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平定后的金陵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赵恒却并未有丝毫松懈。他每日在书房中研读西北战报,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记录着西域诸国的动向。赵啖则亲自督练新军,每日在演武场上挥汗如雨。
这日,一封加急战报打破了短暂的平静。西域乌孙国联合月氏,以“为北凉复仇“为名,集结十万大军,直逼大赵西北边境。消息传来,朝堂震动。
“乌孙与月氏向来与我大秦交好,怎会突然发难?“皇帝赵启眉头紧锁,看着手中的战报,眼中满是忧虑。
赵恒上前一步,沉声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定与五皇子余党有关。他们不甘心失败,极有可能暗中勾结西域势力,意图卷土重来。“
赵啖握紧拳头,怒声道:“这些贼子,真是阴魂不散!陛下,让我和二哥带兵出征,定将他们打得屁滚尿流!“
皇帝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好!朕封德亲王为镇西大元帅,武亲王为副帅,统领二十万大军,即刻出征!“
三日后,金陵城外,大军整装待发。赵恒身披银色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是旌旗蔽日的大秦铁骑。赵啖则手持玄铁重枪,立于阵前,虎目圆睁,威风凛凛。
“此次出征,我们不仅要击退外敌,更要彻底铲除五皇子余党!“赵恒的声音响彻云霄,“将士们,随我一起,保家卫国,扬我大秦之威!“
“保家卫国!扬我大赵之威!“二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震天地。
大军一路西行,很快便抵达了西北边境。此时,乌孙与月氏的联军已在玉门关外扎下营寨。赵恒登上城楼,远远望去,只见敌营连绵数里,旌旗如林。
“二哥,敌军势大,我们该如何应对?“赵啖问道。
赵恒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山谷:“此处名为黑风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将敌军引入谷中,再利用地形优势,将其一举歼灭。“
赵啖咧嘴笑道:“好主意!我这就去布置!“
次日清晨,赵啖率领五千骑兵前去挑战。乌孙国主将蔑笑一声,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出击。赵啖佯装不敌,且战且退,将敌军引入黑风谷。
当乌孙骑兵进入谷中时,突然一声梆子响,箭矢如雨点般从两侧山壁射下。与此同时,谷口被巨石堵住,退路被断。乌孙主将这才惊觉中计,但为时已晚。
“杀!“赵啖大喝一声,率领骑兵回头杀来。赵恒也亲自率军从后方包抄,将敌军死死围困在谷中。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乌孙与月氏的联军死伤惨重,主将被赵啖一枪刺死。残余敌军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投降。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战事已了时,一封密信却送到了赵恒手中。信中揭露,在西北军中,竟有五皇子的旧部,他们暗中与敌军勾结,企图里应外合。
赵恒看完信后,眼神冰冷如霜。他立即召集心腹将领,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当夜,一场针对内奸的行动悄然展开......
在昏暗的营帐中,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在密谋。“明日大军开拔时,我们按计划行事......“话未说完,营帐突然被掀开,赵啖手持重枪大步而入。
“狗贼们,你们的死期到了!“随着一声怒吼,赵啖挥枪刺出。片刻之间,这些内奸便被全部剿灭。
解决了内忧外患,赵恒开始着手整顿西北军务。他重新部署防线,加强边境巡逻,同时安抚当地百姓,恢复生产。赵啖则负责训练新军,将投降的西域士兵编入其中,加以改造。
几个月后,西北边境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士气高昂。当捷报传回金陵时,皇帝赵启大喜,亲自下诏褒奖。
然而,赵恒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西域诸国野心勃勃,五皇子余党仍在暗处蠢蠢欲动。他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落日,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只要他还在一日,就绝不会让大秦的疆土受到半点侵犯。
而赵啖,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兄弟二人,将继续并肩作战,守护这万里山河......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