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这边,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地看着朱标从江西传回来的奏疏。这份奏疏详细地记录了朱标在江西的所见所闻以及所采取的行动。
朱元璋逐字逐句地阅读着,时而皱眉沉思,时而露出满意的笑容。当他看完最后一个字时,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同时大声喊道:“好!”
这一声“好”字,不仅表达了朱元璋对朱标此次行动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果断处理江西官员问题的赞赏。那些江西的官员们,一个个都被朱标施以重刑,尤其是那个布政使张恒,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狗急跳墙,竟敢行刺当朝储君!
朱元璋越想越气,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这个张恒,简直是无法无天,公然挑战朝廷的权威,这还了得!
而此时站在一旁的内阁三人,也都已经了解到了江西所发生的事情。他们面面相觑,心中各有想法。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黄观,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意。他微微颔首,说道:“黄观,你说的,按照《大诰》来处理很不错!”
黄观听到朱元璋的夸奖后,心中一喜,连忙躬身说道:“微臣谢陛下夸奖!”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显然对朱元璋的赞扬感到十分激动。
方孝孺和刘三吾见状,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连忙上前一步,齐声说道:“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处置此事确实得当。”他们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敬畏,不敢有丝毫怠慢。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你们三人这几天尽快商量出一份名单。这次江西的官场大清洗,虽然周明远和杨奎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其他的人选也要尽快确定下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人不敢有丝毫违抗。
三人齐声应道:“微臣等,遵命!”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仿佛经过了长时间的排练一般。
经过数日的跋涉,朱标的队伍终于抵达了京城!此时,京城的城门大开,朱元璋率领着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时。远远地,他们就望见了远处扬起的一阵沙尘,那是朱标队伍的行迹。
随着沙尘逐渐靠近,朱标的马车也缓缓地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马车的车帘被掀开,朱标从车上走了下来。他身姿挺拔如松,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显得自信而从容。
朱标走到朱元璋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儿臣见过父皇。”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庄重。
朱元璋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快步上前,亲手扶起了朱标,慈爱地说道:“吾儿此次出行,一路辛苦了。听闻你在江西处理事务果敢得当,朕深感欣慰。”
朱标谦逊地回应道:“这都是儿臣分内之事,能得到父皇的认可,儿臣倍感荣幸。”
站在一旁的文武百官们纷纷附和,对朱标的表现赞不绝口。他们夸赞朱标在处理江西事务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决断力,不仅顺利解决了问题,还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