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内的普通老百姓们,由于鬼子兵撤离得早,日常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街道上依旧人来人往,大家依旧为了生计奔波着。然而,消息灵通的人可不会错过这样的大事。
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和渠道,通过半天的打探,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大致经过。于是,这个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迅速地传播开来,一直传到了南京与陕西。
在南京,中统局长陈立夫正坐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手中的情报资料,突然,一名手下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局长,北平传来了一个大消息!”陈立夫放下手中的资料,眉头一皱,说道:“什么消息,如此慌张?”手下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陈立夫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心中暗自盘算着这可是一个邀功的好机会。他立刻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朝着蒋府赶去。
与此同时,军统局长戴笠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他兴奋得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哈哈,这可是个天大的功劳,绝不能让别人抢了去!”说完,他风风火火地带着几名亲信,也朝着蒋府奔去。
当陈立夫和戴笠在蒋府门口相遇时,两人的眼神瞬间交汇在一起,迸发出一丝火花。他们马上就明白了对方的心思,都想在蒋介石面前捡这个天大的功劳。
陈立夫率先开口,阴阳怪气地说道:“戴局长,你不在军统好好发展你的势力,跑到蒋府来干什么?难不成是闲得没事干了?”戴笠冷笑一声,毫不示弱地回击道:“我自然是来找老头子请功的。这么大的功劳,我可不能错过。倒是陈局长,你也想来分一杯羹?”两人就这么站在蒋府门口,剑拔弩张,一场无形的较量即将展开。
在那风云变幻、局势紧张的特殊时期,国民党内部中统和军统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哪怕是在共同对抗日寇的关键时刻,也免不了为了功劳和利益而勾心斗角。
这一日,陈立夫和戴笠站在一处略显昏暗的房间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戴笠那一贯带着狡黠的脸上,此时挂着一副无耻又得意的神情,嘴里说着那些颠倒黑白、妄图独占功劳的话。
陈立夫本就性格刚直,被戴笠这番无耻之言气得脸色涨红,胸膛剧烈起伏,一时竟被气得无语凝噎,他的双手紧紧握拳,指关节都泛白了,好半晌才强忍着怒火,冷冷地说道:“戴笠,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件事背后少不了你的小动作。你那点心思,别以为我看不出来。”
戴笠一听,立刻双眼一眯,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鸷,毫不示弱地反击道:“哼,也不见得就是你中统的人干的。说不定你们还在背后拖后腿呢。”他故意把“中统”两个字咬得极重,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陈立夫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这样争吵下去不是办法,便提出:“那我们各退一步,这功劳我拿七成,你拿三成。毕竟在这次行动中,我中统也出了不少力,情报收集等工作可都是我们在做。”他说得振振有词,眼神坚定地盯着戴笠,希望能让对方知难而退。
戴笠却不屑地撇了撇嘴,双手抱在胸前,语气强硬地回应:“要不你拿三成,我拿七成。此次行动中,我军统的人冲锋陷阵,冒着生命危险与鬼子正面交锋,这功劳大头理应归我们。”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贪婪和野心,仿佛已经把大部分功劳收入囊中。
陈立夫一听,气得咬牙切齿,他的嘴唇都快被咬破了。他知道戴笠是个难缠的家伙,但没想到对方如此贪心。他咬了咬牙,说道:“争下去无意义,再这样争下去,说不定老蒋那边还会起疑心。不如我们五五分,大家都不吃亏。”他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戴笠沉默了片刻,心里权衡着利弊。他知道再僵持下去也讨不到好,便点了点头,说道:“就这么说定了。”两人表面上达成了共识,但各自的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随后,两人整理了一下着装,迈着看似沉稳的步伐进入了蒋府。蒋介石正坐在宽敞的书房里,脸上带着几分威严。陈立夫和戴笠恭敬地站在一旁,将此次联合突袭长存大队营地的经过详细地汇报了一遍。当蒋介石得知他们打死、打伤鬼子900多人时,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十分高兴地说道:“你们此次立下大功,很好,很好。”随即下令奖励两人各10万大洋,以此壮大他们各自的势力。陈立夫和戴笠连忙谢恩,脸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而远在陕西的红党根据地,消息灵通的他们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党组织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一位负责人严肃地说道:“我们内线提供信息此次并非中统和军统联合突袭鬼子兵营,而是另有他人,想必参与行动的人都是坚决抗日的英雄。我们要通知潜伏在北平城的同志,尽量找到他们,去拉拢他们,争取让他们加入到我们红党中来,壮大我们的抗日力量。”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便迅速将消息传递给了潜伏在各地的同志。
不久之后,这个北平城日本长存大队营地被袭消息便通过各种渠道通报全国。此后,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国民政府中统与军统联合突袭长存大队营地的英勇事迹,详细描述了战斗的激烈过程以及打死、打伤鬼子900多人的辉煌战果。
报道一出,各地的抗日气势大振,民众们纷纷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抗日口号,表达对这些抗日英雄的敬意和支持。学生们也组织了各种抗日宣传活动,激发了更多人投身抗日的热情。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