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临时对苏专员

苞米换钢材或者化肥,这对于紧缺粮食的苏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达成的意向。

翌日,李华麟以江省遣苏国访问团的助理翻译身份,成功跟访问团混到了一起。

本以为这些苏国人来了广州,就会一直待在广交会这边,哪也不去。

但罗曼诺夫等几个高管,还是会经常被组委会邀请,甚至地方部门邀请,去参加各种私人会议。

很多场景,李华麟这个身份是参与不进去的,

领导去开会了,访问团的其他成员就有些坐不住了,非要让李华麟带着他们去逛逛本地景点。

尽管李华麟一再表明,自己不是广州本地人,但还是架不住苏国人的撺掇,带着他们逛了逛广东。

当下,苏国和华夏关系还是很微妙的,访问团毕竟是苏国人,走到哪里都扎眼。

这些人一出门就被盯着,走到哪里都被盯着,连带着李华麟也被盯着,就差有鸡蛋和烂菜叶砸过来了...

这就导致苏国人逛了两天,对出去浪的心态淡化了很多,都规规矩矩的缩在宾馆里,该干嘛干嘛。

李华麟的任务是跟访问团的人混熟,毕竟回到北方之后,江省将会长久面对这些老毛子,开展对外业务。

他作为业务科的翻译,首当其冲,还是要跟这些人打交道。

访问团的人不出屋了,他便在宾馆里组织小项目,带着这些人解闷。

从扑克到国际象棋,从跳皮筋到踢口袋,再到末元英雄录的卡牌...

李华麟就像哄小孩一般,把苏国访华团的人哄的眉开眼笑,成功拉近了距离,

忽悠他们用大量的化肥和退役机床,换了江省留作饲料用的苞米棒子…

时光流逝,时间悄然来到了十一月初,距离广交会结束的日子只剩下半个月了。

滨飞的高层终于拍板决定,准备采购St90微型车技术,奈何太迟了。

好在周大宇一直盯着微型车技术,在十月末时就帮着江省农机厂拿下了St90微型车技术,总算没让这项技术花落别家。

眼看着广交会要结束了,苏国访问团收获颇丰,无论是民用的刚需品,还是国用的各种矿材,都在会上得到了大量的置换。

完成了合作任务,那就没必要继续逗留下去了,罗曼诺夫找到了赵振业,提出了想提前回国的想法,得到了赵振业的赞同。

赵振业是江省的领队,广交会还没结束呢,他自然是没空闲护送访问团归国的,

便想让周大宇带着李华麟随行,送访问团离开华夏边境,做好两国之间的交接。

值得一提的是,罗曼诺夫这群人来广州时,边境一直有驻军随行到广州,罗曼诺夫这群人也一直在官方的眼皮子下面活动。

但驻军的职责是监视罗曼诺夫等人的活动,观察他们在华夏时是否僭越,或者遇到危险时才出现,

对于广交会期间的谈判,送行之类的事情,人家一概不管,完全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周大宇作为江省业务科里的英语翻译,又是资深骨干,带队送苏国人回江省边境,身份是够的。

可有St90的技术勾着,他还要与日方沟通,暂时脱不开身,必须要留在广州这边,等双方技术彻底落实之后才能离开。

再一看,江省的其他业务科成员,也各自有自己的任务,都走不开,只有李华麟一个人最闲,而且是闲出屁的那种。

让一个业务科的新人送苏国访问团回边境,李华麟根本不够身份,也没这资格!

哪怕**夫和罗曼诺夫这次带人来华夏参加广交会,并未展露苏国官员的身份,在其他人眼中只是寻常的苏国商人。

当然了,**夫和罗曼诺夫的真实身份,组委会的高层还是知晓的,只是没对外公开,处于保密状态。

保密归保密,毕竟人家身份在那里摆着,现在要回国了,组委会也不敢怠慢。

便想着派出几名身份够格的公务人员,护送访问团的人抵达河市边境,但被罗曼诺夫婉拒了。

罗曼诺夫的态度很明确,李华麟是他们来到广州后,一直陪同的中方翻译,双方相处的很融洽。

在有华夏驻军随行的情况下,沿途护送有李华麟就够了,不需要太张扬,

毕竟他们在外人眼中的身份,只是很普通的“苏国商人”,而非苏国高层官员。

对于罗曼诺夫的婉拒,组委会的高层在和赵振业商议后,便连同江省外贸局联合下了授权书。

临时授权李华麟对苏专员的身份,负责护送苏国人回滨海市,期间的这段行程,全程负责统筹接待。

等苏国人到了滨海市,再由江省外贸局的高级科员或者处级干部带队,将他们护送至河市边境,与边境驻军接洽。

书面授权书下达,是盖着大红章的!

