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和亲

343年,北朝赵国与蜀地汉国两地交往频繁,为求两国和平共处,汉王派遣使者前往赵国求娶公主。

十公主璞玉听闻此事,她心中惴惴不安。

自晋国一事之后,各王妃纷纷将已成年的公主定下亲事,而璞玉的母亲早逝,后宫自然无人帮她张罗,婚事便就耽误下来。

“十公主,你怎来了”?

苻健坐在书房看书,见到璞玉突然来访,甚为欣喜。

璞玉流着泪哽咽道:“建业哥哥,汉国遣使和亲,他们会在我与公主安之间择一,公主安身边有彭城公、修成侯,他们都会为她说话,父王对她也很是欣赏,而我什么都没有;父王已有心将我送去和亲,可和亲之前我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建业哥哥,你喜欢我吗”?

璞玉走上前紧紧搂住苻健,哭地不能自已。

苻健心中慌乱,看到十公主楚楚可怜之相,亦是十分心疼,遂紧紧地将她搂在怀中。

他喜欢十公主,从第一眼见到时就喜欢上了,那时候的十公主有大哥石邃宠着,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她,直到那日石邃被诛,他看到曾经高高在上的十公主竟被无名小卒拖在地上,那一刻,他的心被狠狠地揪痛了,他暗自发誓,若有机会,定要保护这个可怜无助的女孩。

璞玉轻轻解开苻健的衣物。

面对璞玉的柔情蜜意,苻健欲罢不能,二人缠绵。

璞玉不舍地搂着苻健。

“建业哥哥,我若去和亲,以后你会想我吗”?

苻健温柔地亲吻着怀中的女子。

“璞玉,你既已是我的女人,我自会护着你,我会求大王将你赐婚于我”。

璞玉娇羞地点点头。

苻洪得知三子苻健与十公主已有夫妻之实,无奈只能带着二人跪求赵王石虎赐婚。

“苻健已有妻室,十公主又怎能屈尊妾室”?赵王石虎为难道。

璞玉却不在乎道:“父王,我与苻健两情相悦,只要能与苻健相守,我不在乎妻妾名分,愿遵守先来后到之礼”。

石虎亦想以此拉拢苻家,遂点头答应。

“大王,如今十公主婚事已然定下,眼下也就只有送公主安去和亲了”,郑王妃说道。

石虎思来想去:“看来也就只有公主安可担此重任了,那便传召,送公主安入汉和亲”。

当和亲的圣旨送来,崔安安愣住了,眼泪不自主地掉落,可她哪有拒绝的权利,违抗圣命便是死罪,她只能含泪默默接下这道圣旨。

“将军,赵王已下旨派公主安去汉国和亲了”,军营内,副将张温来报。

阿闵立刻扔掉手中一切军务,心急如焚地赶往邺宫,他再不能让阿姐一人孤身犯险了。

从前他身陷狼窝、命悬一线,是阿姐不顾性命将他救出。

阿姐入晋受尽苦难,他无法将她及时救回。

如今阿姐又要入汉和亲,他再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阿姐只身离去。

邺宫中,崔安安独自坐在窗前,神情忧伤。

见此情景,阿闵甚是心痛,他气愤道:“我去求大王收回圣旨”!

崔安安赶忙拦住阿闵,她知道阿闵此刻前去定是会惹恼赵王,她不想阿闵因为她而遭受责罚。

她故作轻松道:“阿闵,国师曾言我是天生凤命,此番前去和亲便是天命所趋,将来我若富贵,定不会忘记赵国还有一个阿姐最疼爱的弟弟”。

阿闵紧紧地将他的阿姐搂在怀中:“阿姐去哪,阿闵便去哪儿”!

