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炉子

刘兰芝四下环顾一眼,把沈语和宋老二请到她店铺里,如今店里没人,说话倒也方便。

她猜测道:“大妹子,你们是没提前准备官府文书吧?”

“可不是么,之前我们也没怎么往镇子里来,对官府这些规矩也不太懂。”沈语回道。

刘兰芝说:“你想要什么铁具,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这里有门路。有些人家里过不下去了就会把家里的铁具卖掉,有些品相完好,直接就可以上手用,有的地方有破漏,但是吧,你修补一下还能用。”

家穷的家庭确实会拿铁具换钱用,宋家之前的铁锅没了就是拿去换药钱了。

若是直接给铁匠铺子回收,那只能给铁材的钱,不太划算。

但若是私下两两交易,买铁具的那家能买到便宜的铁具,卖铁具的那家又收到了比回收更多的钱,正是两全其美。

官府要是查问起来,那也有法子应付。

送给自己亲戚一口铁锅怎么了?

亲戚都给我一口锅了,我给我亲戚一点回礼怎么了?

人情往来都是正常的,官府查也查不出什么。

待了解到沈语想买一个大铁炉子,刘兰芝眼中诧异了一下,但并未有多少为难之色。

“不知大妹子用这铁炉子是做什么用途?”

沈语回道:“想做饼子。”

家里铁锅一次出的量有限,带到镇上去也早就凉了,若是用大炉子做饼,那出的量多,而且还热气腾腾的,看着就能勾人食欲。

刘兰芝神色一松:“那太好了,大妹子,我这刚好有一份人家要出大铁炉子,他家原来也是做饼的。”

刘兰芝说的这户人家姓武,做烧饼的手艺还是祖上传下来的,只是到了武大这一辈,他是死活都不愿意学做烧饼,跟着商队跑商去了,一年到头也只能归家几次,老武头没法,只能自己继续支个摊子卖烧饼。

只是前段时间,他儿子发达了,攒了不少家底,要接老头妻子儿女去县城安家,也不让老武头继续操持卖饼的生意了,故而才把这一系列家伙什给出掉。

但是吧,要说你家卖个铁锅、铁铲、菜刀什么的,这街坊四邻的还能给你包圆咯。

只是这大炉子,物件太大了,买的时候就花了1两半银子,如今作价1两银子,对于周边的消费力来说,费用还是有些高了。

所以他们委托刘兰芝作为中人,商定若是卖出去,则给刘兰芝50文钱作为中介费。

刘兰芝这个店面位置好,对面就是铁匠铺子,做铁具中人已经有多年经验了。

沈语一听,价格这么合适,那还犹豫什么。

买!

这可是相当于捡了个大漏啊。

又不用办文书那么繁琐,又不用花高价去请铁匠造。

只是这个中细节必须亲自探清楚,也不能刘兰芝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万一要是有什么坑呢。

沈语坚持要等看到炉子之后再做决定。

刘兰芝说:“大妹子,你等等,我这就把店面收了,带你过去。”

说着就把门板扣上去,拿了大铁索把门锁好,带着沈语和宋老二往武家走去。

到了武家。

听到叩门声,老武头给开了门,看到刘兰芝和两个眼生的人,心知是之前委托的事情有了着落了。

他引着三人去灶房,一边说着:“这两天家里收拾东西去县城,比较乱,多担待。”

确实,院子里的东西东倒西歪, 一片杂乱,看得出来是正在收拾中。

沈语对之前刘兰芝说的话已是信了八分。

待到看到炉子,宋老二已是上前一步,看得仔仔细细,就差上手摸了。

没发现什么问题,他对着沈语轻轻点头示意。

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的时间了。

最后沈语以在现代跟菜市场卖菜大妈砍价的丰富经验,砍掉了50文钱,共花了950文钱拿下炉子。

又去东门牌坊那找了个回青云村的牛车车夫老牛头,定好4文钱帮他们把炉子运回去。

交完钱,炉子到手了。

宋老二对这个炉子是爱不释手,刚在武家没好意思摸,现在东西是自己的了,那还不使劲摸个够。

沈语笑笑没说话,这就是跟买了个大玩具一样啊。

老牛头帮着两人把炉子搬到镇子东门牌坊处,老牛头也是同村人,靠每天往返村镇赚点运费,一个人头是一文钱。

现在车位还没满,他还需要再等等,等到人满了,再发车。

沈语让宋老二跟老牛头一起回去,得看好刚买的大炉子呀,这可是将近1两银子的大物件呢。

于是又补交了一文钱的车票钱。

沈语则是继续采购。

猪板油,买!

肥猪肉,买!

瘦猪肉,买!

猪排骨,买!

沈语在猪肉铺子上买了300文的肉,共二三十斤,也给络腮胡老板惊到了,一下子买这么多,很难不怀疑是来他这进货了。

他手起刀落,利落的将肉剁好,用大树叶子包好,还拿了稻草绳子绑好,防止散开,这些肉都进了沈语的背篓里。

沈语又去杂货铺买了一些大酱,家里大酱没剩多少,要做生意了,得多备上点。

还补了一些杂物和答应给孩子们的糖。

最后,去了木匠铺子,问了一下板车的价格,作价500文,就这,还不是现货呢,还得等三天。

沈语咬咬牙,交付了定金50文,拿了木匠给她的收据条子,约定3天后来取板车。

沈语思量过,来回总是用牛车,一是麻烦,要等固定的时间上车,二是积少成多,也算成本,用板车推着炉子到镇上卖吃食更方便一些。

把板车定金一交,算是没有心结了,沈语在街上逛着,看看还有什么可买的没。

走着走着,就碰到上次摆摊卖木桶筐子的爷孙俩。

看到沈语,王大柱招呼着:“沈娘子。”

还让自家的孙子去喊沈奶奶好。

沈语嘴角一抽,还是别喊了吧。

她开口道:“老丈,我这次再买点木桶、簸箕、盆子、筐子。”

一听沈语这是又要成为自家摊上的消费主力军,王大柱马上来了精神,哪里管得着自家孙子叫没叫人。

穿成农妇,手握系统让全家吃饱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