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端坐在蒲团之上,神态祥和而庄重,徐徐开口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怡宝整了整衣衫,神色恭敬,上前一步深深稽首后问道:“老君,您所言之道生万物,德养万物,此中的‘道’与‘德’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紧密关联?而吾等渺小之人又该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才能真正体悟这深邃幽远、仿若浩瀚星空般难以捉摸的至理呢?”
老子微微颔了颔首,手缓缓抚过胸前的长须,目光深邃而悠远,仿若穿越了无尽的时空,轻声说道:
“道啊,它乃是天地开辟、万物衍生的根源所在,是那冥冥之中最为神秘、最为宏大的创世之力。
它无形无象,无声无息,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生机与可能,宛如那混沌未开时的元始之气,孕育出了世间的万有。
而德呢,它是道在世间的具体显用与体现,是顺着道的旨意与规律,如同那温润的春雨,默默地蓄养着万物,给予它们滋养与呵护,使万物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繁衍不息。
道就如同大树的根本,是一切的起始与依托;德则似那繁茂的枝干与翠绿的树叶,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建起了万物生长、繁荣昌盛的盛景。
若要体悟这其中的深刻道理,需于静谧之处,潜心观照自己的内心,仔细洞察世间万物的微妙变化,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气息与律动,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察与感悟中,渐渐地领悟那冥冥之中道的运化规律以及德的涵容滋养之妙。”
小普在一旁若有所思,待老子话音稍落,便接着问道:“老君,您所说的‘物形之,势成之’,这物之形态与所处之势在万物生长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究竟有着怎样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作用呢?”
老子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仿佛眼前浮现出了世间万物的生长兴衰之景,缓缓说道:
“物之形,乃是万物呈现于世间的外在模样与姿态,它们千差万别,形态各异。
有的巍峨高耸,似那顶天立地的巨人;有的低矮小巧,如那精致玲珑的微雕。有的广袤无垠,仿佛能容纳万物;有的纤细柔弱,恰似那随风摇曳的柳枝。
这些形形色色的形态,皆是依据道所赋予它们的内在本质与特性而自然呈现出来的。
而势者,乃是万物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时运以及各种外在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力量。
譬如那生长在幽静山谷之中的幽兰,它的形态优雅秀丽,独具韵味。它之所以能够拥有这般独特的风姿,乃是借助了山谷的幽深静谧之势,使得它远离尘世喧嚣,能够在宁静中孕育出高雅的气质;得益于雨露的润泽滋养之势,让它在干涸的世间获得了生命的源泉;凭借着清风的轻柔吹拂之势,使它的芬芳得以传播四方,让更多的人知晓它的存在。
物之形与势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就如同双轮驱动一般,推动着万物在或兴盛、或衰败,或前进、或后退的无尽变化中,始终遵循着道的轨迹,坚定不移地向前发展。”
怡宝眉头微微皱起,似是心中仍有疑惑未解,于是又问道:
“老君,您说万物皆尊道贵德,此乃天性使然。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为何仍会有诸多悖道离德之事屡屡发生呢?”
老子轻轻摇了摇头,微微叹息一声,说道:
“人心啊,往往被诸多的**所充斥。人们为了追逐名利,不惜不择手段,尔虞我诈;为了贪图声色犬马之乐,而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在这无尽的**驱使之下,人们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在道的浩渺海洋中失去了方向。
然而,道与德,它们是永恒不变、自然而然存在的伟大力量,不会因为世间之人的迷失与悖逆而改变自身的本性。
那些悖逆之行,就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流星,虽然能够在短暂的瞬间划过天际,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但终究不过是短暂的妄动与偏离,难以违背大道那如如不动、永恒运行的规律。
恰似那狂风骤雨,虽然能够在一时之间肆虐大地,让万物在风雨中飘摇不定,但天地之间的和谐秩序、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依然会依照道的旨意,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不会有丝毫的错乱。”
小普听闻老子的一番教诲,心中豁然开朗,当下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
“老君,您所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等玄德境界,对于吾等身处尘世、被诸多烦恼与**所缠绕的凡人而言,实在是高不可攀,犹如那九霄云外的仙境,难以企及。
不知吾等凡人究竟该如何去努力,才能一步步地靠近这至高无上的玄德境界呢?”
老子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眼神中透着智慧与慈爱,说道:
“凡人若想要接近玄德境界,首要之务便是修心。
在有所得的时候,要懂得舍弃与放下,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贪恋物质的占有;
在功成名就之时,要学会忘却自己的功绩,不居功自傲,不将功劳据为己有;
在处于领导或引领他人的地位时,要秉持无为而治的理念,不肆意妄为,不强行主宰他人的命运。
就如同那涓涓细流,它默默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却从不以功自居,也不向万物索取回报;
恰似那默默高悬于天空的暖阳,它无私地照耀着大地,给予世间光明与温暖,却从不以主宰者的姿态出现,去强行干预万物的生长与发展。
凡人需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在每一个言行举止之间,渐渐地去除心中的私欲与杂念,如此方能在这尘世的修行中,初步窥探到玄德的奇妙境界,使自身的行为举止逐渐与道相契合,与德相符合,最终踏上那通往玄德的光明大道。”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