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杨升的心病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到了公元 196 年的 3 月。

此时,大地逐渐褪去冬日的严寒,春天的气息悄然而至,天气开始渐渐转暖。

在洛阳城及其周边地区,得益于杨升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一项令人瞩目的变革正在迅速展开。

仅仅用了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电灯这种新奇而实用的发明已然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原本位于洛阳城北的发电厂起初设计就安装有四台装机。

但如今只需满发其中的两台便能满足全城和周围居民的用电需求,甚至还用不完。

不过,早就深谋远虑的他为什么要多预留两台呢?

原因很简单,他深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种类的电器涌现出来。

所以,他早早地便开始未雨绸缪,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各类电器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自从那天从承天门归来之后,电灯的成功虽然是必然的。

但让他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与激情。

他马不停蹄地将自己积攒许久的积分全部投入使用,并一口气完成了所有的抽奖活动。

如今在洛阳城的周边如雨后春笋般新建起了好几家规模宏大的电器工厂。

这些工厂现在已经基本完工,就准备下一步的投入生产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杨升独具慧眼地大量收购了足够数量的铜钱,这使得他们拥有了充足的铜材料来制造电线以及其他电器所需的零部件。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够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得以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辽州、并州、幽州等地,发电场的选址与建设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鉴于杨昭之前在洛阳成功推动发电事业所积累下的宝贵经验,此次这几州的发电场项目均交由他全权负责。

相信在杨昭的引领下,这些地方的电力供应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篇章。

这天,时间来到了四月份。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

杨升正在将军府内处理着今天的政务。

随着他底盘越来越大,每天要处理的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好在,许多事情都是只需要他知道一声而已。

真正需要他做决策的并不多。

就在他刚刚将今日堆积如山的政务处理完毕,正欲起身出门透透气、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时,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只见贾诩快步走了进来,手中还握着一封电报。

一见到贾诩到来,原本已站起身来的他又缓缓坐下,目光落在了贾诩身上。

贾诩快步走进屋内后,二话不说先将那封电报恭恭敬敬地递到了杨升面前。

而杨升也从他手中接过电报,低头看了起来。

此时的贾诩站在下方,微微躬身拱手说道:“主公!这是李儒发来的急电,信上说他已然精心挑选并且严格训练出了整整一万名精锐士卒。

目前他和这些士兵皆已整装待发,可随时听从您的调遣与指挥!”

听到这个消息,杨升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很快便恢复平静。

他快速浏览完手中的电报内容后,轻轻将其放在一旁的桌案上,然后伸出右手食指开始有节奏地敲击起桌面来。

一时间,房间内除了那清脆的敲击声外再无其他声响,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就这样过了许久,杨升终于打破沉默开口道:“既然情况如此,文和啊,此次恐怕得劳烦你亲自跑一趟李儒的大营了。

去到那里之后,你务必当面转达我的命令给李儒。

告诉他今天晚间悄悄行动,武器、装备什么都不用来,一切轻装简行!

至于行程方面,我自会提前安排好火车,确保他们能够一路畅通无阻地直接抵达辽州。

此外,我也会及时通知辽州钟繇和海军那头,让于禁和毛玠负责护送他们这批人马安全到达目的地。

不过嘛……

虽然这次任务艰巨且,但时间紧迫,我最多只能给他三年时间。

我希望他能完美的执行我之前给他交代的任务!”

听完这番话,贾诩虽然不知道杨升要让李儒去干什么,还要三年的时间。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谨遵主公之命!属下这就动身前往大营传达指令。”

说罢,再次拱手行礼后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了门外。

杨升看着贾诩远去的背影,沉思了一下。

随后对着外面大喝道:“来人!”

唰!

今天负责他安全工作的典韦大步走了进来。

对着杨升拱手道:“主公!”

“你去把王毓给我请来,我有要事找他!”

“诺!”

看着典韦远去的背影,杨升眼中的杀意一闪而逝。

喃喃的说道:“希望我现在做的一切,能告祭先辈们的在天之灵吧!”

呼!

随后回过神来,他又深呼了口气。

毕竟自从他接到钟繇的电报,于禁他们发现这三座岛屿后。

那里就成了他的心病,现在这块心病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他割掉。

这让他彻底的松了口气。

洛阳城东那座气势恢宏、营帐林立的大营之中。

近四十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每天训练的喊杀声都能响彻整个洛阳。

一个位于最北边,最不起眼的一个营地内。

李儒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凝视着贾诩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的背影。

他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回忆之中,思绪飘回到了自己初次于长安与杨升相见的那一刻。

虽然时间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但那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

李儒清楚记得当他看到杨升时,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因为在他眼中,那个被众人视为国贼董卓爪牙的李儒,也就是他。

竟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既未被打入大牢,更没有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处以极刑。

相反,杨升对待他的态度犹如对待尊贵的宾客一般,可谓是礼遇有加。

而且他对他的家眷以及董卓的家人都没有问责,也没有打入大牢。

反而是秘密的把他们隐藏了起来,甚至还帮董卓收敛了尸体。

对于投降的董卓一系将领也没有问责。

面对这一桩桩令人费解的事,李儒按捺不住内心的疑问。

三国之杨家天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