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过得飞快。
从姜雪璃赌气赶走墨司曜那一天算起,转眼过了整整三天。
墨司曜说话算话,说滚就滚,这三天一次都没回过落雪院。
王府下人惯会捧高踩低。
前头墨司曜护着姜雪璃,王府上上下下对着她都客客气气,什么东西都紧着送到她院子里。
这段期间墨司曜不见踪影,姜雪璃独守空房,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生活不易,全靠实力。
在王府过日子不如在将军府简单。
起码姜大夫人从不会在饮食起居上苛待她们母女。
王府不一样,他们真不给她吃饭。
墨司曜不在,厨房那边不再送饭过来。
冬雪几次去领饭,不是空手而归就是领回残羹冷炙,别说给点肉了,寥寥几片青菜叶子都是蔫黄的。
姜雪璃爱吃肉,厨房里连肉沫子都舍不得给她整一点,
吃了几天青菜她眼睛都吃绿了。
年关将至,锦城公务繁忙。
墨司渊忙的脚不沾地,一天到晚不见人影,姜雪璃想找他,半夜蹲在昭阳院门口都堵不到人。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冷战归冷战,姜雪璃想和墨司曜服个软,先解决温饱问题,
只是不仅墨司曜不在府里,连墨竹和墨书都没露过面。
两座靠山都都倒了。
姜雪璃是真不愿意惹事。
她好不容易嫁给墨司曜,她不想和墨王府的主子们起冲突。
王府的下人们不可能无缘无故针对她,要给她教训的无非是墨老太妃和墨王妃。
可是她不能不吃肉啊。
墨司曜之前给她添置了满柜子的锦衣华服,还有好几套昂贵的首饰,就是没给她银子。
墨王府的少奶奶总不好抱着衣裳首饰去当铺典当——她前脚去,后脚墨司渊或许就派人把她灭口了。
姜雪璃是真穷。
将军府门风清廉,姜大将军热血仗义,祖上传下来值钱的田产铺子这么些年早就陆陆续续换成银两贴补给埋骨沙场的部下了。
府里从管事的姜老管家到守大门的姜老头,几乎都是战场退下来的老兵伤兵,
一群老弱病残尽可能的自给自足之余,并没什么挣钱的门路。
家里赚钱的几个爷们儿俸禄不高,那点子银两拿来养家糊口,杯水车薪。
一百多张嘴巴等着吃饭,大夫人每天睁开眼都要先去厨房掀开米缸看看今儿能不能揭开锅。
姜雪璃出嫁时,大夫人仓促之下给她凑了几台嫁妆。
嫁妆很少,寥寥几个红木箱子和一顶普普通通的花轿,甚至比锦城许多普通人家还简陋寒酸几分。
但姜雪璃知道,姜家已经倾尽所有的把将军府能拿出来的都给她了。
几个红木箱子里,有将军府仅剩的几个收益不错的铺子的房契,有一座郊外庄子的地契,还有一些宫里赏赐的布料首饰。
最小的那个箱子里装了一小叠银票和一些银锭子。
不多不少,正正好一千两。
锦城天子脚下,支根竹竿扫过去,十个富人九个贵人,区区一千两可能都不够他们买几件衣裳。
姜雪璃知道,这一千两将军府凑得很艰难。
大夫人在内管着一百多人的衣食住行,在外应付着关系庞大的人情往来。
将军府能维持温饱,大夫人已是精打细算,绞尽脑汁。
一千两银子,是将军府一年的开销,是账面能动用的所有流水,
是王姨娘的体己银子,是大将军和几个哥哥妹妹的私房钱,是府中上下从门房到管家,你一个铜板我一个碎银有一个算一个,
是大夫人从自己娘家借了两百两银票凑齐的沉甸甸的一千两。
姜雪璃回门宴那天,就把装钱的小箱子带给王姨娘,交还给大夫人。
她不能要这钱。
将军府本来就过得拮据,拿出这么一大笔银子,她可以想象的到,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府里一天吃两顿,每顿稀饭配咸菜。
她的三个哥哥都还没成亲,她的两个妹妹正是议亲的年纪,她不能自己穿着绫罗绸缎,却让哥哥妹妹每回出去参加宴会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套过时的旧衣服。
姜雪璃不要银票,不要田产铺子,她只留了大将军给她的一座两进小院。
陪嫁的银子送回去了,
王府发月例的日子在每个月月初,
姜雪璃嫁给墨司曜还没满一个月,离她拿月例要等好些天。
衣裳首饰不能典当,一分钱难倒一个英雄汉。
姜雪璃连吃三天冷饭后,怒了。
她寻了件最华丽的衣裳换上,单枪匹马杀到了荣安堂。
荣安堂守门的婆子挨过她的板子,不敢拦她,姜雪璃熟门熟路地进了饭厅。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赶上饭点,安荣堂的婆子丫鬟端着一盆盆热腾腾的饭菜摆在大圆桌上。
好大一张桌子,摆满了锅碗盆碟,有荤有素,有汤有菜,分量都很少,瞧着精致而丰盛。
姜雪璃三天前在王家赏花宴上吃过类似的大餐,她眼都直了,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太特么欺人太甚了!
