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运筹三亚7

在海南这片土地上,李家军的一次意外发现,如同为李长风的军事力量发展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士兵们在一次勘探中,竟发现了易于开采的石油。李长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提升军事装备威力的绝佳契机。

他即刻召集一众精通化学与火器制造的能人,全力钻研如何将石油提炼并制成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武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调配,他们成功提炼出猛火油,并以此制作出燃烧弹。这种燃烧弹一旦落地爆炸,猛火油便会四处飞溅,燃起熊熊烈火,且火势凶猛,极难扑灭,能对敌方的人员、营帐以及防御工事造成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李长风将目光投向了古老却依旧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抛石机。他决心对其进行改良,让它成为抛射猛火弹的强大攻城利器。工匠们在李长风的指导下,对抛石机的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首先,他们加固了抛石机的底座与支架,采用更为粗壮厚实的木材,并以精钢打造的连接件进行固定,确保其在发射猛火弹时能够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同时,对抛石机的弹射臂进行了加长处理,增加了其弹射力度与射程,使猛火弹能够被精准地投放到更远的敌方阵地。

为了实现更精准的射击,工匠们还为抛石机配备了简易的瞄准装置。通过调整弹射臂的角度以及配重的重量,士兵们能够根据目标的距离和位置,更准确地发射猛火弹。此外,为了提高抛石机的机动性,他们在底座安装了可移动的轮子,使抛石机能够在战场上灵活转移位置,避免成为敌方攻击的固定靶子。

经过改良的抛石机在试验场上进行了首次试射。随着一声令下,巨大的猛火弹被高高抛起,如同一颗燃烧的流星,准确地落在远处模拟的敌方营寨中。瞬间,营寨内火光冲天,火势迅速蔓延,模拟的防御工事在猛火油的烈焰中逐渐化为灰烬。目睹这一幕的众人无不欢呼雀跃,李长风看着试验的成功,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期待。

在残酷的战争中,坚固的防御工事往往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而一款称手的工具对于修筑工事至关重要。于是,李长风决定用精钢打造一种特殊的工具——工兵铲,以提升步兵修筑工事的效率。

李长风召集了铁匠作坊中手艺最为精湛的工匠,向他们详细阐述了工兵铲的设计构想。这款工兵铲需具备多种功能,不仅要能轻松挖掘泥土,还要在必要时充当近战武器。

工匠们依照李长风的要求,选用了优质的精钢作为原材料。精钢经过反复锻造,去除杂质,使其质地更加坚硬且富有韧性。铲身的设计独具匠心,前端呈尖锐的三角形,方便插入泥土,两侧的刃口打磨得锋利无比,挖掘时省力高效,同时在近战中也能发挥劈砍的作用。铲身与铲柄的连接部位采用了榫卯结构与金属加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在高强度的使用中不会松动脱节。

铲柄同样精心打造,选用了坚韧的硬木,并在表面刻有防滑纹路,让士兵握持起来更加稳固。为了增加工兵铲的实用性,在铲柄的末端还安装了一个尖锐的钢锥,在挖掘较硬的地面时可以先用钢锥松动土壤,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当作武器进行刺击。

经过多番试验与改进,第一批工兵铲制作完成。李长风亲自来到训练场,观看工兵铲的实际使用效果。只见士兵们手持工兵铲,迅速地挖掘着泥土,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的挖掘工作,在工兵铲的助力下变得轻松许多。在模拟的近战场景中,士兵们挥舞着工兵铲,利用铲刃和末端的钢锥,展现出了不俗的战斗能力。

工兵铲的出现,让步兵修筑工事的效率大幅提升。无论是挖掘战壕、搭建掩体还是构筑防御壁垒,工兵铲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它,士兵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防御工事的修筑,为己方部队提供更为可靠的防护。

在不断完善武器装备的同时,李长风也深知,一支军队的形象与士气同样重要。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英国龙虾兵那整齐划一、颇具威慑力的军服样式,决定为李家军打造一款类似风格的军服,提升军队的整体风貌与士气。

李长风找来军中负责军需的官员以及裁缝工匠,详细描述了英国龙虾兵军服的特点。上衣采用鲜艳的红色呢绒材质,象征着勇气与斗志,剪裁要合身得体,凸显军人的挺拔身姿。袖口和领口处,用金色的丝线绣上精致的花纹,彰显军队的威严与华丽。裤子则选用深蓝色的布料,质地坚韧,便于士兵行动。

为了让军服更加实用,李长风还提出了一些细节上的要求。上衣要设有多个口袋,方便士兵放置小件物品,如弹药、火镰等。肩部设计了肩章,不同的军衔通过肩章上的图案和装饰来区分,既能明确指挥体系,又增添了军服的层次感。

头盔的设计也别具匠心,模仿龙虾兵头盔的样式,采用金属打造,顶部高耸,两侧带有护耳,既能有效保护士兵的头部,又在外观上显得威风凛凛。头盔表面进行了抛光处理,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给敌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慑。

鞋子方面,选用了厚实的牛皮靴,靴筒高至小腿,靴底钉有防滑的铁钉,让士兵在各种地形上都能稳健行走,同时也增强了对腿部的保护。

裁缝工匠们接到任务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制作中。他们精心挑选布料,仔细裁剪、缝制每一片衣料,力求每一件军服都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绣工们则全神贯注地在领口、袖口处绣上精美的金色花纹,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心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仿照英国龙虾兵样式的李家军军服制作完成。当士兵们整齐列队,穿上崭新的军服时,整个军营都为之一振。红色的上衣与蓝色的裤子相互映衬,金色的花纹与闪亮的头盔相得益彰,士兵们看起来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士气瞬间高涨。

