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脚步匆匆而坚定,一路上,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却丝毫不能动摇他前行的决心。
不多时,一阵奇妙的声音隐隐约约传入他的耳中。
那声音初听时,仿若远方天际传来的隐隐雷声,带着一种神秘的力量。
细细分辨,原来是檀波罗蜜音,宛如古老寺庙中袅袅升起的檀香,清幽而庄重,似在诉说着布施的智慧与福报;尸波罗蜜音,恰似山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间传递着持戒的自律与宁静;羝波罗蜜音,仿佛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着生机与坚韧,诠释着忍辱的力量;毗离耶波罗蜜音,好似熊熊燃烧的烈火,炽热而激情,展现着精进的不懈追求;禅波罗蜜音,仿若深夜里高悬的明月,静谧而安详,散发着禅定的深邃境界;般若波罗蜜音,如同浩渺宇宙中璀璨的星辰,神秘而深邃,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慈悲音,像母亲温柔的怀抱,温暖而包容,流淌着无尽的慈爱;喜舍音,似春日里盛开的繁花,灿烂而欢快,传递着喜悦与舍得的豁达;解脱音,仿若挣脱牢笼的飞鸟,自由而畅快,宣告着心灵的解放;无漏音,如同纯净无瑕的美玉,剔透而完美,象征着无垢的境界;智慧音,仿佛智者深邃的眼眸,明亮而敏锐,洞察着世间的真相;大智慧音,似那普照万物的骄阳,辉煌而壮丽,散发着超凡的智慧;狮子吼音,仿若山林中威严的狮王怒吼,震撼而有力,彰显着无畏的勇气;大师子吼音,更如天地间滚滚的惊雷,雄浑而磅礴,宣示着至高的威严;云雷音,像暴风雨前低沉的轰鸣,压抑而震撼,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革;大云雷音,仿佛宇宙崩塌时的巨响,惊天动地,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这些声音或雄浑低沉,如那洪钟在古老的钟楼中鸣响,每一声都震荡着心灵的深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震撼;或清脆悦耳,似那灵鸟在繁茂的枝头啼鸣,婉转悠扬的音符仿佛能驱散世间的一切阴霾。
那法音仿若潺潺流动的清泉,叮叮咚咚地流淌在小普的心间,又似那习习吹拂的春风,轻柔地抚摸着他的灵魂,其中蕴含着的无尽智慧与奥秘,让小普心醉神迷。他不由自主地被这声声法音牵引着,脚步愈发急促,一路上摒弃了所有的杂念,满心满眼只有那法音的指引,向着未知的前方坚定地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终于,一座宏伟壮丽的景象出现在他的眼前。只见释迦牟尼佛宝相庄严,端坐在那高高的法座之上,正在忉利天为他的母亲深情地说法讲经。
此时此刻,在那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里,数不清的诸佛以及大菩萨摩诃萨,仿佛受到了某种神圣的召唤,纷纷从各个遥远的角落赶来此处集会。他们面容庄重而虔诚,皆在心中默默赞叹释迦牟尼佛的伟大。
在这五浊恶世之中,众生被无尽的烦恼和业障所困扰,而释迦牟尼佛却能以他那不可思议的大智慧与神通之力,巧妙地调伏那些刚强难化的众生,让他们逐渐知晓痛苦与快乐的真谛,引导他们走向解脱的道路。
各方诸佛心怀敬意,都派遣自己最得力的侍者前来,向世尊恭敬地问好请安,一时间,整个忉利天充满了庄严而神圣的氛围。
就在这时,在场的菩萨摩诃萨中,有一位名叫文殊师利的法王子,身姿挺拔而庄严。他缓缓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恭敬地偏袒着右肩,右膝轻轻地跪地,双手虔诚地合掌,然后用那充满敬意的声音,恭敬地对佛说道:“世尊啊,今日这场法会如此殊胜,究竟是有着怎样奇妙的因缘,才得以促成呢?如今世尊正在为母亲慈悲说法,弟子恳请世尊为我们讲讲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让我们也能从中领悟佛法的真谛。”
佛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无尽的智慧与慈悲,缓缓说道:“文殊师利,你且仔细听好,用心去思考其中的深意。在那过去很久很久以前,久远到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岁月,那是无量阿僧只劫,那由他不可说劫之前,那时的世界有着一尊伟大的佛,名号是一切智成就如来。这尊佛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智慧和德行,具备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法、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尊贵无比的名号。他的法身闪耀着金色的光辉,仿佛能照亮整个宇宙的黑暗角落。”
