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
依然还是在地下空间的第二层,骆铭铨私人空间的那个大厅。
施宗义和杜心悦以及骆铭铨三个人又坐在了大厅里面商议事情,现在骆铭铨已经把1386份心理健康的测试答卷全部分析完毕了。
之所以是1386份答卷,是因为忠义武馆的核心五人组并没有参与测试,然后就是骆铭铨也没有参与测试,所以答卷的数目比武馆的总人数就少了六个。
这一次的心理测试工作可以说是开展得非常彻底和全面的,因为就连老蔡头都参与了测试,几乎就已经做到了整个忠义武馆的人员无一遗漏的程度。
而这一千多份的答卷经过了骆铭铨的一番细致而专业的审查之后,最终一共发现了一百零八份含有可堪质疑的细节因素的答卷。
施宗义和杜心悦一听到竟然有这么多的答卷存在问题,不由得就有点儿紧张起来了——难道忠义武馆建立才三年多的时间就已经百孔千疮了吗?
一起接过了这厚厚的一百零八份疑似奸细的答卷,仔细的翻看了一会儿之后施宗义和杜心悦就忍不住的相视一笑。
因为在这一百零八份答卷里面,杀部的小伙伴们几乎是个个都上了榜,很显然他们不可能全部都是奸细。
这样的话就是属于另外的一种可能了:忠义武馆有一部分的小伙伴的心理健康方面确实是出了一点儿问题。
不过施宗义还是会亲自对这一百零八份答卷上面的名字或者身份牌编号所对应的人员进行一次仔细的核查确认。
施宗义核查确认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就是用《移魂**》的精神魅惑技能稍微的施展一部分类似催眠的效果就可以,他能够在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之中就完成核查行动。
那么在没有完成核查确认之前,这一百零八份答卷所对应的人员就暂时还不能够入选暗部了。
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全员大排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讨论一下暗部的具体组建计划。
这个方面骆铭铨是三人之中最专业的,所以施宗义就请他第一个发言。
骆铭铨对于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事情也是当仁不让,直接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我认为咱们武馆的情报工作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暗部,而是可以进行更加全面和广阔的延伸,所以我个人对于忠义武馆情报工作的设想就是四个字:天罗地网。”
“天罗地网?”x2
施宗义和杜心悦有点儿听不明白这个“天罗地网”具体是指的什么东西。
好在骆铭铨马上就进一步的做出了解释。
“打个比方:咱们都见到过蜘蛛网,蜘蛛只要编织好了一张大网,就可以静坐网中等待着收获猎物了,而不用四处奔忙。”
“咱们武馆的情报工作也可以学习这种原理,很多的时候对于情报并不是非得通过种种手段去偷窃或者抢夺,反而更多的时候许多的情报都是在不经意间很轻松的就获得了。”
“而其中的关键就是需要提前编织好一个比较周密而覆盖面又极广的情报网,只要通过一番努力把这张大网编织成功了,之后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收获到各种各样的情报了……”
经过骆铭铨的一番细致的说明之后,施宗义和杜心悦终于大致明白了他的计划。
骆铭铨的计划分为天罗和地网。
天罗方面,其实忠义武馆这边根本就不用花费一丝一毫,也不需要动用什么人手,因为施宗义与邓云的密切关系,施宗义可以直接通过锦衣卫获得许多重要的情报。
相当于就是直接借用了锦衣卫这么多年以来在全国各地布设的情报网——这就是忠义武馆情报体系中的“天罗”。
而“地网”方面就需要忠义武馆自己实实在在的去一点一滴的建立了。
不过在骆铭铨的计划之中,也并不是傻傻的派遣人手跑到全国各地去修房子建立情报点,然后以点带线,以线成网。
那样做的话建立起来的情报网肯定是非常方便和周到的,但是花费的人力物力也会非常巨大,尤其是需要的时间会很漫长。
所以那种做法只是一种最笨的办法,而像骆铭铨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不会采用笨办法做事。
正所谓:做人要懂得借力,善用别人之力以增己力,才能事半功倍,借力使力不费力。
所以骆铭铨也早已经为忠义武馆情报网的创建工作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力平台——青楼。
按照骆铭铨的思路,只要忠义武馆在整个明国各个地方的青楼里面发展出一些“暗中兼职的情报线人”,那么情报体系的“地网”也就可以算作是基本上搭建成功了。
骆铭铨以前就是负责处理情报工作的,所以对于发展线人建立地网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熟悉,这个计划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非常的浪费银子。
而目前的忠义武馆真的不缺银子,无论是那些正在不断售卖变现的义军宝藏,还是肥皂工厂、香水工坊、玻璃工厂以及水泥工厂等等都正在大量的赚取着银两。
而且现在就连佣兵公会也已经开始盈利了,不久之后施宗义还会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去进行实战训练——去剿灭各种土匪、山贼以及水匪,到时候肯定又会搜刮到许许多多金银财宝。
及至后面施宗义可能还会去打海盗以及探寻深海宝藏,去劫掠鞑子或者倭寇,那个时候缴获的物资和财宝肯定还会更多,所以施宗义对于情报体系的花费方面并没有做任何的限制。
按照骆铭铨的统计数据,目前整个明国的青楼数目已经超过了两万个,而忠义武馆也不用每个青楼都发展线人。
可以通盘考虑一下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各种因素,然后再酌情挑选出一些比较合适的青楼作为忠义武馆的“情报据点”。
平均下来大约就是每个县城发展两个至五个青楼作为忠义武馆的情报据点就可以了。
然后在每一个情报据点里面,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发展两个至五个线人用来收集各种情报。
每个据点的线人不用太多,但是至少也要有两个。
一来可以让两个线人互相配合掩护,以便于更高效的获取情报。
二来安排多一点的线人也可以把情报互相印证,以提高情报的准确率。
三来作为情报线人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多几个自己人互相照顾和支持的话,有利于线人们的稳定性。
然后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城市还可以酌情多发展几个据点,比如一些省会城市等等。
这样子估算一下大约在整个明国可以发展3000个左右忠义武馆的情报据点,而线人的数目大约就是6000-9000人左右。
然后这些线人在平时都是需要花费一些银两去维护的,如果获取到了有价值的情报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
再加上传递情报的花费,以及暗部人员的内部经费预算等等,天罗地网计划每一年的开支保守估计都是在五十万两银子以上。
不过施宗义发展情报网络的一个最大的出发点,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早点儿把那些藏头露尾神神秘秘的黑衣人给找出来。
转眼之间施家庄血案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然而锦衣卫那边对于那些犯下血案的黑衣人的侦查情况依然还是没有多少进展。
所以施宗义感觉,可能到了最后还是得靠自己来找出那些黑衣人。
因为那些黑衣人很可能是专门针对锦衣卫的办案风格提前做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规避措施,从而导致锦衣卫那边很难找出黑衣人的踪迹。
毕竟锦衣卫成立已经有这么多年了,他们的做事套路和办案风格基本上也已经被许多人摸清楚了。
然而施家庄的深仇大恨终究还是必须得有一个交待的,而且那些黑衣人不死光光,施宗义自己心里面也不会安生。
现在既然骆铭铨已经制定出了这么庞大而全面的情报计划,施宗义自然也就会不计代价的支持骆铭铨把这个计划付诸实施。
其实只要忠义武馆情报体系发展的线人达到了1000人以上的时候,收集到的情报就已经会开始变得比较的全面了。
后续的工作就是注意去维护好这个情报网络,以及不断地收获和处理各种情报,或者还可以把地网进一步进行拓展与完善。
这就是天罗地网计划。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