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队伍直接来到一个院子里面。
这里就是梁婶的家了。
这个院子倒是挺宽敞的,土墙围起来的面积大约就有两亩多了,土墙的外面还有一大片菜地。
院子里面分布着两处房子,加起来一共有十来间比较陈旧的大大小小的土坯房子,目前一共生活着五口人。
之前施宗义也问过一次梁婶家里面的事情,但是当时梁婶并没有细说所以施宗义后来也就没有再问了。
今天来这里的路上梁婶才说起了一些情况。
原来梁婶是从外地逃荒到了这个陶家村嫁给了一个老实憨厚的男人,然后就安心在这里落脚过日子了。
她的丈夫心地善良待她极好,结婚不久之后他们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的和和美美。
可惜七年前梁婶的丈夫上山打猎不幸死在了深山里面,之后梁婶带着四岁多的女儿日子过得就比较艰难了。
梁婶因为是外地来的对于陶家村这边的一些事情有些不太适应,所以她六年前就到了华山派去做帮工。
而她的女儿就支付了一些费用托付给了一个好心肠的邻居帮忙照顾着,她每年也都会回来看望几次。
她的那个好心的邻居也是住在这个院子里面,叫做陶大树,是梁婶的丈夫的堂兄弟。
陶大树家两口子因为只有一个儿子,本来就很想要有一个女儿,所以也挺愿意帮梁婶照顾一下孩子。
陶大树的儿子叫做陶大牛,今年十二岁。
梁婶的女儿叫做陶小花,今年十一岁。
就是这样的一个朴实无华的情况。
因为施宗义他们的马车队伍进入村子的时候动静比较大,这个时候院子门口也来了许多村民正在围观。
过了没多久村长也听到消息赶了过来,陶家村的村长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大爷,头发胡子都是半青半白。
施宗义今天来到陶家村还特意带上了五车的年货当然不止是送给梁婶一家的。
他这次来也算是给梁婶站台来了,今天的事情过去之后相信梁婶在这个村子里面生活可以过的很硬气了。
因为施宗义预备表明自己是华山派弟子的身份,并且会公布自己已经认了梁婶为干妈,还会把年货分给陶家村的村民一部分。
等会儿给村民们分发这些年货也正好需要村长的协助,所以施宗义见到村长来了也就直接上前去搭话。
施宗义上来直接就喊村长陶大爷。
“陶大爷您好!我是华山派的弟子施宗义,我也是梁婶的干儿子,我这次是跟着干妈一起来陶家村这边看看。”
“现在咱们陶家村一共是多少人?今天我顺路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儿年货,等会儿还要麻烦您安排人手来分发一下。”
村长陶大爷看到出来搭话的人居然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感到有点儿诧异,不过一听说是华山弟子就释然了。
毕竟华山派在华阴县境内还是排面最大的势力。
“这位施少侠,我们陶家村现在一共是318口人……”
一番友好的交流之后,施宗义分了四个马车的年货给其他村民,梁婶家里面留下了一个马车的货物。
分发年货的地点就是梁婶家的院子,因为施宗义必须让村民们全都清楚明白的知道今天的年货福利是梁婶带来的。
看着村民们在院子里面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分发年货,施宗义就独自走出来院子外面随意转转。
转了一阵之后施宗义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事情,就是陶家村的左边有一大片满是乱石的荒地。
施宗义依稀记得之前来的路上还没有过那个石桥的时候,河对面那边附近也是有一大片的乱石滩。
难怪这个陶家村不怎么富裕,因为这个地方分布着许多的乱石荒地,极大的压缩了可耕种的土地面积。
导致这里的村民们分到的可耕种田地不太多,往往需要搞一些副业来帮补家用。
梁婶的丈夫极有可能也是因为上山打猎补贴家用而出了意外。
施宗义逛了一圈回到梁婶院子里面的时候村民们已经全都散了,带来的年货也已经顺利的分发完毕。
来的时候那五辆马车也只留下了一辆空马车,其他的马车和伙计们已经先回去车行了。
经过这次的事情村民们也已经记住了梁婶的好,并且知道了梁婶在华山派有一个首席弟子身份的干儿子作为大靠山。
以后梁婶一家在村子里面的生活想必也会好过一些。
施宗义和杜心悦以及韩雪茹、邓勇贵在梁婶家里吃了一个午饭,陶大树一家三口也过来梁婶家一起吃。
