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天空阴沉,暴雨将至。
等百官进入奉天殿后,天上的暴雨如约而至,大雨倾盆落下。
紫禁城被雨幕遮住,如梦似幻。
奉天殿内。
先是内阁和户部上书,禀告了这一个月来在京试点丈量的京畿内寺院道观的田地份额,单就京畿便查出隐匿在道观寺院名下土地一万多顷。
内阁现在主要的任务便是试点改革宗教的赋税,月前朝廷已经通过了对宗教寺庙赋田改革政策,现阶段需要进行在京宗教田地丈量工作,朝廷户部负责收回隐匿在宗教下不属于宗教赋田部分的田产。
这其中遇到了很多阻力,比如各地宗教寺庙道观悉数将田地寄在士大夫名下,每年给士大夫多少分成,以此来对抗朝廷丈量土地的工作。
别看十万多顷的田地很多,这还是宗教寺庙道观想要朝廷的工作中得到成效,不然不好对上面交差。
换言之,这些田地其实就是宗教牺牲的一部分田地,以换取朝廷不再继续对宗教继续收税。
上有对策下有政策,一项政策看起来似乎能增长大明的税收,但实际实施下去又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当内阁和户部将田地数据报出来后,弘治皇帝面色显得很是难看,丈量了一个多月,京畿的寺庙道观的附田才不过统计出来一万顷,甚至不如一地藩王拥有的土地多,这不是在欺骗傻子是什么?
“呵呵。”弘治皇帝冷笑着道,“看来京畿的宗教都没有什么额录外的田地啊!”
“还是说你内阁和户部就没上心好好去查?”
“京畿数省之土地,甚至不如寿王名下的田地多,就如此,这数额你们也能报上来?”
内阁首辅刘健恭敬的拱手道:“启奏皇上,此一个月内,吾等查到的宗教道观寺庙额录之外的田地确实只有这么多。”
“吾等投入巨额人力物力,丈量清楚了田地,兴许还有一些寺庙宗教瞒报,此事则需刑部和都察院继续派人去查。”
弘治皇帝也不想纠结这件事,道:“此事容后再议吧。”
“诸卿还有事议?”
弘治皇帝环顾群臣,此时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玉出列,拱手道:“启奏皇上,臣观民间代耕架使用广泛,此利国利民之发明,臣祈求按例当赏蔚王!”
内阁首辅刘健眯着眼朝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望了一眼。
洪钟作为都察院二把手,主管都察院下面官吏政绩考核,但都察院又并非垂直管理,吏部和皇帝也参与对风宪官的考核。
避免他们因为畏惧自己上司而不敢弹劾说真话。
但无论如何,洪钟没管好自己下属这是事实。
陈玉这分明要替弘治皇帝冲锋陷阵了!
弘治皇帝深以为然点头,道:“朕此前和内阁六部商讨过,朕意封蔚王为昌平王,赐封地昌平,不知诸卿可有异议!”
轰隆隆。
雷声响起,阴沉黑暗的奉天殿外,忽然电闪雷鸣。
礼部尚书倪岳立刻出列道:“启奏皇上,此乃上天警示,请皇上三思!”
“自太祖开国后,诸藩成年后去藩地就藩以为定例,太宗后又定诸王不得于京畿之地就藩,此也为祖宗定例。”
“请皇上谨遵祖宗家法,以免酿就大错,今上天警示,请皇上深以为鉴!”
弘治皇帝眯着眼,淡淡的道:“你说祖宗成法规定过,诸王不得于京畿内就藩,朕可不可以问问你,哪一条祖宗成法,在哪一条明文中规定过?”
六部早就知晓弘治皇帝抱有封朱厚炜于昌平地为王的想法,他们这些日子也在加急翻阅史书,弘治皇帝也是如此。
可纵览了史书祖宗成发,并没有在任何帝王口中听到过一次类似这种说法。
但在永乐十四年,太宗发配汉王朱高煦乐安州后,曾对群臣说过一句话,‘诸藩成年后不得在京就藩’等字样。
十五年,太宗又谓左右曰‘汝臣当以汉王为诫,凡后世皇帝欲使嗣就藩于京,当劝勉。’
十八年,太宗身体有疾,叹曰‘藩王宜离京就藩’。
礼部尚书倪岳便抓住永乐十四年到十八年这些太宗祖训开口辩驳。
不过陈玉很快出列反驳道:“倪大人此言差矣,下官认为太宗爷的意思并非是不愿让藩王于京就藩”
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蹙眉开口:“陈大人难道没听到通篇都说藩王不得于京就藩,狂妄!竟敢曲解太宗皇帝圣意。”
“启奏皇上,臣祈求立刻将右佥都御史陈玉缉拿归案,交由刑部治其大不敬之罪!”
陈玉赶忙道:“洪大人稍等,下官斗胆恳请诸位同僚听完下官的意思。”
“太宗从十四年到十八年,分别提出藩王不得于京畿就藩。”
“到十八年言曰‘藩王宜离京就藩’。”
“下官斗胆敢问洪大人,倪大人,这个‘宜’是什么口吻?肯定?否定?还是建议?”
礼部尚书倪岳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纷纷一愣,不情愿的开口道:“你是何意?”
陈玉道:“从十四年开始,太宗的口吻一直在放松,到最后仅仅只是建议,这难道还不能表明太宗爷到最后并非一味的要求藩王不得于京畿就藩吗?”
礼部尚书倪岳怒道:“简直是诡辩!”
洪钟也开口道:“明文上都条条框框写的清清楚楚,你这不是妄自揣摩太宗爷的意思是什么?”
“皇上,臣祈求立刻将此对祖宗大不敬之人羁押归案,听后发落!”
陈玉一点不慌,因为他知道他是弘治皇帝的马前卒,而且所谓的大不敬也只是对方的一家之言,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出事。
只是现在只有他一人在对抗朝堂官吏,多少有些有心无力,一句话开口便会招来更多人的反对质疑,已经渐渐力不从心。
弘治皇帝也没指望今天就能做出什么决断,只是挥手道:“成了,勿要在大殿喧哗。”
“今日之事暂且告一段落,等明日再商讨,先退朝吧。”
百官拱手:“微臣等恭送皇上。”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