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槠叶传奇

立冬后的祁山像被揉碎的琥珀,槠树林的老叶在风中翻卷,赭红色的叶背映着斜照,竟比枫叶多了份沉厚。陆九渊踩着腐叶铺就的山径,鞋尖碾碎熟透的槠果,壳内的淀粉气息混着潮湿的土腥,忽然想起茶农老周头的话:“咱祁红的魂,藏在槠树与茶树的根须里。”

槠树林深处,茶农们正在采收最后一茬秋茶。槠叶种茶树矮壮如墩,叶片比寻常茶树宽半指,叶面蜡质层在阳光下泛着青釉般的光,叶脉间凝着细小的槠树绒毛——那是秋日槠花飘落时,被叶片悄悄收进的礼物。老周头蹲在树下,指尖捏住叶尖轻轻一提,整枚茶叶便带着芽苞落下,梗部竟沾着丁点槠树皮的碎屑:“陆先生您看,这茶树喝着槠树腐叶泡的‘土茶’,吸着槠果落地的淀粉,连茶香里都藏着槠木的甜。”

陆九渊接过茶叶,放在掌心细嗅。青气中果然混着熟栗子般的甘香,像把整个秋天的阳光都酿进了叶肉。他忽然注意到茶树根部覆盖着半尺厚的槠叶,腐叶间窜着白色的菌丝,正将槠树的养分缓缓输送到茶树根须:“原来槠树落叶不是凋零,是给茶树织了床暖被。”说着扒开腐叶,只见褐色的须根上缠着槠树的细根,宛如老友相握的手掌。

“老辈人说,光绪年间闹旱灾,”老周头敲开随身携带的竹筒,倒出槠叶种制成的老茶,“别的茶树都枯了,唯有长在槠树下的槠叶种活了下来——槠树把岩缝里的水让给茶树,茶树把春天的嫩芽献给槠树。”茶汤入盏时,琥珀色的液体竟泛着槠木家具的沉香,细品还有股子烤板栗的甜润,在渐凉的山风中显得格外暖人。

沈青禾抱着画夹蹲在槠树旁,笔尖在纸上勾勒槠叶与茶叶的共生图:槠树虬曲的枝干如伞盖,下方的茶树叶片舒展如手掌,接住飘落的槠花。她忽然发现槠果的三棱形外壳,竟与祁红茶叶的蜷曲形态暗合,心中一动,指尖在画角添了个槠果形状的茶罐,罐身刻着槠树与茶树交缠的纹路。

“若把槠叶种的故事印在茶标上,”她指着画稿对老周头说,“再把茶罐做成槠果模样,让城里的茶客知道,这红茶的甜是槠树攒了一冬的暖。”老周头粗糙的手掌抚过画纸,指甲缝里的茶渍恰好落在槠树的年轮处:“早年茶商只道祁红‘甜似蜜糖’,却不知这甜是槠树落叶、茶树生根,彼此帮衬着熬出来的。”

午间在茶寮歇息,陆九渊看见墙角堆着被弃的槠叶种茶枝。老周头说,近年来为追求产量,许多茶农改种高产良种,槠叶种茶园已缩到不足百亩。他拾起一根带槠树绒毛的枝条,忽然想起在武夷山见过的老枞水仙,在凤凰山护过的藤枝茶树——原来每一种古老茶种,都是天地与茶农共同写下的情书。

“得给槠叶种立个碑。”他对沈青禾说,目光落在寮外那株百年槠树上,树腰挂着的祈福红绸已褪成浅粉,却仍系着茶农们的期盼,“就像槠树用落叶护着茶树,我们得用些法子,让老茶种护着祁山的魂。”

暮色漫进槠树林时,沈青禾的文创设计初具雏形:茶包袋印着槠叶与茶叶的共生图案,茶罐采用槠果的天然棱形,连包装纸都带着槠树皮的纹理。老周头看着画稿,浑浊的老眼忽然亮起来:“当年我爷爷在槠树下采茶,说每片槠叶都是茶树的护身符,如今这护身符,总算要让更多人看见了。”

是夜,陆九渊梦见自己化作槠树下的一片茶叶,感受着槠树落叶的轻抚,吸收着槠果落地的养分。当他在沸水中舒展时,看见无数槠树的年轮在茶汤里旋转,最终聚成“槠叶传奇”四字——那是自然与茶人共同书写的,关于共生与坚守的传奇。

从此,祁山的槠树林里多了些新景致:槠果形状的茶罐在茶寮闪光,印着槠叶图案的茶旗在山风里招展,而槠叶种茶园的腐叶堆上,新立的木牌写着:“槠树护茶,茶报槠恩,祁红之甜,天地共酿。”每当有茶客接过沈青禾设计的茶罐,便能听见老周头讲起槠叶种的故事,指尖触到罐身的棱纹,就像触到了祁山的年轮,触到了时光里攒下的,那抹温暖的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