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新的发明

夏七月初的清早,大朝会如往常一样开启。

先是内阁、兵部就西南土司问题进行汇报,巡抚贵州都御史钱钺建议出兵五万围剿以米鲁为首的土司,不过被兵部和内阁叫停。

后又讨论占城和安南国之间的恩怨,朝会上礼部右侍郎傅瀚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出使安南和占城调停两国纠纷,上应之。

等朝会快要结束时候,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玉出列,拱手道:“启奏皇上,微臣请奏当以密云良民被逼为贼事引以为鉴。”

“臣以为当以此为鉴,举一反三,良民为贼,本质乃土地问题,大明百姓以诡寄依附于权贵而避免缴纳税收,乃使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兹事体大不可不防。”

听到御史陈玉的话,百官们纷纷有意无意的朝他望了一眼。

“臣察以宗庙道观为例,乃至良田千里,阡陌相连……”

等陈玉将奏疏说完,百官才长舒一口气,只要陈玉不是牵扯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便不至于太过于关心。

不过要改宗教为纳税户,当即还是让一部分官吏出面反驳,道:“民间信阳寺庙道观者不胜枚举,道观寺庙若纳税,不知会引起多少百姓反对。”

陈玉当即辩驳道:“下官并非使寺庙道观尽数缴纳税收,诸如香火等钱财,乃民间自愿捐赠行为,此等自不当纳入税收。”

“道僧录寺诸官都定额给诸寺道庙官僧道田,然实际两京一十三省僧道附田之实际数量,远远高于道录寺、僧录寺实际给的定额分量,此等土地何处而来?”

“臣建议国家应重新丈量土地,核实僧道等附田之数量,多出之田地尽数缴纳税收。”

内阁首辅刘健淡淡的问陈玉道:“汝可知丈量国家之土地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陈玉拱手道:“回阁老,此事下官自然知晓,因此下官建议重点对僧道等寺庙道观核察,不宜动其他田地。”

刘健微微颔首。

陈玉此言倒也不无道理,僧人和道人确实该整顿整顿了,士大夫群体兼并良田土地就算了,这些宗教之人竟也如此不虔诚?

他们不是扬言要苦修吗?为什么每个道观寺庙的人却会拥有这么多附有土地?

这不是兼并百姓田地是什么?这不是帮着百姓逃避税收是什么?

陈玉的此项改革,还能将宗教一大部分的田产作为纳税部分,从而增加户部之税收,百利无一害,百官自然也不会反对什么。

弘治皇帝很满意陈玉这番话,这也是弘治皇帝想借着陈玉嘴巴说出来的,也是为了试一试百官的态度和意向。

弘治皇帝沉思片刻,便开口道:“宗教寺庙可侵占民间田产逃避税收,可还有其他如此类似之情况?”

弘治皇帝刚开口,便有无数文官纷纷出列道:“皇上,此等事不宜过分核查,国家尚且不稳,若耗费太多人力物力于此事,恐会劳民伤财,请皇上三思。”

望着朝堂大半文官们开口劝谏,弘治皇帝便知晓他们的态度了,他只是借机试探一下百官的态度,却没想到会遭到如此剧烈的反驳,弘治皇帝只能无奈作罢,便也不继续追问下去,只吩咐礼部和户部会同僧道录寺,丈量全国寺庙道观之田,凡多出田地者,尽数归于应缴纳之田税行列。

今日这场朝会一直持续到下午,直到百官都饥肠辘辘,朝会才散了去。

工部郎中王本和才回到衙署,就见内宫监有太监过来,他一直很仇恨太监群体,祖上就被西厂的人给残害而死,和宦官群体势不两立。

“王大人,我们是受蔚王殿下之命来工部,殿下有改善耕种农具之想法,请工部速速遣工匠以殿下想法制造。”

王本和冷冷的道:“放肆!”

“汝等当工部什么地方?蔚王殿下不过稚童,能有什么改造农具想法?定是汝等狗奴为讨好蔚王殿下假公济私,妄以操控工部为汝等谋取私利……”

内宫监自李广死后,权力大打折扣 ,小太监只能恭恭敬敬的解释道:“王大人,真是蔚王殿下意图改良农具造福天下,此是公事,若不然小人也不会来工部找大人建造农具。”

这是什么笑话?蔚王……改良农具?造福天下?

这些词是能关联到一起的?

王郎中脸色更加冰冷,怒不可遏的道:“狗奴,速速离去,若再来工部拨弄是非,休怪本官无情!”

内宫监太监一脸无奈,悻悻然离开工部。

外廷文官可以不将朱厚炜的话当一回事,但内宫监的太监可不敢啊,既然工部不能派工匠去制造蔚王口中的农具,他们只能请命张皇后,火速立功,去民间找了工匠,按照朱厚炜的想法,将朱厚炜要求的农具给制造出来。

夕阳西下,百鸟归林。

朱厚照此时骑着马匹狩猎归来,收获颇丰,万岁山上,朱厚炜看着夕阳洒在大哥英勇的身姿上,他像个战士一样策马飞奔,看起来十分潇洒飘逸。

不得了啊……半天时间就将马匹掌握到这种熟练程度,不去当大将军可惜了!

“哈哈!弟,看大哥收获如何?!”

朱厚炜将一堆的野兔朝地上扔过去,这些都是他狩猎到的,朱厚照昂首瞥了一眼张柠,意思是我威风不?

不过张柠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但还是配合朱厚照道:“太子殿下太厉害了!”

朱秀荣也敷衍的道:“大哥,你真厉害,居然狩到这么多猎物!”

朱厚照很骄傲,头都快抬到天上了。

“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去吧。”朱厚照开口。

朱厚炜道:“大哥再等等,我让人去制农具了,还没回来。”

“农具,什么农具?”朱厚照有些好奇。

朱厚炜道:“代耕架。”

“啥?”

“我怎么没听过?”

朱厚炜解释道:“就是放弃使用耕牛,单用人力来开垦。”

朱厚照:“……”

“弟,你怎么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异想天开的想法?”

张柠也笑了一下,因为朱厚照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