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半年过去,来到了53年。
这半年何雨柱还是如同以往一样,按部就班的上班,精进厨艺。
得益于空间碎片给他带来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力的提升,厨艺也是越发精湛,比之他师傅也相差不远。
四合院里除了贾家添丁,倒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贾张氏有了大孙子,在院里都多了些笑容。
鞋底都不纳了,每天就抱着她的孙子和院里的大妈们聊天,嘴里那个炫耀的劲,隔着十米外都能瞧见。
对于“盗圣”棒梗的出生,何雨柱早有预料。
不过没了原身傻柱的影响,以后棒梗还会不会成为“盗圣”还不好说。
毕竟棒梗后来成为“盗圣”,除了家庭原因,很大部分也是受原身傻柱影响。
剧里棒梗去傻柱家翻箱倒柜找东西吃,傻柱从来没骂过他,甚至有时候还会夸几句,这特么是人干的事?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特别是小孩子,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被灌输这些东西,想不变坏都难。
一想到这贾家,就让何雨柱难受。
现在他们贾家四口人,有三人都是农业户口,因为国家规定孩子随母亲的户口,所以棒梗也是农业户口。
现在这个时间点,想要把户口转到城里,其实还是很方便的,奈何贾张氏和秦淮茹都不愿意。
因为她们在农村有土地,每年都能分到口粮,户口转到城里,土地肯定就没了。
作为了解以后发展的何雨柱,在今年开始施行票证制度后,也提醒过贾东旭,让他把家里人的户口转到城里。
结果贾东旭回家一说,还被贾张氏骂了一顿,说他何雨柱见不得别人好。
何雨柱知道后也没再多说,有些人就是这样,不见棺材不掉泪,他自己就是多于提醒他们贾家。
何雨柱也不想多事,主要是院里后来乌烟瘴气的,基本上全是贾家闹的。
他也想过搬出四合院,但是根本不行,至少这个院里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对于熟悉剧情的他来说,可以提前规避很多风险。
难道其他院里就全是好人了?不可能的。
他们这四合院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写,哪里都有这样的人。
至于说自己找个小院子住,那就更不可能了,如果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话还行。
雨水还这么小,没有院里人帮忙看着点,他根本不放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他都想好了,如果后面贾东旭还是挂墙上了,那他就搬出去,反正那时候雨水也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到时候来个眼不见,心不烦,随他们怎么折腾。
贾张氏和秦淮茹的户口如果不迁到城里,等到58年人民公社成立,土地全被收回,到时候才是他贾家最困难的时候。
就靠贾东旭一个人的粮本,根本不够他家吃的,只能去鸽子市买高价粮,而且那时候有钱都不一定买得着。
别说贾东旭三十多块的工资,哪怕易中海的工资,这样长年累月下来也遭不住。
贾家那时候又多了一个小当,一家5口人,一个月下来得吃多少粮食?
剧里贾东旭是61年因为工伤去世,何雨柱猜测肯定是因为吃不饱饭造成的。
本来钳工就是重体力活,偶尔吃不饱饭还没事,长时间下来没人能坚持得住,精神一个恍惚就容易出事。
何雨柱前世看剧的时候,看见网友们还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贾东旭为了家人,主动挂墙上去的。
这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本来家里五口人就不够吃的,眼看着秦淮茹又怀上一个,又要多出一个人。
想要解决口粮问题,就只能让秦淮茹接班进厂,这样她的户口才会转到城里。
这样贾家的三个孩子也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城市户口,口粮问题也就解决了。
槐花是61年四五月份出生的,那就是60年怀上的。
饭都吃不饱了还有这精力?只能说他贾家是自作孽不可活。
至于说帮助贾家?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何雨柱该提醒的提醒过了,做到无愧于心就行,他贾家怎么选是自己的事,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完。
至于说给他贾家捐款?那是想瞎了心,敢闹腾,直接把贾张氏赶回乡下去,有他在院里,就不信到时候拿贾张氏没办法。
院里其他人家倒是没什么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许大茂上高中了。
以许大茂的成绩,想考高中是不可能的,肯定是他爹许富贵走了关系才去的。
这年头上高中走走关系还行,毕竟不包分配的。
但是中专就不同了,中专毕业包分配工作,而且上学不用交学费不说,还有补助,想上中专只能自己硬考。
许富贵也是没办法,就这一个儿子,许大茂今年也才16岁,不继续上学又能干什么?总不能让他去街上当街溜子吧。
说到上学,就不得不提我国早期的学制问题了。
**小学学制**:国家成立初期,沿用民国时期的“四二制”,即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
也就是刘海忠一再强调自己的高小学历,就是上了六年小学。
不过从1951年开始,改为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但因师资、教材等准备不足,推行一段时间后暂停。到了六十年代,又恢复“四二制”。
何雨水现在就刚好赶上五年制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三年学制。
高中和中专的区别就在于,高中是为了继续向大学输送人才而成立。
一般有志于上大学的人,才会选择上高中,不过这种都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才会选。
而中专是为国家定向培养人才,一般为三年到四年。
中专教育侧重于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同专业的学制有所差异。
比如工业类、农业类、卫生类中专专业通常三年制,师范类中专学制多为四年,旨在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
中专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相关领域工作,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力量。
所以这时候的中专生才会这么吃香,一毕业各行各业就抢着要人。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