施宗义吃过饭就准备回忠义武馆了,梁婶则会留在家里面过了年之后再上华山。
在离开陶家村之前施宗义给了梁婶一个五百两银子的红包,给了陶大树一个一百两银子的红包。施宗义还说了一个事情:年后可以让陶小花到华山上去生活。
或者也可以到忠义武馆那边去生活,因为施宗义发现这短短的半天时间下来,韩雪茹和陶小花两个人居然已经玩到一块儿了。
既然她们两个小伙伴能够相处的这么融洽,那陶小花如果到忠义武馆那边生活的话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不定陶小花还可以加入暗部呢,既然她是梁婶的女儿,那妥妥的就是自己人了,只要她自己愿意就随时都可以加入暗部。
施宗义把忠义武馆的情况大概的和梁婶说了一下,反正过年期间也有十来天的假期,梁婶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考虑。
然后施宗义和杜心悦、韩雪茹以及邓勇贵四人就乘坐特意留下的那个马车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施宗义特意让邓勇贵把马车的速度控制的慢一点。
一路上施宗义都是站在马车上仔细的观察着道路两边的地形地貌。
因为施宗义觉得,陶家村这个地方其实非常不错。
前面的那条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隔离带,让山脚下的这一大片地域显得自成一格。
陶家村左边的这一片乱石荒地虽然不利于耕种,但是在施宗义的眼里也自有它适合的用处——施宗义预备把那片荒地买下来用来建设忠义武馆的第一个基地!
因为施宗义觉得昆仑山那个设想中的基地建设可能会是太久以后的事情了,想要建成那样的基地真的不是短时间能够办到的事情。
所以现在施宗义决定稍微的转变一下自己的思路——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立一个小一点的基地先用着。
至于昆仑山的那个秘密基地就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去开始建设,毕竟,凡事不能太过于强求。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而且那一大片的荒地面积非常大,建立一个普通的基地大约只需要用到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积。
所以今后再有什么新的工厂创立的话也可以建到荒地那边去了,如果有必要甚至还可以建立一个水泥厂。
因为施宗义发现那些满地堆放的乱石就是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的一个重要原料。
在陶家村河对面的那个河滩边上有一片更大的乱石滩也有很多的石头,不过施宗义觉得自己也用不了那么多所以就没太在意了。
回到忠义武馆之后施宗义就联系了邓云。
请他专门派了一个锦衣卫的人员陪着杜心悦去帮忙一起办理一下买下那片荒地的手续。
有了锦衣卫亲自出面,整个买地流程的办事效率就是最高的,仅仅是第三天施宗义就拿到了一张地契。
施宗义也非常爽快的直接支付了一百两银子的报酬给那位帮忙买地跑前跑后的锦衣卫兄弟。
施宗义展开地契,只见上面画着简易的草图标明了荒地的位置,并且还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这个地契上面标注的荒地面积有一千六百亩,杜心悦却说只花了八千两银子,施宗义估计这应该算是很低的价格了。
现在既然已经把荒地买下来了,施宗义也就开始筹划基地一号的建设事宜,基本上在年后就可以开始动工。
银子方面武馆钱庄还有十万多两,施宗义还准备把储物空间里面的那些宝箱里面的金银也全部拿出来用掉,足够用很久了。
其他的方面也都没有多少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基地建设的工程量和当初院子的建设规模已经不是一个级别了,需要的人手不是一点点。
面对这种情况施宗义觉得自己可以再变通一下,就是对于一些可以借助外力的事情没有必要都让自己人去做。
而对于人手方面的事情,施宗义觉得找锦衣卫那边探听一下是最合适的。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