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长老法正大师在蚊窟中仔细搜寻,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那模样仿佛要把整个蚊窟都拆开来查看,可寻觅了许久,却始终不见珍宝的踪迹,只有许多蚊子拉的便便。
他无奈地沉下脸,带着袖中的蚊道人前往法会场去聆听旃檀功德佛**。法身归位后,法正大师时刻留意着袖内的动静。刚开始的时候,蚊道人还假装认真地在听,可没过多久,就没了声响,法正大师一查看,原来是这蚊道人在里面睡着了。法正大师不禁摇了摇头,叹息道:
“噫!此真朽木不可雕也!如此大好的机缘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
再看法会上的小普,只见他身姿端正地坐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旃檀功德佛,耳朵竖得像兔子一样,整个人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佛法之中。
法正大师看到小普这样的状态,心里稍微宽慰了一些,暗自思忖:小普看起来不像是被魔族大能夺舍了,他如此热爱听佛法,应该不是什么邪恶之徒。
小普就这样专注地听了好几天,终于等到旃檀功德佛讲完了六度万行之理。
旃檀功德佛的声音在会场中响起,如同木鱼的敲击声一般震人心魄:“诸未来佛,修行如饮水,冷暖自知。六度万行,总归修心。诸般法皆由心生,众当勉力!阿弥陀佛!吾言止于此。”
僧众们整齐地站起身来,双手合十,恭敬地诵道:“阿弥陀佛!恭送旃檀功德佛!”那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而又整齐。
旃檀功德佛离开之后,法正长老把目光投向了小普,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他心里像是被猫抓了一样,痒痒的,很想试探一下小普,于是走上前去问道:
“小普,旃檀功德佛所讲的六度万行,你有什么想法呀?”
"考我?小样,拿捏便是!"
小普眼珠一转,双手合十,态度恭敬地回答道:
“长老,我认为六度万行是一种修心的善法。就像佛祖所说的,心中的念头决定了我们所处的境界,所以我们应该心怀善念、多做善事。”
法正长老听了小普的回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点头说道:
“善哉,善哉。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六度万行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需要在实践当中去慢慢体悟。”说完,他还捋了捋自己那像毛刷一样的胡须。
小普谦虚地笑着说:
“多谢长老的提点,我一定会勤奋修行,去探索六度万行的奥秘。”
法正长老笑着看向众僧,说道:
“今日的**就到这里了,各位僧人回去之后要好好地思考。”
众僧双手合十行礼之后,便相继散去了。
小普正准备离开,法正长老叫住了他,从袖中拿出一本《心经注解》递给小普,说道:
“这是我心血的结晶,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你要好好地研读,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来找我询问。”
心经秘籍!
小普的眼睛里绽放出喜悦的光芒,他欣然地接过书,连连向法正长老道谢,然后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这个时候,袖内的蚊道人才刚刚睡醒,他伸着懒腰,打着哈欠,一脸懵懂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普回到自己的住所后,急忙打开法正大师注解的《心经》。
经书上写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些经文仿佛闪耀着光芒。
法正的注解是这样写的:“观世音菩萨精修般若波罗蜜多,觉吾等身、受、想、行、识各有乾坤,且能解诸苦厄。”
小普用手轻轻抚摸着这些字,一边思考一边自言自语:
“这其中的深意到底是什么呢?”
接着看到经文:“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法正的注释为:“佛祖语舍利子,身与空无异,空与身难分。身即空,空亦身。受想行识,皆同此理。佛祖欲使众明空之遍在,超乎所思。”
小普看着这些注解,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佛法的深渊之中,他苦苦地思索着,脑袋里像是有无数只蜜蜂在嗡嗡作响。
又看到经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法正的注释写道:“舍利子,诸法于空相中,恒定无变,无净垢多寡之分。佛祖以相示众,修般若须知空非寻常所想,恒常自在,无善恶,无增减。空者,名相而已。”
小普的眼睛突然一亮,好像领悟到了什么,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他大声喊道:
“你来与不来,空都在!”
再看经文:“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法正的释文为:“明空之性,可知真空中无诸无常之物,亦无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诸境。此皆虚妄不实。”
小普看完之后,闭上眼睛开始冥想,仿佛在心中绘制着一幅佛法的宏图,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佛法运用到修行当中。
良久,小普大呼:"懂啦!啥也不管,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拉就拉,该撒就撒。躺平!这就是空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