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韩王府里,韩王收到了安王的回信。
在信里,安王大骂先帝。只是看到信里的内容,韩王就能感受到安王的怒火。
安王不仅痛骂先帝,还骂了景隆帝,骂景隆帝是蠢货,没用的废物。还说看到景隆帝,就想到先帝。
总之,整封信,安王有一半都在怒骂先帝和景隆帝这对父子。
在信的最后,安王告诉韩王景隆帝的确病了,而且病的不轻,这才让母后皇太后有了可乘之机,代替他上朝,并且垂帘听政。
他还说景隆帝太没用,再这样下去,他们景家的江山就要改名换姓,变成苏家的江山。
安王又在信里夸赞韩王厉害,说他在北境有二十万辽东军,有能力拨乱反正。请韩王赶紧以清君侧发兵,夺回原本属于他的江山,然后杀了景隆帝。
他们杀不了先帝,还不能杀景隆帝报仇雪恨么。
安王还在信里说会积极配合,只要韩王有什么需要帮忙,他一定帮。
韩王看完信后,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旋即让管家把楚永元和叶平安他们叫来。
没多久,楚永元和叶平安来到了韩王府。韩王把安王寄来的信,拿给他们看了看。
看完后,楚永元和叶平安都觉得安王是真心想要帮韩王。
“王爷,事不宜迟,赶紧派人去京城,与安王商议清君侧一事。”
“王爷,我待会回去就让傅文出发。”
有了安王的支持,韩王也不做缩头乌龟了。
“你们点一些精兵伪装成护卫送傅文去京城。”
“是,王爷。”
“还有……”韩王吩咐了不少事情。
楚永元和叶平安他们领了命,便又急急忙忙地赶回军营。
韩王又把曹怀川父子叫到韩王府,跟他们父子仔细商议怎么光明正大地把大军带到京城。
如果真的一路南下攻打每个城池,不仅浪费兵力,还花费时间。
韩王想名正言顺地带一些去京城,然后和安王里应外合,拿下禁军。只要掌控禁军,整个京城就是他们的。
他离开京城二十多年,对京城中的形势完全不了解,对禁军也不是很了解。
虽然京城里有他的眼线,禁军中也有眼线,但禁军里的眼线派不上大用场。如果能收买禁军将领,那么他们不用废一兵一卒就能拿下禁军。
韩王问曹怀川跟禁军里的人认不认识。
“毕竟同朝为官过,倒是认识些禁军里的人,但是不熟。”曹怀川沉吟了下说,“比起我,安王殿下认识禁军里的人应该多,我记得安王殿下跟禁军的副将军比较熟,我在京城的时候,见过他们一起出去吃过饭。”
“真的假的?”韩王一脸惊讶地问道,“安王真的跟禁军的副统领认识?”
“他们关系还不错,王爷您派去的人可以打探下。”
“好,本王会派人打探。”韩王又问道,“曹兄,你在京城应该有朋友吧,他们能帮得上忙吗?”
“曹家在京城还是有些朋友的。如果王爷需要帮忙,我倒是可以联系一二。”
“本王需要帮忙,请曹兄帮忙一二。”
“王爷,这就要看您的诚意了。”
韩王明白曹怀川的意思,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本王一定会给足诚意。”
“这样吧,我写一封信,到时候让王爷派去的人带着我的信去找好友。”曹怀川建议道,“王爷,您最好也写一封信,在信里展现你的诚意。”
“好。”
“王爷,借笔墨一用。”
韩王亲自拿一支笔递给曹怀川,“曹兄,请写。”
“谢王爷。”曹怀川提起笔,就在韩王的面前,写了一封信给京城的好友。
片刻后,曹怀川把写好的信递给韩王过目。
韩王一开始假惺惺地不看,但在曹怀川的坚持下,韩王还是无奈地把信看了。
看完后,韩王面上一片震惊。
“曹兄,你这位好友不简单啊,他真的愿意帮我们吗?”
“王爷,我这位好友跟您和安王一样被先帝欺负的很惨。”
“怎么回事?”二十多年前,韩王就来到北境,对之后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并不了解。
“这事说来话长……“
接下来,曹怀川详细地跟韩王说了说他的好友跟先帝之间的恩怨。
韩王听完后,脸上不觉露出一抹怜悯的神色。
“曹兄,你的这位好友还真是跟安王一样惨啊。”
“是啊,当年先帝在世时,出身权贵世家的臣子没有几个好的。”曹怀川叹了口气道,“先帝太残暴了。”
“可不是么。”韩王刚准备说先帝的不是,忽然想起那个可怕的梦,面色一变,吓的不敢再说了。
“王爷,您这次清君侧,京城里会有很多人响应您,毕竟大家都被先帝欺负的太惨了,都想报复先帝。”
“希望吧。”韩王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他并不是蠢蛋,对京城的人并不是十分相信。
曹怀川父子跟韩王商议完事情,这才回到曹家。
“家里的东西可以收拾收拾了。”曹怀川笑道,“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回京城了。”
曹贤是真的不想离开北境,但北境不是他们曹家久留之地。他们曹家还是得回京城。
“有点舍不得。”
“你要是舍不得回去,可以留在辽东军。”
“我又不会打仗,留在辽东军做什么。”曹贤讨好地朝曹怀川笑了笑,“爹,我还是跟你们回去。”
“如果不是你姑姑做错事,我们曹家也不会轮到如此地步。”一想起曹太妃,曹怀川眼里是满满的恨意,“我是真没想到她为了越贵妃,连家人都不管不顾。”
“爹,姑姑的事情,你们真的一点都没有发觉吗?”
“我们要是发觉了,就不会让她进宫。”曹怀川长叹一口气说,“她从小就沉默寡言,主意又大,心里有事也不跟家里人说。”
“姑姑看人的眼神冷幽幽的,十分吓人。”曹贤从小就不喜欢曹太妃这个姑姑,很少亲近她。“母后皇太后也是厉害,居然看出姑姑的心思。”
“苏家人没有一个简单,更何况当年以后继后身份进宫的母后皇太后。”曹怀川道,“先帝十分看重母后皇太后,病重的那几年,朝中所有的奏折都是母后皇太后批阅的。先帝驾崩前,把整个景家江山都托付给母后皇太后。”
“幸好我们早就投靠了苏家,不然我们曹家没有什么好下场。”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