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普看老子讲了这么久,估计是口干了。
他从兜里摸了摸,摸出一个苹果。
"老君,讲道辛苦了,吃个苹果吧!"
老子笑纳了,咬了一口,
"嗯,不怎么甜!"
他随手往虚空一扔,据说后来乔布斯捡到了这个吃了一口的苹果,创造了苹果手机!
怡宝一看,心疼的不得了,
"这是我师傅从牛顿那里摘下来的!"
小普连忙捂住她的小嘴,"老君,您继续!"
老子神色平和,继而解说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怡宝若有所思,问道:“老君,‘知其雄,守其雌’,知晓刚强却安守柔弱,为何要如此呢?”
老子轻捋长须,说道:“雄者,其性刚猛,体魄强健且力大无穷,但正因如此,他们往往过于刚直而缺乏柔韧性,容易遭受挫折甚至折断。
相比之下,雌者则显得柔顺而包容,她们懂得以温和之态应对世间万物,虽看似柔弱无力,实则能够持久地存在并发挥作用。
倘若一个人仅仅知晓凭借自身的刚强去逞强好胜、显露雄性威风,那么他最终必定会遭遇种种艰难险阻和无情打击,犹如那笔直挺拔却易被狂风折断的大树一般。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像溪流那般守住雌性的特质——柔顺与包容,便能汇聚来自四面八方的涓涓细流,容纳万千江河湖泊之水。
尽管溪水表面看上去绵软无力,但其内部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生机与强大力量。
自古以来,以柔克刚便是一种高深莫测的智慧策略。
通过运用柔和、灵活的方式来化解强硬、刚烈的对抗,可以让我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品德操守不致丧失,如同天真无邪的婴儿一样,内心纯净质朴,不受外界纷繁复杂事物的沾染侵蚀。
这种回归到最初本真状态的道路,才是真正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生真谛的处世之道啊!”
小普接着问:“老君,‘知其白,守其黑’,明了光明却安于黑暗,这其中深意何在?”
老子微微点头,道:“白色常常被视为显眼、明亮和引人注目的象征,而黑色则往往代表着隐匿、深沉与神秘。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热衷于追求光明所带来的荣耀和辉煌,他们渴望站在舞台中央,接受众人的瞩目和赞美。
然而,这些人却未曾意识到,在那看似无尽的黑暗之中,同样蕴含着一股强大而深沉的力量。
所谓“守黑”,意味着即使身处繁华喧嚣的环境之中,依然能够保持低调和内敛。
它并非是要我们完全隐藏自己,而是告诫我们不要过于炫耀和张扬自身的成就与光芒。
这种品质就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不如太阳那般耀眼夺目,但它们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散发着独特而持久的光辉。
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了守黑,并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他便有可能成为天下的典范。
这并不是说要让所有人都去模仿他的行为举止,而是通过自身的德行修养,形成一种稳定不变的模式,从而影响周围的人和事。
如此一来,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无常,他始终能坚守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不为世俗的名利所动摇。
最终,这种守黑的境界会引领人们回归到那个混沌未分的无极之境。
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之分,也不存在明显的二元对立。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相互交融又彼此依存。
只有当我们领悟到这一道理,才能真正超越世俗的偏见和狭隘观念,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世间万物,进而触摸到道的本质所在。”
怡宝又问:“老君,‘知其荣,守其辱’,既知荣耀为何要守辱呢?”
老子目光深邃,说道:“荣易使人骄纵,辱则促人自省。守辱如谷,虚怀若谷方能容纳更多。不被荣耀冲昏头脑,常德方能充足,回归到质朴本真的状态。当内心质朴,不为名利所累,便可在世间应对自如。”
小普思索片刻后说:“老君,‘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这是说质朴分化为万物后,圣人该如何治理吗?”
老子神色凝重:“然也。朴散为器,万物各有其形与用。圣人依道治理,能善用万物,使其各安其位,发挥其能,成为众人之官长。大制不割,即治理遵循自然整体之理,不强行分割、破坏万物的自然联系与平衡。如天地之运化,虽有万物差异,却和谐共生,圣人治理亦当如此,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使天下大治而不失其本。”
怡宝眼睛一亮,问道:“老君,这对于我们在世间行事有何启示呢?是要在生活中保持谦逊、内敛与平衡吗?”
老子微笑道:“善哉。于世间,当知进退,明得失,守柔、守黑、守辱,以质朴之心对待万物,不刻意雕琢,不肆意妄为,方能在纷扰中寻得安宁,在复杂中把握平衡,契合于道。”
小普与怡宝皆拱手行礼,深感此章智慧如明灯,照亮他们在求道与为人之路上前行的方向,心中默默铭记,决意依此修行实践。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