荣安堂吃饭的就墨老太妃一个主子,她一个老婆子吃得了这么多东西吗!
姜雪璃正值壮年,能吃能喝,她乐于助人,她愿意帮老太妃解决剩菜剩饭!
她瞅着个离墨老太妃最远的位置,半弯下腰福了福:“问祖母安。”
墨老太妃眼角抖了抖,轻轻放下筷子,看向李嬷嬷。
李嬷嬷瞥见门口探头探脑吓得直哆嗦的几个婆子,心下了然。
她凑到墨老太妃耳旁低声说了几句话。
墨老太妃掀起眼皮,扫了姜雪璃一眼:“听说你和曜哥儿最近闹矛盾了?”
姜雪璃直起身子,一屁股坐到凳子上,摆着手:“没有的事,我们感情好着呢。”
墨老太妃冷嗤:“你们感情这么好,曜哥儿怎么宿在外头,几天不见归家?”
家丑不可外扬,老太妃这话说的比较委婉。
身为锦城名人,墨小公子去哪儿不是秘密,
府里想看姜雪璃笑话的人很多,早有仆妇在落雪院门口说“悄悄话”,透露墨司曜这几日都在百花楼。
担心姜雪璃不够生气,有婆子还特意加重语气加大音量,
他们家墨小公子似乎是对圆圆姑娘上了心,送首饰送衣裳送银票,说不得这两日就要把人迎回府里金屋藏娇。
“祖母,这事儿您得问他呀。”姜雪璃一脸无辜,“我一个妇道人家总不好去青楼问他为什么不回来,祖母您帮我问问呗。”
“他不回来肯定是你哪里没做好。”墨老太妃神色淡淡,“你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才进门几天夫君就冷落了你。”
“我反省过了,大概是因为我这人一直讨人嫌,相公不喜欢我很正常。”姜雪璃苦恼地回道。
“我知道我嫁给相公让墨王府遭受了很多笑话,给大家惹了不少麻烦,感谢祖母和母妃没把我赶走,”
“我真挺糟糕的,全身上下找不到什么优点,缺点倒是一大堆。”
“是我不好。”
“相公挺好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没娶到心爱的姑娘娶了我已经很委屈相公了,他想做什么就随他去吧。”
还挺会反省的。
墨老太妃听着有那么点心软。
开口吩咐李嬷嬷,“给她拿一副碗筷。”
姜雪璃登时眼睛一亮,挪着凳子坐到了老太妃身边,挽着她的手臂,亲昵地蹭了蹭:“祖母最好了,阿璃以后会多来陪您吃饭的。”
……墨老太妃想拒绝。
姜雪璃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玉带虾仁放到老太妃的碗里,殷切地说道:“祖母,您吃点虾,这虾看着就新鲜……”
不等李嬷嬷阻止,姜雪璃又接连夹了好几筷子的菜,
她动作快准狠,很快墨老太妃的碗里就冒尖堆了一座小山。
贵人吃饭没有这种吃法,李嬷嬷上前想撤掉盘子。
墨老太妃压了压手,拿起筷子优雅地吃了几口后,她放下筷子,瞟了姜雪璃一眼。
姜雪璃在吞口水。
墨老太妃心底笑了笑,面上冷淡,“不是要吃饭,光看着做什么?”
姜雪璃就等这句话了!
“谢谢祖母。”
她先道谢,然后不客气地夹走了那块她相中许久的东坡肘子。
酱红色的东坡肘子表皮红亮有光泽,肉质软烂,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姜雪璃几天没吃到肉,一口咬下去,幸福地都要哭了。
还是个小孩呢。
表情丰富,脸上藏不住事,还挺生动的。
墨老太妃看她吃得那么香,一向吃的很少的老太太也忍不住多吃了几口。
将军府都是武夫,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姜雪璃边吃边夸着老太妃厨房手艺好,时不时说些她在街头吃过的美食,
少女嗓音娇娇软软,她说话有趣,墨老太妃听得入迷,偶尔问一两句那糖画是什么样子,那驴打滚为啥叫这么奇怪的名儿……
饭厅里一时之间竟颇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
“问小公子安。”
一片整齐的问安,守在门外的婆子丫鬟齐刷刷行礼。
“祖母!”
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须臾之间,一道高瘦的身影从门口跨进饭厅。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