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明朝对公主和驸马的奇葩制度,刘浩内心疯狂吐槽,“朱大叔您是开国皇帝,很多事情您只要做了,那后面皇帝就很难去动,说起公主我得说一句。”
“哦!”渐渐收敛杀意,朱元璋也提起几分兴趣。
“公主驸马虽名为夫妻,但驸马想要见公主都需要通报,也许您可能为防范外戚考虑,而且这种制度在明中后期愈发严苛,有时候驸马想见公主还得贿赂女官。”刘浩撇撇嘴,要是自己生在大明,打死不娶公主。
没等朱元璋开口,刘浩的话继续响起,“之前我爸也说过,外戚是皇权的延伸,士大夫什么德行您比我更清楚,他们会把您定下利于他们的制度甚至您做过的事进行放大,到后期,驸马更是不能出仕做官,只能无所事事混吃等死。”
放在御案上的手下意识握紧,朱元璋此刻真想杀几个文官解解气,“刘浩,你跟咱说说呗,这文官是怎么打掉这些皇权延伸的。”
额,刘浩觉得脸有些发烧,不自觉挠挠头:“这个,具体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说话间,拿出手机打开之前看到的一个帖子。
“历史虽然迷雾重重,但隐藏其中的脉络还是隐约可见。
汉武大帝何其骄傲,晚年也用轮台罪己换取百姓原谅。
如汉武帝眼中倒影是秦二世,唐太宗的倒影就是隋二世,在太宗皇帝对外战争的同时也记得与民休息。
大唐在亡国前夕虽已风雨飘摇,但仍凭借最后的国力与血性,带走吐蕃、回鹘和南诏,毕竟五胡乱华的血泪在前。”
几人就这么静静听着,他们从没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历史,虽略显偏颇但也不失一种借鉴。
“宋太祖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谁说不是一种无奈。
从分封到集权,从贵族、门阀到庶族地主,后世王朝无不是映照着前朝倒影前进。”
刘浩抬起头目光落在上座威严自生男人脸上,“但历史的惯性却又如此强大。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同心死义,早已习惯与皇帝共天下的士大夫们绝不希望异族来统领华夏。”
一抹嘲讽的弧度弯起:“士大夫们万万没想到,元朝上来就贴脸开大,‘包税制’来一个!原来还能这么玩?”
“哼!”朱元璋似乎想起什么往事,脸色有些发苦。
“到了明朝,整个士大夫都为回到‘包税制’而努力。
借您的名义废掉外戚、废掉商税、废掉海贸、废掉宦官、废掉农税.....。
借永乐皇帝的名义废掉宗室,后世皇帝只要能放权,则大抵被给予‘仁宗’和中兴之主的称号。
如果哪个皇帝不开眼,想下西洋、回收军权、开收商税、动士大夫免税特权,不是落水就是一碗药送走,大不了换个听话或年龄小的来干就是。”
说话间还瞥了眼对面的朱棣,嘴角浮现一抹坏笑,刘浩发现逗朱老四是件让他身心愉悦之事。
朱棣心里发苦,但他不能露出丝毫不满和委屈,强自按压想要放飞自我的脸部肌肉。
‘砰!’用力砸在桌面上,奏折都震得发抖,朱元璋眯起双眼,此刻已经不是想杀一两个人那么简单,他想再次披坚执锐,将江南这群蛀虫连根拔起。
强忍住暴怒的冲动,朱元璋对刘浩的一些话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他们还敢弑君不成?就不怕遗臭万年?”
“切~~~”刘浩暗自不屑,“遗臭万年?笔杆子可是掌握在他们手里,正史中虽然不敢明目张胆,但春秋笔法什么的不是随手为之,然后在‘小作文’中加点私货,谁遗臭万年还真不一定。”
“就比如您家朱棣”。
听到突如其来的话,朱棣眼神有些呆滞的抬起头,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我难道遗臭万年?
也想到此种情况,朱元璋看向朱棣的眼神都有些阴沉,“咱家老四难道遗臭万年了?”
刘浩赶紧摆手,这父子俩可真会联想,“没有没有,朱棣登基后干得不错,从某些方面说比您这个开国皇帝干得还要好,在历史四百多位皇帝中,在我看来排进前十应该没什么问题。”
就连徐达和蓝玉都有些吃惊,你说谁?就这个混小子?
“朱棣攻入南京后,本来想重用建文三傻中的方孝孺,虽然这人没啥本事,但毕竟要安天下士人之心。”
“嗯”朱元璋点头肯定。
“可方孝孺誓死不从”刘浩嘴角歪向一边,“这方孝孺科举都不中,也不知道如何被评价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你们要知道他是保举制的产物,上位后肯定也会上行下效。
见其不从,朱棣大怒之下诛杀方孝孺满门及其保举的士子。
一百多年后,祝枝山在其《枝山野记》中记载:文皇既即位,问广孝谁可草诏。
广孝以方对,遂召之。
数往返,方竟不行,乃强持之入,方被斩衰行哭。
既至,令视草,大号詈,不从。
强使搦管,掷去,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
上怒曰:‘吾夷尔十族!’”
“嗯,于是朱棣诛方孝孺十族之事开始出现。”刘浩竖起大拇指:“这祝枝山莫不是也能穿越吧,这说的有鼻子有眼,不知道的真以为他就在现场呢。”
朱棣还有些蠢萌的脸上杀意弥漫,好好好,回去之后就立下祖训,燕王一脉所属全都记住这个名字,‘诛十族’是吧,不介意把这件事变成现实。
“朱大叔,您应该很明白王朝肯定不能千秋万代,与其让这群文人和后面王朝来写,不如你们自己写史书。你要知道满清编写《明史》用了将近一百年,其中什么猫腻您也应该猜的到。”
“如果准备如此,那就不要去刻意隐藏,这不仅能规范行为,春秋笔法什么的最好不要,毕竟正史不一定保真,但野史一定野。”
说话间,刘浩打开一段保存的视频,里面是两个卡通小人。
“司马昭:写,皇帝死于风寒。
史官1号:昭当街弑君,万世唾弃。
司马昭;给我改了,改成皇帝死于风寒,不然杀你全家。
史官1号:我可是史官,记录历史是我的职责,一字不改。
司马昭:好,那我就成全你。”
画面一转,王朝变迁。
“一人整理文献时开口读到:司马昭当街欲行龙阳之好,帝不从,昭强之,故帝当街崩裂而亡............”
大殿中除了手机传出的结束音,再无其他声响。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