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烽火涅盘

黄河水拍打礁石的声响突然停滞。

韩世忠单膝跪在渡口青石上,断刀插进石缝三寸。老将军耳廓微动——二十丈外的芦苇丛里,陌刀拖地的声响与朱仙镇血战时的金国重甲兵如出一辙。

\"是铁浮屠!\"

杨惊鸿银枪点地腾空,枪尖红缨散作金丝缠住三支冷箭。少年背后的\"精忠报国\"刺青突然灼痛,箭杆上刻着的竟是韩家军阵亡将士的生辰!

赵佶的袈裟在夜风中猎猎

第一具铁浮屠冲出芦苇时,韩世忠嗅到了熟悉的火油味。

老将军断刀横拍甲士胸甲,青铜鳞片崩裂的刹那,内层露出的竟是汴京武库的徽记!\"直娘贼!这帮畜生用我们的甲胄改制!\"

杨惊鸿银枪突刺铁浮屠膝窝,枪尖挑开护腿甲的瞬间,少年瞳孔骤缩——甲片内侧用血写着\"柔福帝姬薨于丙午\"!

\"坎位!\"

赵佶的僧鞋踏碎三片龙鳞,袈裟卷住第二具铁浮屠的头盔。帝王指尖金针刺入护颈缝隙,整具重甲轰然解体——藏在胸甲里的,竟是当年劫掠岁币的押运图!

寅时正,黄河上游突然漂下九艘火船。

韩世忠的断刀劈断缆绳,老将军跃上桅杆了望——火船甲板上堆着的不是柴草,而是刻着\"靖康\"年号的青铜鼎!

\"惊鸿!巽位弩机!\"

杨惊鸿银枪横扫船楼护栏,枪杆蟠龙纹与青铜鼎耳严丝合扣。少年背后的刺青渗出血珠,竟在鼎身凝成河洛阵图:\"鼎中藏有三千斤火药!\"

赵佶的袈裟突然展开如云,内衬《清明上河图》的虹桥段飞出七十二枚金针。针尖刺入火船桅杆的刹那,黄河水底传来铁锁崩断的巨响——二十年前沉没的连环舟残骸破水而出!

完颜宗望的狼牙棒劈开第三艘火船时,韩世忠的断刀已砍出缺口。

老将军突然旋身变招,刀刃在月光下划出三道残影——

\"第一斩,破军!\"

刀气掀翻两具铁浮屠,甲片缝隙迸出朱仙镇的火油。

\"第二斩,摧城!\"

断刀劈碎青铜鼎耳,鼎中火药顺着铁锁流向金国楼船。

\"第三斩,定鼎!\"

刀刃斩断狼牙棒铁刺的瞬间,三百枚带毒龙鳞从连环舟残骸激射而出!

杨惊鸿的银枪钉入楼船甲板时,少年背后的刺青完全化作血色。

枪杆蟠龙纹突然裂开,十二道金牌拓片如利刃飞出。赵佶的袈裟卷住拓片,金针在布面游走如笔,竟将金牌禁令改写成北伐檄文!

\"狼主可知何为作茧自缚?\"

帝王双掌拍向水面,沉船残骸中的青铜鼎突然倒转。鼎口喷出的不是毒烟,而是二十年前被劫的岁币——每枚铜钱都刻着\"直捣黄龙\"!

韩世忠的断刀突然脱手,刀身嵌入最后一具铁浮屠面甲。老将军虎目圆睁——甲士眼眶里嵌着的,竟是柔福帝姬大婚时的鎏金花钿!

朝阳染红黄河时,完颜宗望的楼船正在下沉。

金国狼主抓着半截狼牙棒,看着赵佶的袈裟铺满江面。七十二枚金针钉住九鼎残骸,每根针尾都系着阵亡将士的木牌。

\"这一式,名唤涅盘。\"

赵佶赤脚踏上船艏,袈裟内衬的河山图渗出血色。沉入水底的湛卢剑突然腾空,剑光掠过处,十二道金牌虚影灰飞烟灭。

杨惊鸿的银枪没入漩涡中心,枪尖挑起的《武穆遗书》残页在晨光中舒展。少年撕开战袍,背后刺青渗出的血水在甲板汇成燕云十六州的山河脉络。

未时三刻,临安城头的铜钟自鸣九响。

韩世忠的断刀插在黄河渡口,刀身映出的火光里,\"岳\"字大旗正插遍居庸关七十二座烽燧。老将军靠着残破的青铜鼎坐下,怀中《北伐策》的墨香混着火药味,恍若当年元帅帐中。

赵佶的僧鞋踏入浅滩,袈裟内衬的《清明上河图》正在褪色。七十二枚金针沉入水底,针尾红绳系着的,是柔福帝姬金步摇的最后半截流苏。

下游漂来的青铜面具突然开裂,\"靖康雪耻\"的刻痕被朝阳镀金。当杨惊鸿的银枪彻底沉入河心,开封旧宫门前那口景阳钟无风自动——

\"当!\"

钟声荡尽处,血色菩提在青砖裂缝绽放成句:不教胡马度阴山。

禅锋刃:帝王江湖血菩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