李华麟摇身一变,从江省外贸局的翻译,临时变成了对苏专员,身份一下子就高大上了。

赵振业作为江省领队,考虑的比较细致,虽然现在李华麟已经拜他当师傅,自己这徒弟越优秀,他越高兴,

但男人毕竟心粗,就算李华麟很有业务能力,可同时照顾二三十号人,也容易出纰漏,

如果怠慢了访问团,那可不是小事,很容易造成中苏刚刚破冰的外贸关系,再次降温。

于是便提议让张晓蕊随行陪同,理由是张晓蕊在广交会期间,已能独立承担各种后勤业务,

虽是新人,但业务能力极强,在江省其他后勤人员无法抽身的情况下随行,最合适不过。

赵振业的提议得到了组委会和江省外贸局的赞同,同意张晓蕊为随行后勤人员,负责苏国人归途中的后勤事务。

但张晓蕊一走,她的工作就要落到刘海涛的身上。

这让已经忙到顾不上吃饭的刘海涛,叫苦不迭,看向赵振业的眼中,满是哀怨。

有了官方授权,李华麟就是认可的对苏专员,也有了护送苏国人上路的资格,

至于后续交接,那还要等到了滨海再说。

从授权到安排行程,再到确定返回的车次,多方沟通下,时间又推迟了一个星期,来到了十一月中上旬。

临近返程期,赵振业找到了河市驻军的领队,是一名很坚毅的中年军人,叫叶文涛。

这次广交会,叶文涛带着20名随行驻军,以河市为起点,一直协同护送苏国访问团来到广州,并且监视着他们。

但叶文涛等人平时都不现身的,知道他们存在的,也只有江省外贸局的几人和组委会的高层。

赵振业将上级的安排跟叶文涛说了,并且希望叶文涛能配合李华麟的工作,得到了后者的应允。

时间来到11月10日,这一天是苏国访华团归程的日子,组委会特意给他们单独安排了一趟专列。

这专列包括强劲的火车头,两节用于乘坐的软卧,还有二十几节用于拉货的车厢,以及一个在后面助推的火车尾。

这些车厢里,装的都是广交会上,苏国人跟各省商人置换的物件,

这些货品要随访问团一起,拉到河市边境确认,然后由苏国的商务局派人接手,并商谈后续的卢布转汇。

这只是苏国人在广交会上购买的现成物件而已,更多大量订单都签在明年了...

苏国人的豪横,组委会那是开心不已,又单独配了三十几名当地驻军,协同护送。

这一来二去的,车上随行的驻军就超过六十人,且都是全副武装,荷枪实弹,足以代表国家对这次交易的重视。

火车站台旁,江省的几名管理,还有组委会的一些工作人员来送行,注视着苏国访问团登上火车,不断挥手告别。

赵振业则对着李华麟和张晓蕊叮嘱道:

“李华麟,张晓蕊,这次组织上派你们两个新人护送苏国访问团,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们的担子很重,切记有军人陪同就掉以轻心,不要出现任何岔子,否则很可能导致中苏刚刚破冰的关系,再次冰冻。”

“等你们到了滨海,孙局会亲自参与到队伍中来,负责在河市关口,与当地驻军协商放行事宜,届时你们就轻松了。”

周大宇拍了拍李华麟和张晓蕊的肩膀,笑道:

“这次广交会,你二人的能力,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等我们回去后,一定会如实跟领导汇报。”

“等你们把访问团的人安全送回苏国,又是大功一件!”