崔安安抚着阿闵宽阔的背脊,苦笑道:“傻阿闵,阿姐又不是去游山玩水,怎能随意带上阿闵”。

阿闵却坚定地说道:“我自有办法”。

望着阿闵离去的背影,崔安安心中更是不舍,可她又能奈何,生在乱世,她身不由己。

璞玉在宫中与阿闵不期而遇。

她冷笑道:“赵公主安就要和亲了,石闵将军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她了”。

阿闵冷冷回应:“我与阿姐之事,无需十公主操心,十公主为了不去和亲,甘愿委身苻健为妾,倒让人震惊”。

“我与苻健相爱相守,这就足够了,我以前怎么那么傻,总以为离了你石闵大将军我便不会幸福,如今想来还得多谢将军的不爱,比起你对姐姐的爱而不得,我现在要幸福的多”,璞玉冷笑着回应道。

“十公主若觉得幸福便好”,阿闵依旧冷冷回应。

在他心中,旁人的幸福与他无关,他只关心阿姐一人。

琨华殿外,彭城公跪在地上,一遍遍地磕着头乞求赵王石虎收回圣命。

即便大雨倾盆湿透了他的衣袍,即便他的额上已渗出鲜血,他不在乎。

今日他就是要为自己深爱的女子勇敢一回,哪怕他知道这个可能微乎其微。

可一旦和亲,他与深爱的女子便再无相聚可能。

郑王妃匆匆赶来,她怒斥:“遵儿你怎如此没有出息,为了小小女子如此作践自己”!

彭城公忧伤愤慨道:“儿此前就是太过懦弱,不敢将自己所思所想说出,今日儿便是要勇敢一回,要为深爱的女子争取一回”!

这一次彭城公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或许他是真的深深爱上了那个曾甘愿为他牺牲的女子。

“彭城公抗旨何意?公主安天生凤命,怎能屈尊为你彭城公侧室,还是你彭城公将来要夺嫡篡位”?

赵王石虎在众人的簇拥下从琨华殿缓缓走出。

“夺嫡篡位,不不,大王,遵儿他定无此心,他也不敢有此心”,郑王妃惊慌失措地解释道。

彭城公低垂着头,沉默不语。

“遵儿,你今日如此莽撞,惊扰了大王,还不快快认错”,郑王妃一脸心疼地看着彭城公。

“父王,母妃,当年公主安舍命护我从晋国出逃,此番情义,儿早已将她视为一生挚爱”,彭城公悲伤道。

石虎无奈道:“彭城公纵然有情有义,天命也不可违”!

“大王,那便让遵儿在这雨中跪上几个时辰,过后他自然就会想通了”。

郑王妃见赵王石虎已面露愠色,慌忙扶着石虎返回寝殿。

“公主,听闻彭城公跪在琨华殿外请旨,您要不去瞧瞧”,侍女阿惠慌忙来报。

“为何事”?崔安安无奈地问道。

“自是公主您和亲一事,听说为此惹恼了大王”,阿惠甚是心急道。

崔安安眼神飘向远处,心中感动却又不安。

本以为这一世终于可以默默守着最爱的两个男人,哪怕只是以亲人或是知己的身份,陪着他们享受乱世中的每一丝温馨,可命运总爱如此捉弄她。

这一天赵国的风雨有些大,崔安安不禁打了个寒颤。

她含着泪默默走到彭城公身旁,心疼地为他撑起了伞。

“大王都说了天命不可违,阿遵何苦为难自己”,崔安安无奈道。

“对不起,安安,阿遵实在没用,什么都帮不了你”,彭城公低垂着头,痛恨自己的无能。

崔安安心疼地抚着阿遵受伤的额头。

“像我这样普通的小女子,何德何能竟让彭城公如此记挂,今生既已无缘与彭城公相守,那便只待来世再续未了的情缘”,崔安安哽咽道。

彭城公心中忧伤,他紧紧地攥着双手,强忍着泪水,他不明白为何他只是想与心爱的女子相守却是如此艰难。

他失落地爬起身离开邺宫,内心的悲伤让他不知如何与面前的女子道别。

望着阿遵落寞的身影,崔安安心痛又无奈,泪湿衣襟处,再见又何时。

“公主安,太子殿下邀您至东宫一聚”,东宫的内侍过来传话。

崔安安擦去脸上的泪痕,理了理自己的情绪,面带笑容地前去东宫。

她当然不会在太子面前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毕竟在这赵国,除了阿闵与阿遵外,该是再无其他人会在意她内心的凄苦吧。

