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臣听闻天子驾临,片刻不敢懈怠,经臣等连日来的努力,已在城中为陛下打造好了行宫,事出仓促,若有不周之处,还请陛下指正,臣立刻派人修整。”
这群臭老九,把天子支到沓氏,这是不想让天子对政务指手划脚啊,这是想把天子给彻底边缘化呀。
蔡邕:“沓氏城人杰地灵,景色壮美,登城便能望海,使人心情豁然,且城中兼具繁华与宁静,正适合陛下在此居住,以待长安皇宫兴建完毕。”
刘协总算是遇见熟人了,当年董卓掌权时,由蔡邕担任侍中,没少爱护自己,这可是个大大的忠臣。
只可惜,安乐王权势滔天,出城相迎的这群文武,数量之多,比之他做皇帝这些年的任一时期都多。
安乐国如今盘子太大,这里安定富庶,在张仲景等人的努力下,医疗事业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使得新生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人口寿命也增长到59岁。
安乐国全境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580万。
原本那点官吏,远远不够。
之前盛会劳改的,再加上从江南迁过来的士子,许多有才能的,被荀彧发掘,提拔任用。
张昭、张纮、顾雍、阙泽都被提拔任用。
刘昊面对一众群臣,主要大佬,明显有事全向安乐王汇报,不怎么搭理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做个透明人好了。
不然,指不定哪天就身首异处了。
荀彧等人:不是我等不明大义,正因深明大义,汉家江山这副担子太过沉重,你那副娇弱的小肩膀是担不动的。
只有安乐王才能挑的起来。
再者,我等本就是安乐国的国臣,而不是朝臣,一切事务,首先要向安乐王负责,再由安乐王向你负责。
由于路途遥远,50里路,马车太慢。
荀彧此番前来,专程带来许多四不像拖拉机。
刘昊心中万马奔腾,早知如此,搞过来几辆神车小面包,也比这拉风啊。
就见柏油马路上,上百台四不像组成的车队,发出单缸柴油机独有的“嘚嘚”声,一路炸着街,朝沓氏而行。
货斗里,天子,皇后,无数文武大臣,吹着风,吃着灰,一个个还挺美。
荀彧:看到没,这就是安乐国的国力!50里路,不肖半个时辰,便能抵达。
这若是全部用来运兵运粮,顷刻间就能荡平天下!
令刘昊感到高兴的是,这些四不象,都是匠作监仿制出来的。
跑50多里路,竟然没有抛锚的。
一路开进沓氏城。
沓氏虽然不及金雀城繁华,但是周边拥有纸坊,瓷坊等工业园区,也是仅次于金雀城的存在。
就见宽阔的主街道两旁,全都是五六层的高楼。
沿街商铺,热闹非凡。
行宫的占地面积也不小,足有1公顷。
几栋三层别墅,各种亭台楼阁,建设的跟小公园一样。
刘昊让典韦,把带来的所部兵马,临时充做天子护卫。
揭风宴上,刘协再次当众提出,禅让皇位一事。
群臣顿时鸦雀无声,心里美滋滋,这已经是二让了,再让一次,安乐王就可以君临天下,我等就是从龙之臣了。
刘昊:“此事断不可行,陛下不如杀了臣,往后切勿在提此事,臣定当全力辅佐陛下,剿灭反贼,复兴大汉,而后,臣便可以功臣身退,退居海外,寻一处海岛,隐居去了。”
刘协:“愚侄真的不行啊,真的无力肩负国家,这天下,还需皇叔来治理,方能还万民以安宁。”
“陛下莫非怀疑臣怀有不臣之心?如此,臣便只能告辞了!”
说罢,刘昊转身去,径直走出行宫。
“皇叔,皇叔……”
众臣:“殿下,殿下……”
刘昊头也不回的走了,任谁来叫,也不停留,派人去唤二乔,直接出得沓氏城,回到金雀城后,先带二乔去王府,介绍给众姐妹认识。
安顿好二乔,随后命人调拨50万斛粮食,全部要能做种子的玉米跟小麦,再带上许多棉花种子。
披挂上钛合金甲,戴上铁面,乘舟火速赶往东海郡。
实在是时不我待,官渡之战,已经拉开帷幕,这么大的事件,怎能不参与一下呢?
荀彧:妙,妙,妙!
安乐王这一趟离家出走,简直神来之笔。
充分彰显出其忠孝仁义的本质。
随后就听广播里,滚动播放此事。
安乐王迎驾天子到沓氏,天子念及安乐王文武全才,把安乐国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丰衣足食。
二度希望将皇位禅让给安乐王,好让安乐王施展才华,救天下百姓于倒悬。
然,安乐王忠孝仁义,有心全力辅佐天子,却担心影响天子权威受损,断然回绝禅让之意,连夜离开安乐国,不知何往。
留下天子与安乐国群臣,不知如何是好。
陛下召令速速回归安乐国,主持大局。
群臣乞请安乐王,听到广播后,速回安乐国引领群臣。
刘昊并没有收听广播,躺在头等仓里大睡一晚,就已抵达东海港,忙着调集人马,扮作劳工,搬运粮草。
…………
话说曹操正率领大军,在徐州与关羽领衔的大军相持。
令曹操无比挠头的是,之前刘关张三人执掌徐州时,轻而易举就被吕布夺取。
而吕布又被自己攻破,若非“孔明”,早将吕布缢死。
怎的刘关张三人,重新聚集后,变的如此强大了?
连续打了几次交锋,非但没占到半点便宜,还败了几场。
他不知道的是,之前关张只有六千精兵,还被袁术给消耗了。
这一次,关张二将可是带了足足六万精兵,以安乐国的钢铁产能,早就实现披甲率百分百。
装备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刘昊这一次是要彻底收复徐州。
所以弓箭也是从安乐国调运过来的,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兵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关张又是当世虎将,之前打不赢,主要是兵力不济。
现在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要武器有武器,这种仗,跟本不可能输。
也就是曹操这种极善用兵的,军卒战斗力很强,才能在数次小败中,相持这么久。
后方传来急信。
袁绍以衣带诏事件为借口,发檄文,率军五十万,意欲清君侧,南下讨伐曹操。
曹操见信,顿时脊背发凉,前有刘关张十万大军,一直相持难下,后有袁绍五十万大军夹攻,吾命休矣!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