“估计到时候,领导会同进出口总局打特殊报告,要求上级同意你们提前转正。”

“好好努力,这可是最后一嘚瑟了,你们千万别放松,我们等你们的好消息。”

李华麟点了点头:“赵科,周哥,你们放心吧,我和小蕊一定安全把访问团的人送回滨海。”

张晓蕊很郑重的点了点头,严肃道:“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一旁,罗曼诺夫与赵振业握了握手,来了一个拥抱,略微有些不舍的道:“赵,我的朋友。”

“这次广交会之行,我迫切感到恢复贸易的必要性,回去之后一定将该次行程如实上报,也感谢贵国的接待。”

“华夏有句老话叫做,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期待与你在苏国的再次相见,届时一定尽地主之谊。”

“罗曼诺夫,你太客气了,那就祝你一路顺风,我也很期待与你在苏国的再次相见。”

罗曼诺夫与赵振业拥抱完,又对着周大宇伸出了手:“宇,到时候你一定要和赵,一起来啊。”

“嗯,那得等我学明白俄语再说。”

周大宇与罗曼诺夫握了握手,开了句不痛不痒的玩笑,与罗曼诺夫相视一笑。

苏国人都已经陆续登车了,来时安排的是软卧,回去时依旧是软卧,只不过换成了专列,还拉了货。

李华麟与赵振业和周大宇挥手告别,登上了列车,归途即将启程。

列车的软卧是四人一间,李华麟,张晓蕊,罗曼诺夫,卡捷琳娜四人住在了一间。

其余苏国人则各自分配,与河市派来的驻军混住,以“安全”为主。

而组委会派遣的驻军,则住在后面单独的车厢里,同车厢中还有组委会安排的口粮和水源。

随着刺耳的鸣笛声响起,列车缓缓启动,

李华麟频频对着车下注视的赵振业和周大宇几人摆手,遂整理起车厢内的行李。

“罗曼诺夫先生,卡捷琳娜小姐,我们的旅程有两天时间。”

“两天后我们落地滨海,各位作为访华团,会在滨海市留宿一宿,然后再启程去河市。”

“这一路呢,如果各位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提出来。”

“鉴于咱们这趟车是专列,车上只有我们自己人,只要各位的需求不违反铁路章则,我都可以适当考虑。”

罗曼诺夫坐在床边,拿着五加白酒打量着,遂很严肃的看向李华麟:

“麟,这白酒真有你说的那种效果吗,我喝了几天,并没有感觉出什么不同。”

李华麟闻言,笑着拿过杯子,给罗曼诺夫倒了一杯,见卡捷琳娜眼巴巴的瞅着,也给她倒了一杯。

“罗曼诺夫先生,中药跟西药不同。”

“西药讲的是治标不治本,虽然短期见效快,但是药三分毒,多少都会损伤一些身体机能。”

“我们的中药则重在调养,以调和养为主!”

“而五加白酒含有刺五加,它只是保健酒而已,并不能替代药物。”

“你每次喝这种酒时,不是在大鱼大肉,就是在与其他白酒混搭,自然体会不到它的神奇之处。”

“这样,从今天开始,每日三餐前,你都浅浅的喝一杯,等到了滨海市,你再告诉我对这酒的感受。”

卡捷琳娜注视着张晓蕊,不断往桌子上摆着吃食,都是以广东特色为主,不由看向李华麟:

“麟,我们可以在车厢里,抽烟吗?”

“哦,我没别的意思,主要是来时,你们的人有些多...”

李华麟闻言瞥了瞥张晓蕊,见她点头,便笑道:“当然可以,只要罗曼诺夫不介意烟味,在车厢里你可以随便抽。”

言罢,李华麟拉开行李袋,取出一条双喜牌香烟和一条椰树牌香烟,

分给卡捷琳娜和罗曼诺夫,并且介绍了一下两款香烟的品牌渊源,听得二人很入迷。

“临行前,组委会给各位都带了些小礼品,其中就有香烟和白酒。”

“刚刚太忙了,忘了拿出来给你们。”

“麟,谢谢你,我的朋友。”

罗曼诺夫接过香烟,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连忙拆开一包嗅了嗅香味,美滋滋的点燃。

李华麟注视着二人吸烟,便指了指桌子上的食物,继续道:“旅途漫长,我们可以边吃边聊。”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