“这尊佛的寿命长达六万劫,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用佛法的智慧滋养着无数的众生。在他还未出家的时候,曾是一位心怀苍生的小国王。他心地善良,仁慈宽厚,与另一个邻邦的国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位国王志同道合,深知众生疾苦,于是一起推行十善之法,在他们的国土上,百姓们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和平与祥和的气息。他们还做了许多有益于众生的善事,无论是救助贫困的百姓,还是为病者提供医药,都尽心尽力,毫无怨言。然而,邻邦国内的百姓却大多被无明所蒙蔽,造作各种恶业,使得那片土地上充满了痛苦和灾难。两位国王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他们商议策划,绞尽脑汁地采取各种巧妙的办法来引导那些百姓向善。其中一位国王心怀大愿,他望着那片受苦的土地,暗暗发誓,要早日修成佛道,去度化这些造恶的众生,让他们都能从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没有一个被遗漏。而另一位国王也同样发愿,如果不能先度脱那些有罪受苦的众生,让他们获得真正的安乐,直至修成菩提正果,自己终究不愿成佛,哪怕历经千难万险,也绝不放弃这个誓言。”
“那位发愿的国王和他的大臣们怀着这颗赤诚的大愿之心,在此生命终结后,凭借着这善愿所积累的福泽之力,往生到了忉利天。在那里,他们历经了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的漫长时光,不断修行,积累功德。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如今那位国王成为了我的母亲,得以生在这忉利天,又正好遇到我现在为她说法,让她能够得到佛的授记,这实在是一段奇妙而又充满深意的因缘啊。”
“那时,一切智成就如来以他无边的智慧和慈悲,已经度脱了无量无边阿僧只劫里的众生,这些众生在他的教导下,都一一成就了无上菩提,超脱了生死轮回,达到了那至高无上的境界。之后,一切智成就如来在那庄严的菩提树下,静静地进入了涅盘境界。当时,摩耶夫人和诸天的众生怀着无比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围绕着他的法身,进行虔诚的供养。无论是行走、站立、坐下还是躺卧,他们的眼睛都一刻不离如来的法相,仿佛要用这最后的时光,将如来的慈悲与智慧深深印刻在心中。”
“就在这时,如来发出了洪亮而庄严的声音,那声音如同滚滚春雷,传遍了整个世界,普遍告知一切善男子和善女人。他说道:‘我现在即将进入涅盘,在这最后的时刻,我要为你们宣说最后的遗教,你们都要集中精神,好好听着,我现在就为你们讲说那至关重要的佛法真谛。’”
“当时,摩耶夫人听到这个声音后,心中的悲痛如决堤的洪水,泪流满面,她的身体微微颤抖,悲痛得不能自已。她哽咽着对佛说:‘世尊啊,您即将离去,我现在是为了谁做慈母呢?为了谁做眷属呢?为了谁做善友呢?为了谁做知识呢?我现在感到无比的迷茫和痛苦,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利益呢?怎样才能得到安乐呢?怎样才能得到解脱呢?怎样才能进入涅盘呢?’”
“这时,如来微笑着看着摩耶夫人,眼中充满了慈爱和鼓励,说道:‘很好很好!摩耶夫人,你现在仔细听着,不要过于悲伤,我会为你分别解说。你在未来将会成佛,名号是清净莲华目如来,同样具备应供、正遍知等十种尊贵的名号。你将以你的慈悲和智慧,度脱无量无边阿僧只劫里的众生,让他们都能像那些已经成就无上菩提的众生一样,超脱轮回,获得解脱。’”
“当时,摩耶夫人听了佛的这番话,心中的悲痛瞬间被喜悦所取代,她高兴得跳起来,满心欢喜,那种喜悦之情是她从未有过的。她激动地对佛说:‘世尊,我今天听到这样的妙法,真是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事情。我现在要为一切众生发下大誓愿,希望我在未来所投生的地方,常常能够见到佛的庄严法相,常常听闻佛法的深奥教义,常常跟随佛学习那至高无上的智慧,常常能够亲近各位大善知识,从他们那里汲取更多的佛法精髓,常常能遇到各位大菩萨,与他们共同修行,常常能够供养各位大福田,积累更多的福报,常常能听闻各种高深的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常常能够修行各种善法,为众生做出更多的贡献,常常能够成就各种功德,让佛法在世间更加发扬光大,常常能够利益广大众生,减轻他们的痛苦,常常能够解脱各种苦恼,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常常能够进入涅盘,获得那永恒的大安乐。’”
“当时,一切诸大菩萨以及诸天的众生,听到佛的这番话后,都被摩耶夫人的大愿所感动,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欢喜,高兴得不得了。他们纷纷对佛说:‘世尊,我们也希望能够像摩耶夫人一样,常常见到佛,常常听闻佛法,常常跟随佛学习,常常能够亲近各位大善知识,常常能遇到各位大菩萨,常常能够供养各位大福田,常常能听闻各种高深的妙法,常常能够修行各种善法,常常能够成就各种功德,常常能够利益广大众生,常常能够解脱各种苦恼,常常能够进入涅盘,获得大安乐。’”
这时,佛看着文殊师利菩萨,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意味,说道:“这次法会中的大众,都即将听闻我接下来要为你以及各位大众讲述的地藏菩萨往昔所做的那些非常深奥、难以施行的行为,以及他所发下的那些极其深刻、难以发起的大愿。这些事迹和大愿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慈悲,你们都应当集中精神,仔细聆听,用心去思考其中的深意,从中汲取佛法的力量,以便更好地度化众生,弘扬佛法。”
文殊师利菩萨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道:“是的,世尊,我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非常愿意听闻这些珍贵的佛法故事,愿世尊慈悲开示。”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