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金刚经第二十二品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次日,朝阳如往常般洒在只树给孤独园,为这片修行之地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小普从一夜的静修中起身,神思清明,脑海里还萦绕着昨日对佛法的深刻感悟。他整理好僧袍,步伐轻快又沉稳地走向法堂,准备聆听佛陀新的开示。

法堂内,众弟子早已安坐,气氛庄严肃穆。佛陀的目光扫视着众人,慈悲而深邃,仿佛能洞悉每个人内心的想法。待众人安静下来,佛陀缓缓开口:“须菩提,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小普在心中默默翻译:“须菩提,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如来有实实在在的佛法可以宣说吗?”小普不禁陷入沉思,从字面看,这问题似曾相识,可佛陀再次提及,定有更深的含义。他忆起之前佛陀强调无法可说,那么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是否也不能以常规的“得到”概念去理解呢?

须菩提尊者领会佛陀的深意,恭敬地回答:“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小普听着须菩提的回答,心中一动,是啊,无上正等正觉并非是一种可以用固定概念去定义、用具体形式去获取的东西,它超越了一切的分别和执着。而佛法的宣说,也并非是给予众生一套固定的理论或方法,而是引导众生去发现本自具足的智慧。

佛陀接着说道:“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小普一边在心里默默翻译,一边思索,菩萨若执着于“我要庄严佛土”的念头,就陷入了我执和法执,真正的庄严佛土,不是外在形式上的建造和修饰,而是内心的清净与慈悲。当内心去除了贪嗔痴等烦恼,以平等、无分别的心对待一切众生,那便是在庄严佛土。

法堂内一片寂静,众弟子都在用心体悟佛陀的话语。小普想到,在修行的道路上,自己也曾有过一些执着的念头,比如追求某种境界、希望快速获得智慧等。现在看来,这些执着反而成为了修行的阻碍。只有放下这些分别和执着,以一颗纯净的心去修行,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这时,一位年轻的弟子忍不住发问:“世尊,既然一切都不可执着,那我们修行的目标又是什么呢?”佛陀微笑着,温和地说:“修行的目标,并非是获取什么,而是放下什么。放下贪嗔痴,放下我执和法执,当你心中无物,便能与佛性相应。”

小普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他想起自己在山林中禅坐时,当放下对杂念的抗拒,只是单纯地观察内心,便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自在。原来,修行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放下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回归内心的本真。

课后,小普与几位师兄交流心得。一位师兄感慨道:“听了世尊的教诲,才明白以前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太过肤浅,总是在文字和概念里打转。”小普点头表示赞同:“是啊,佛法是用来践行的,不是用来研究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磨砺自己,放下执着,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智慧。”

傍晚,小普独自漫步在只树给孤独园的小径上。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周围的花草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佛法的奥秘。小普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感恩。他深知,每一次聆听佛陀的教诲,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对佛法的领悟,都让自己离解脱更近一步。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将今日的感悟融入到日常修行中,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在这漫长的修行之路上稳步前行,去帮助更多的众生开启智慧之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