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母又让她尝了鸡蛋豆腐,“你尝尝这个鸡蛋豆腐。”
张蔓月将鸡蛋豆腐拿出来,用手轻轻一捏,放开的时候还会反弹。
味道也不错,嫩嫩滑滑的,还有鸡蛋的清香,却没有鸡蛋的腥味。
舌头轻轻一抿,豆腐就能化开,满嘴都是蛋香。
“娘,这鸡蛋豆腐也不错。”
“是吧,我也觉得挺好吃。
我晚上就泡豆子,明天让你爹他们拿出去卖。”
“娘,你们打算把这叫做什么?”
“不就叫鸡蛋豆腐吗?”
“这名字不好听,以后就叫玉子豆腐。”
张母重复了一遍,满眼的欢喜,“这个名字好。”
要是叫鸡蛋豆腐,别人一听就知道这豆腐是用鸡蛋做出的。
玉子豆腐这名字一听就很高档,富贵老爷们肯定更喜欢这个名字。
“行,以后就叫玉子豆腐。”
张母着急回去,让张蔓月找来碗把豆腐装上,就要回家去忙活了。
张蔓月把篮子拎过来,这大半篮子的豆腐,她们一顿不知道能不能吃完呢。
她把篮子清空了,往篮子里装上大半锅的鸡蛋糕。
“娘,这是我刚做的鸡蛋糕,你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这年头糕点多贵呀,就算是自己做的,白面贵,糖也贵呀。
张母:“不成不成,糕点我就不拿了,你们自己留着吃。”
“我做好了打算拿去卖的,你试吃一块,给我提意见。”
张母往旁边看了一眼,“亲家母呢,你让她吃,我就不吃了。”
“她出去干活了,还没回来呢。
娘,你快吃,我还要收集你们的意见呢。”
“那我尝尝。”
鸡蛋糕很柔软绵密,有一股淡淡的蛋香味,口感十分独特。
她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绵软的面点,跟她以前吃过的东西都不一样。
“这是你自己做的?”
“对呀,味道怎么样?”
张母狐疑地看着她。
她闺女几斤几两她还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能干了。
要不是听说她闺女被泼了黑狗血,这会儿都安然无恙,她都怀疑她闺女被什么脏东西附身了。
“我从来没吃过这样好吃的糕点,这也是书上有的?”
“是,那叫食谱。”
食谱?这个名儿取得可真好,一听就知道写的是做菜的。
怪不得她闺女这么厉害呢,原来是有了这么厉害的书。
张母眼睛斜向李大伯他们的房子,“他们还有没有欺负你?”
“没有,他们不敢欺负我了。”
张母看见院中围起一道木栅栏,问道:“这围墙是你们做的?”
“我哪有那闲工夫,是大堂哥他们围上的。”
“围上也好,往后少往来,这些人不是什么好东西。”
“娘,家里还有不少鱼,太小了,我没法卖出去,我给你拿一点,你拿回家吃。”
东西卖不出去,拿回家去吃也行,张母便没有拒绝。
看见张蔓月进了厨房,她也跟着进去,看见李青禾守在灶台边上。
“小禾,你这是干啥呢?”
小禾仰起小脑袋瓜子,咧着嘴朝她笑,“大姨,我在看火。”
张蔓月解释道:“我还蒸着鸡蛋糕,让她帮忙看火呢。”
“多好的孩子,真懂事。”
张蔓月去拿了一个小篮子,捞了鱼放在篮子里给她。
张母这才看见她把鱼放在一个缸里,看来她打的鱼真是不少。
旁边还放着一个盆,里边养着些小河虾,大的有手指头那么粗了。
“这虾倒挺大个。”
张蔓月笑着说道:“是呀,个头还行,养了好几天,到现在还活蹦乱跳的。”
“这够你们吃一顿的了。”
她一晃眼,看见张蔓月已经给她捞了半篮子的鱼。
那些鱼的个头是不大,差不多三根手指那么大,小的也就两根手指大。
可个头再小也那是肉呀。
“够了够了,这么多够吃的了。”
那些鱼活力满满,被装在篮子里,还不停挣扎。
张母接过篮子,“过两天我得空了,再把篮子给你送过来。”
“娘,你们不是要去镇上卖豆腐吗,到时候把篮子给我就成了。”
“那也成,时候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张母逗李青禾,“小禾,大姨回去了,你要不要送送大姨?”
李青禾纠结地看着灶里的火,“可我还要看火。”
张母真被她逗笑了,“真是个乖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帮家里忙了。
行,那大姨就不用你送了,你好好看着火,我走了。”
“娘,我就不送你了,你路上小心点。”
“送啥呀,你有活儿干就先忙着,我走了。”
张母走出门去的时候,刚好在门口遇上了李母和李清玉。
两个人都背着背篓,里边装着满满的蕨菜根,累得满头是汗。
李母看见张母亲有些惊讶,“亲家母来了,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再多坐会儿。”
“不坐了,我过来给月月送点豆腐,这就要回去了。”
她特意跟李母点明自己是过来送豆腐的。
自个儿拿了俩篮子回去,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里头装了东西。
她得解释清楚,省得李母误以为张蔓月贴补娘家,生出嫌隙来,那可就不好了。
虽然李母的性子软,心地好,但哪个做婆婆的,会喜欢儿媳妇贴补娘家。
尤其是她们家自己还困难。
“还是亲家母心疼月月,这大热天的还特意跑这么一趟,实在太辛苦了。”
“这有啥,豆腐也不值啥钱。
我就送了半篮子豆腐,月月给了我半篮子的鱼,还有这鸡蛋糕,我还占了你们便宜呢。”
“心意才是最难得的,你挂念月月,大热天的走这大老远送东西过来,这是多重的情义,可不是这点小东西比不上的。”
张母听她说话带着喘,汗也一直没停过,说道:“这天太热了,你赶紧进屋歇歇吧,有什么话咱们下回再说。”
“行,那你慢点走,路上小心。”
李母看着她走远,正准备进屋,一个邻居大娘走出来,笑着跟她打招呼,“干活回来了?”
“回来了,蔡大姐。”
“刚刚那是月月她娘吧?”
“是,那就是亲家母。”
“我看她拎着篮子,拿了不少东西吧。
你们家儿媳妇可真大方,回回不让亲家空手回去,真是有面子。”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不对劲呢。
她是在挑拨吧。
故意在自己面前告小状,说月月趁着自己不在,偷摸给亲家母拿东西回娘家。
若是别的婆婆听到这话,可不得生气。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