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苏州休整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公路上,那些能够自己行走的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沿着公路朝着苏州的方向前进。

一营则留在最后,负责掩护大部队的撤离。

与此同时,船队缓缓地驶入运河,船上载着伤员和一路上捡到的孤儿。

这些孩子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和迷茫。

这些孩子大多父母都被炸死了,有的在路边乞讨,都很可怜。

师部和旅部不断发来电报,询问预备第一团的下落,为什么他们还没有跟大部队汇合。

陈哲回复说道路被炸路难行,而且沿途有大量的溃兵,导致行进速度缓慢。

陈哲原本计划在苏州一线收拢那些溃散的士兵,但结果却令人失望。

这一天,王伟只收拢到了 268 人,远远低于预期,不过破烂但是捡了不少。

一路上遇到逃难的百姓不少,但他们大多手无寸铁,无法为队伍提供太多帮助。

如今,陈哲的队伍里枪支数量充足,每人都能分到一支步枪,甚至还有多余的。

原本,他打算等到 13 日之后再离开吴江和青浦的交界处,但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必要再拖延了。

苏州目前由张灵甫的 305 团负责防御,该团隶属于第 151 旅,直接受旅长周志道的指挥。

305 团被部署在望亭镇一带,任务是阻击日军的进攻。

陈哲知道历史进程,日军将于 11 月 19 日开始对望亭镇发动攻击,而进攻的部队正是日军第 9 师团,苏州将在 21 日沦陷。

经过 1 天的行军,部队到达了苏州原521团驻地,他立即着手对部队进行整编工作。

他将一营、二营、三营扩编为三个团,每团 750 人,前后收拢的 500 多人加解救的被俘士兵全部补充进这三个团。

这三个团,对外以营称呼,实际上就是一个团,陈哲还是团长,营连排长的称呼也不变,他要先把部队的框架构起来。

警卫连扩编为警卫营,张小亮任营长,赵维休任副营长。

坦克被独立出来成立战车营,下辖三个连,

分别为坦克一连,威克斯坦克加两辆94坦克

坦克二连,四辆95坦克

步坦三连,连长林佳杰。

特务连暂时不扩编,

炮营人员不变,全团的汽车全部交给炮营,炮营承担运输辎重物资。

医护人员编了个医护队,队长林毅,副队长苏瑶,王桂林负责医护队保卫。

通讯排,医护队组成团部,特务连、警卫营直属团部。

一团和二团军官全部升一级。

三团人员有点变化,陈海升团长,汪翰升副团长。

七营营长由顾小冰担任。

八营营长由赵文海担任。

九营营长由徐立德担任。

这些溃兵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遭受了挫折,但经过整编他们有望重新恢复士气,成为一支战斗力量。

这三个团的组建标志着部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新获得的两门山炮和三门德制LELG18轻型火炮以及一门重炮被划归到炮营。

炮营作为火力支援的重要力量,这几门火炮的加入将大大增强预备第一团的战斗力,使其在战场上更具威慑力。

新搞到的一辆小汽车和卡车,都被毫不犹豫的分配给了炮营。

这无疑让炮营车辆数量又增加,拥有了绝对的机动性。

重炮有自己的亨舍尔牵引车,其他火炮也全部由卡车牵引,如此一来,整个炮营的装备运输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像92步兵炮和LELG18轻型火炮这样的火炮,即便没有卡车牵引,也能够拆解开来,依靠人力进行搬运。

现在有车不用,这简直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如今,炮营光是卡车就足足有8辆之多,其实力之强,不言而喻。

在路过苏州的时候,炮营不仅补充了充足的弹药,还将油桶都装满了柴油和汽油,确保了后续行动的能源供应。

与此同时,陈哲与金局长进行了一次密谈。

金局长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想法——他想要投降日本人。

面对这一情况,陈哲展现出了他的机智和谋略。

他建议金局长派遣人员与军统保持联系,表面上投靠日本人,实际上却可以暗中进行一些地下生意。

这样一来,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日本人,都能够与之周旋,从而在乱世中获取利益和自身的安全。

金局长听完陈哲的建议后,不禁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主意确实很不错。

陈哲见状,便趁热打铁,继续向金局长介绍起自己的计划。

原来,陈哲之前从日本人手中缴获了大量的金银纸币。

他提议将这些财物以八折的价格兑换成十根大黄鱼和一些粮食。

金局长对这个提议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样一来,他可以出售一些囤积的物资,还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利润。

不仅如此,陈哲还表示愿意将一部分老套筒和杂牌机枪出售给金局长。

这些武器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对于金局长来说,却是非常实用的装备。

陈哲心里很清楚,金局长购买这些武器的目的是为了转卖给新四军。

为了表示诚意,他还额外赠送了一些手榴弹给金局长。

金局长对陈哲的慷慨表示感谢,并爽快地支付了十根金条作为购买军火的费用。

陈哲心里暗自感叹,贩卖军火果然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这一路上,他不仅捡到了不少步枪,还通过与金局长的交易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晚上,金局长就派李四虎过来交易了物资并把枪支弹药运走。

陈哲知道 14 日要下雨,时间紧迫,部队必须停止行军,并在 521 团苏州驻地休整以避免被被大雨影响。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刚加入预备第一团的溃兵还需要融合,必须停下来休整,假如急于赶路,这些人可能半路跑散了。

但是,无论是苏州还是常熟,都已经不再安全,日军随时可能发动攻击,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

白天行军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容易被日军的飞机发现。

只有在早晨和傍晚,行军是最安全的。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被敌机发现的几率,提高部队的安全性。

陈哲安排李副团长带领团部、特务连、伤员、儿童以及一些重要物资,同时带上通讯排,直接坐船出发,15 条船直接沿着京杭大运河前往镇江西津渡。

他亲自率领两个团和两部电台,沿着公路以半机械化的方式行进。

这样的安排既能保证部队的行进速度,又能给士兵们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恢复体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