员。他知道,这些人关心的不是海疆安危,而是船舱里那些黄白之物。

二、卸货惊魂

码头上,一箱箱货物被小心翼翼地搬运下来。最先亮相的是二十口包着铁皮的橡木箱,每个都需要八名壮汉才能抬起。当第一口箱子被打开时,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铸有西班牙国王头像的金币,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老天爷...\"一个户部主事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这得有多少...\"

\"单这一箱就有五千枚金币。\"贾环平静地说,\"按市价,一枚抵我朝银十两。\"

周延儒的喉结上下滚动,手中的象牙笏板差点掉落。他强自镇定:\"贾大人,这些...这些都要运往京城?\"

\"自然。\"贾环似笑非笑,\"这都是皇上内帑的本钱,各位大人可要帮忙看好了。\"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个搬运工失手打翻了一个小箱子,里面的珍珠宝石滚落一地。五颜六色的宝石在青石板上跳跃,宛如一道迷离的彩虹。

\"都别动!\"牛城厉声喝道,二十名手持燧发枪的士兵立刻围成一圈。他亲自蹲下身,一枚一枚地将宝石捡回箱中,最后还从石板缝里抠出一颗拇指大的红宝石。

周延儒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贾大人,这般招摇过市,恐怕...\"

\"周抚台多虑了。\"贾环指了指港口外严阵以待的三千营精锐,\"皇上前日就派了京营来接应。\"

三、京城献捷

半月后,一支绵延数里的车队缓缓驶入北京城。最前面是贾环率领的仪仗队,后面跟着一百多辆满载金银的大车,每辆车都由全副武装的士兵护卫。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不时发出惊叹声。

\"快看那个箱子!盖子没盖严,金光都漏出来了!\"

\"听说这些钱都是从红毛鬼那里赚来的?\"

\"何止是赚,贾大人把他们的老窝都端了!\"

紫禁城午门外,隆庆帝难得地亲临迎接。当第一车金币被卸下时,这位素来节俭的皇帝也忍不住伸手抓起一把,任由金币从指缝间滑落。

\"贾卿果然不负朕望。\"隆庆帝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些...都是纯金?\"

贾环跪奏:\"回陛下,此次远航共得金币二十五万枚,银币八十万枚,另有珍珠宝石等物折银约二百万两。除去各项开支,净利...\"他故意顿了顿,\"四百七十万两有奇。\"

这个数字如同一记惊雷,震得在场文武百官目瞪口呆。要知道,去年整个大明的田赋收入也不过两千余万两!

四、户部分赃

次日早朝,隆庆帝当众宣布要在户部公开清点这批财物,并按照当初的\"股份\"分配利润。消息一出,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户部大堂内,堆积如山的金银将青砖地面都压出了裂痕。十余名账房先生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汗珠顺着他们的鬓角滚落,却无人敢抬手擦拭——四周站满了锦衣卫的力士,鹰隼般的目光监视着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

\"英国公府,应分红利十八万七千六百两!\"

\"成国公府,十五万四千二百两!\"

\"兵部武选司李大人,三万二千两!\"

随着一声声唱报,那些平日道貌岸然的大臣们一个个眼睛发红,呼吸急促。英国公张溶死死攥着椅子扶手,指节都泛了白;成国公朱希忠不停地舔着嘴唇;就连一向清高的首辅徐阶,也不时偷瞄那堆闪闪发光的金币。

贾环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心中暗叹:这些金银就像一面照妖镜,将满朝朱紫的贪婪嘴脸照得无所遁形。

五、武勋沸腾

分赃结束后,武勋们自发聚集在英国公府。酒过三巡,这些平日里勾心斗角的勋贵们竟然同仇敌忾起来。

\"他娘的!老子祖上跟着成祖爷打天下时,哪见过这么多钱!\"定远侯邓文明拍案而起,\"贾小子跑一趟船就弄回这么多,咱们还守着那点田庄作甚!\"

\"可不是!\"阳武侯薛翰灌了口酒,\"我府上那些庄头,年年报灾,收上来的租子还不够养家丁的!\"

