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晨雾散尽,暖日高悬,庭院中树影摇曳,光斑点点。老子依旧安然坐于古松下,怡宝和小普准时来到,行礼如仪后,静候老子传道。
老子目光悠然,轻声启口:“今番再解析:‘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小普沉思片刻,拱手问道:“老君,何为‘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其在世俗生活中有何深意?”
老子微笑着说:“徒儿,从世俗之理来讲,‘善建者不拔’,就如同那能工巧匠精心构筑的高楼大厦,根基稳固,历经风雨、地震等磨难亦不会倒塌。这意味着人若建立起坚实的品德、才能、事业基础,便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困难、挫折所动摇。比如,一位匠人专注于提升技艺,从基础的打磨、材料的甄选到工艺的钻研,几十年如一日,其建立的声誉和客源便难以被轻易抢走。
‘善抱者不脱’,好似紧紧抱住珍贵之物,不会让其脱手遗失。于世人而言,是坚守内心的信念、原则和重要的人际关系。如有人坚守诚信原则经商,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利益如何诱惑,都不背离诚信之道,客户和合作伙伴便会紧紧相随,不会离去。此二者皆是在世俗中成就稳固根基与长久发展的关键。”
怡宝接着问:“老君,那这与子孙祭祀不辍又有何关联呢?”
老子轻抚衣袖,缓缓道:“当一个人在世间能做到善建善抱,其积累的品德、福泽与事业成就,便会荫庇子孙后代。子孙们受其恩泽与榜样的力量,往往能够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使家族繁荣昌盛,家族的祭祀也因此得以延续不断。就像古代的名门望族,先辈们凭借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功绩奠定家族基业,后世子孙遵循祖训,修身立德,家族因而长盛不衰,祭祀烟火终年不绝,这便是其在世俗中的深远影响。”
小普又问:“老君,从修身逐步推及到天下,这其中的修行之道该如何理解呢?”
老子神色庄重,说道:“于修身而言,将道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心念**,去除贪嗔痴等弊病,培养慈悲、善良、坚韧等品德,如此德行才能真实不虚,这是一切修行的根本。
当把这种德行推及到家庭中,以包容、关爱、尊重之心对待家人,家庭便会充满和睦温馨的氛围,德行也会在家中充盈有余,家人皆受其益。
在乡里,秉持公正、友善、互助的态度,积极参与乡里事务,调解纠纷,促进邻里和谐,其德行便会在乡里传扬,受到众人的敬仰与推崇,成为一方的楷模。
若为邦之栋梁,将道的智慧运用到治国理政中,推行仁政,关注民生,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德行便会在国家层面展现出丰饶的成果,国家也会因此强大稳定。
至于平天下,以道心去感化天下之人,倡导和平、公正、包容的理念,消除战争与纷争,让天下苍生皆能感受到道的恩泽,德行便会普照世间,实现大同之境。
这是一个逐步递进、由内而外的修行过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可偏废。”
怡宝眨眨眼睛,问道:“老君,那‘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又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呢?”
老子微笑着回答:“这是一种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在修身时,通过观察自身的起心动念、行为习惯,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与提升。
以家观家,是从自家的情况去推知其他家庭的状况和需求,明白每个家庭都有相似的悲欢离合、矛盾纠纷,进而以同理心去帮助和引导其他家庭走向和谐幸福。
以乡观乡,站在本乡的角度去审视其他乡的发展与问题,能够借鉴经验、避免覆辙,促进整个地区的共同进步。
以邦观邦,从本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去洞察他国的国情,在外交、贸易等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实现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与互利共赢。
以天下观天下,将整个天下视为一个整体,超越国界、种族、宗教的局限,以宏观的视野去把握天下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共同命运,为实现天下大同而不懈努力。
这是一种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认知方法,有助于修道者在不同层面上发挥作用,践行道的精神。”
小普的顿悟
小普听闻老子的讲解,闭目沉思良久,心中似有灵光一闪。他缓缓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澄澈与欣喜,再次拱手向老子说道:“老君,徒儿于您的教诲中,体悟到一种独特的修行之法。心即宇宙,这宇宙万物皆由心生,亦由心灭。当我们修身时,便是在修这颗心所映照出的小天地,让其纯净无染、光明澄澈,如同擦拭一面镜子,使其能清晰映照万物之理。
推及到家庭,家庭亦是心之投影,当我们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家人,便是在修正心对于家的映照,使家的影像充满温馨和谐。于乡里、邦国乃至天下,皆是如此。我们所感知到的外界状况,皆源于内心的呈现。若我们内心充满嗔怒、偏见,所观之天下便是纷争不断、乱象丛生;若内心充满仁爱、平和,天下便会呈现出安宁祥和之象。
所以,徒儿以为,修行便是时刻觉察内心的念头,不让其被贪嗔痴所染污,使其始终保持在一种与道契合的状态。如此,无论身处何方,所行何事,皆能以这颗纯净之心去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间万物皆因我们内心的道之光辉而发生改变,这便是从心即宇宙的角度所领悟到的修行真谛。”
老子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徒儿,你能有此体悟,实属不易。这心即宇宙之理,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你当以此为指引,在修行之路上不断深入探索,切莫偏离正道。”
小普和怡宝听闻,皆躬身行礼,齐声应道:“多谢老君教诲,徒儿们定会在各自的修行之路上,从自身做起,逐步将道的智慧推广开来,为世间的和谐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言罢,二人退至庭院一隅,盘膝而坐,闭目沉思,将今日所学细细回味,思索着如何将这些深刻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的修行实践之中,从自身的点滴言行开始改变,逐步影响身边的人,乃至整个世界,向着那至高无上的道之境界稳步迈进,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修行篇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