东宫内,依旧歌舞升平,侍婢恭敬地为崔安安斟满酒。

崔安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她也想一醉方休,或许这样心中便不会如此难受了。

“太子,这是……?这酒味道好似不像从前那般烈了”,崔安安疑惑道。

太子宣笑道:“果酒,知道妹子酒量不行,自是喝不惯平日爷们儿饮的那些酒”。

“太子有心了”,崔安安恭敬道。

太子宣斜倚在坐榻上,眼神略带忧伤道:“一想到妹子要去和亲,我这心里头不知为何空落落的,就好像丢失了一件很贵重的宝贝似的”。

崔安安无奈笑道:“那不正应了太子的天生凤命一言了嘛,何况宫中女子本就是你们男子权利斗争的筹码”。

“哎,妹子,你也别怪二哥,二哥也没料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这样,你看看你想要什么作为补偿,只要二哥能做到的,二哥都答应”,太子宣言语间满是愧疚无奈。

“太子日后若能善待阿闵,妹妹自是感激不尽”,崔安安恭敬道。

太子一脸玩味地指着崔安安说:“老子就猜到你会这么说,放心,石闵是个良将,老子会重用他;只是妹妹去了瘴疠之地,要多多保重才是,可惜苦了我那九弟彭城公了,佳人再难得”。

崔安安无奈苦笑。

和亲的日子越来越近。

“公主,宫中织室已将嫁衣送来,请公主试穿”,织室宫女恭敬捧来嫁衣。

“行,放着吧”。

崔安安漠然地瞥了一眼那绯红的嫁衣,曾经的她幻想过穿上这身嫁衣嫁给她最爱的阿闵,得知阿闵有婚约后,她也曾幻想穿上这嫁衣嫁给她最感激的彭城公,可如今,她不得不穿上这嫁衣,嫁给一个素未蒙面的异国老者。

“公主,刘昭仪派人来送礼了”,侍女阿黎的声音打破了崔安安的思绪。

是阿京,他奉刘昭仪之命送来贺礼。

“你们都先退下吧”。

崔安安命身边侍婢们全部退下,她已经许久未与阿京单独说过话了。

想当初他们在石府膳房内干着最低等的活计,那时的他们无所不谈,日子虽然清苦,却阻隔不了他们的深厚的友情。

可如今,阿京的恭敬疏离,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好似隔了千万座山。

阿京恭敬地将赠礼摆放到桌上。

“公主,奴…告辞”,阿京欲言又止。

“阿京,我就要离开赵国了,今后怕是再没有机会相见了”,崔安安苦笑道。

“奴愿守护公主”,阿京恭敬作揖。

“阿京,我知此次你也主动请缨前往汉国,可我已将你的名字划去”,崔安安苦笑道。

阿京抬起头看向崔安安,眼神中满是震惊不安。

他定是以为他的公主还在为上次刘昭仪责罚一事耿耿于怀,千言万语,此刻的他却不知如何表达。

崔安安无奈道:“阿京,汉国是狼窝还是虎穴,我们都不知晓,你在这邺宫内好不容易有了一席之地,怎可随我再入那险恶之境”。

阿京低头:“奴愿……”。

崔安安忙打断阿京的话,故作轻松道:“只是以后不在赵国,便不能时时吃到阿京亲手酿的蜜酱,阿京可否多酿些时常派人送往汉国以解我这馋嘴呢”。

阿京苦笑:“公主想要多少奴就酿多少,奴还有事,便不打扰公主了”。

说罢他红着眼眶转身离去,公主狠心将他的名字划去,便是将他此后的念想断去。

彭城公府内,公主和亲之事传的沸沸扬扬。

此前崔安安从东宫救下的奴仆兄弟苏稽、苏亥正在马厩刷马。

弟苏亥对兄苏稽说道:“哥,听闻公主安要去汉国和亲,我们摆脱奴籍的机会来了”。

苏稽不解地看着苏亥。

苏亥悄声说道:“哥,我们的命是公主安救下的,可你甘愿一辈子屈居人奴吗?公主和亲,我们若是能进入和亲护军之中,将来回国之时便可摆脱奴籍”。

苏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二人遂请求彭城公:“殿下,我们兄弟性命是公主所救,公主和亲,我们亦想护送公主一程,以报救命之恩”。

“如此甚好”,彭城公自然是应允,他也正有此意。

北朝三世之我是崔安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