李长风望着身着崭新军服、精神抖擞的李家军,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为了将这战兵打造成一支真正的劲旅,他果断决策,将其整编为三个步兵师,开启了全面而系统的整训计划。

军校毕业的优秀学员们纷纷下放到基层连队,他们犹如新鲜血液,为部队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理念。这些年轻的军官们,带着在军校所学的先进战术知识和指挥技巧,迅速融入到基层队伍中。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立志要将每一名士兵都训练成战场上的精英。

与此同时,《李家军步兵操典》正式颁布实施,成为整训的核心纲领。这部操典详细规定了步兵在各种战斗场景下的动作规范、战术配合以及纪律要求。从队列行进到武器操作,从战场应变到团队协作,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士兵们每日严格按照操典进行训练,反复练习各种战术动作,力求达到精准无误。

训练场上,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在烈日下进行着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负重长跑、器械操演,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人喊累。在战术训练中,各连队紧密配合,模拟实战场景,演练各种战术队形的变换。无论是防御时的紧密盾墙,还是进攻时的勇猛冲锋,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协同性和专业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军队的士气与行军效率,李长风将英国陆军的鼓乐手引入军中。每当部队行进时,激昂的《掷弹兵进行曲》便会奏响。李长风将这支曲子命名为《大清不妙曲》,军乐鼓点如雷,号声嘹亮,整齐的脚步声与激昂的乐曲完美融合,仿佛赋予了士兵们无穷的力量。这充满节奏感的旋律,不仅让士兵们步伐更加坚定有力,也在心理上给予他们强大的鼓舞,使他们在行军途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随着整训的深入,李家军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士兵们的军事素养大幅提升,团队协作愈发默契,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李长风决意以明朝极具象征意义的日月元素为核心,为李家军打造一面独一无二、彰显大明国威与李家军气势的军旗。

军旗主体由质地坚韧的锦缎制成,底色为朱红,那鲜艳浓烈的色彩,宛如初升的朝阳,既象征着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又寓意着李家军如红日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与激昂的斗志。

旗帜中央,一轮金色的太阳与一弯银色的月亮相互辉映。太阳以纯金丝线绣就,光芒万丈,金线向四周放射延伸,线条刚劲有力,代表着光明、希望与无上的权威。每一道光芒都精心绣制,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属光泽,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黑暗。月亮则以银线勾勒,轮廓圆润清晰,其上细腻地绣出玉兔捣药与桂树的图案,取意传统神话,为军旗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文化底蕴。银月的清冷光辉与金阳的炽热光芒相互交织,寓意着阴阳调和、刚柔并济,也象征着李家军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中保持平衡,应对自如。

围绕着日月图案,是一圈用五彩丝线绣制的云纹。云纹灵动飘逸,色彩斑斓,仿若在日月周围缭绕翻腾,营造出一种祥瑞而宏大的氛围。这些云纹不仅增添了军旗的美感,更寓意着李家军如行云般变幻莫测,在战场上能够灵活应变。

军旗的边缘,以明黄色丝线绣出细密的齿状花纹,犹如城墙的垛口,象征着李家军如坚固的城墙一般,守护着大明的疆土与百姓。在军旗的旗杆顶部,安置着一个精美的金属饰件,造型为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朱雀身姿矫健,线条流畅,嘴喙微张,仿佛在发出嘹亮的啼鸣,激励着将士们勇往直前。朱雀周身镶嵌着红宝石与红玛瑙,在阳光下反射出夺目的红光,与军旗的朱红底色相得益彰。

战斗之际,身姿挺拔的旗手高擎这面军旗,雄赳赳地走在队伍前列。朱红色的旗面猎猎作响,宛如一团燃烧的火焰,在风中肆意舞动。中央的日月图案醒目耀眼,无论在多远的距离,都能让士兵们清晰望见,瞬间点燃他们心中的热血与豪情。士兵们仰望着军旗,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的辉煌与荣耀,心中涌起无尽的使命感与归属感。在这面军旗的引领下,他们步伐坚定,士气高昂,无畏地冲向战场,那场面壮观至极,令敌人望而生畏。

军旗有了,还得有军歌!

后世穿越而来的李长风,最喜欢听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法国《马赛曲》,他轻轻哼唱着这首世界名曲,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拿破仑,征服四方!

他拿起笔,在激情澎湃的热忱下,写下了这首传扬后世的大明版《马赛曲》!

**第一段**

黄河倒悬!天狼犯紫垣!

铁衣映雪照肝胆,箭雨洗胡烟

九州血沃长城骨,将军白发玉门关

听!燕然石裂处,风雷卷征鞍!

**副歌**

前进!前进!

日月重开混沌破,山河待我补苍天

千帆劈浪斩蛟龙,万骑踏破贺兰巅!

---

**第二段**

烽火连天旌旗赤,鼓角动幽燕

红夷巨舰浪中碎,铁炮裂云间

江南稻浪化刀戟,巴渝栈道悬弓弦

看!倭寇首级坠,血染蓬莱船!

**副歌**

前进!前进!

黎苗藤甲锁南洋,戚家枪阵镇朝鲜

三眼铳鸣惊朔漠,火龙出水焚楼船!

---

**终段**

八荒同袍皆兄弟,忠魂铸龙泉

饥啖鞑虏肉为炊,渴饮建奴泉

金瓯永固承炎黄,浩气长存贯星躔

誓!重整旧乾坤,再造汉唐天!

**副歌变奏**

杀!杀!杀!

天地为炉铸忠烈,青史留名非等闲

若得社稷安如岳,何惜此身葬九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