英国公张溶眯着眼睛,把玩着手中的金杯:\"诸位,老夫算看明白了。这陆上的肉早就被啃得差不多了,海里的鱼却还肥着呢...\"

\"公爷的意思是?\"众人齐声问道。

张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角落里一个一直沉默的中年男子:\"戚将军,你在东南剿倭多年,最知倭寇虚实。若朝廷大举出海,你以为如何?\"

戚继光放下酒杯,目光如炬:\"倭寇之所以猖獗,全因背后有佛郎机人支持。如今贾大人断了他们的硫磺来路,正是我大明水师一展身手之时!\"

这番话如同一把火,彻底点燃了武勋们的野心。这一夜,英国公府的灯火通明至天明,一个庞大的计划正在这群武夫心中酝酿。

六、文官的反击

与此同时,文官集团也在徐阶府上密议。与武勋们的亢奋不同,这里的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诸位都看到了,武勋们得了甜头,下一步必定要推动开海。\"徐阶捋着胡须,声音低沉,\"若让彼等掌握海上利源,我辈日后...\"

\"徐相多虑了。\"户部尚书马森不以为然,\"海贸终究要经我户部之手,他们武人能翻出什么浪来?\"

\"马尚书此言差矣。\"年轻的张居正突然开口,\"今日下官亲眼所见,那些武勋看金银时的眼神,就像饿狼见了血。他们若真铁了心要出海...\"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恐怕连皇上都拦不住。\"

一阵沉默后,徐阶缓缓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进来,在徐阶耳边低语几句。徐阶脸色大变:\"什么?皇上连夜召见了贾环和英国公?\"

七、宫闱密议

乾清宫的烛火彻夜未熄。隆庆帝穿着常服,面前摊开一张巨大的海图。贾环正在上面勾画:\"陛下请看,若在澎湖设立军港,北可控倭寇,南可制佛郎机人...\"

英国公张溶插话:\"老臣愿率京营精锐驻防!\"

\"国公稍安勿躁。\"隆庆帝摆摆手,\"贾卿,你实话告诉朕,若全力发展水师,每年需多少银两?\"

贾环早有准备:\"初期建造战船、训练水师,约需二百万两。之后每年维持费用五十万两足矣。\"他补充道,\"但若能控制东西二洋贸易,岁入至少千万两以上。\"

这个数字让隆庆帝手中的茶杯一抖。他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徐阶他们必定反对,你有何良策?\"

贾环与英国公交换了一个眼神,从容道:\"臣请陛下明日早朝时,当众宣布将此次海贸利润的一半...用于九边军饷。\"

\"妙啊!\"英国公拍案叫绝,\"边军那些丘八得了好处,文官们再想反对开海,就得先问问几十万边军答不答应了!\"

隆庆帝眼中精光闪烁,他走到窗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朕登基以来,一直想做个仁君。但现在看来...\"他转身时,脸上竟带着几分太祖皇帝的狠厉,\"有些事,不得不为了。\"

八、暗流涌动

翌日清晨,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京城:皇上要从海贸利润中拨出二百万两犒赏九边将士!与此同时,锦衣卫突然查抄了几家反对开海最力的文官府邸,搜出了大量与倭寇往来的密信。

贾环站在午门城楼上,望着下面乱哄哄的景象。牛城匆匆赶来:\"大人,刚收到琉球急报,倭国那边有异动!\"

\"果然坐不住了。\"贾环冷笑,\"告诉戚将军,他的新水师该见见血了。\"

薛蟠满头大汗地挤过来:\"环哥儿,工部那边说你要的'海霹雳'火炮造好了,但试射时炸了三门...\"

\"继续试。\"贾环斩钉截铁,\"告诉那些工匠,每造出一门合格的,赏银百两!\"

就在这时,一队锦衣卫押着几个文官走过。其中一人突然挣脱束缚,冲着贾环嘶吼:\"贾贼!你蛊惑君上,开启海禁,必遭天谴!\"

贾环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个昔日趾高气扬的礼部侍郎,轻声道:\"大人错了。不是我要开海禁...\"他望向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是时代变了。\"

海风穿城而过,带着咸腥的气息。在这金银堆砌的盛宴背后,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这一次,大明的命运之船将驶向何方,无人能够预料...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