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还有一物奉上。”
可就当李承乾以为此事已经完了时,李泰却又奉上了一卷纸。
“这是什么?”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问道。
“父皇,这是儿臣根据王羲之笔墨模仿的一段话,今趁着中秋佳节,奉给父皇,愿父皇龙体安康,大唐国泰民安。”
说罢,李泰亲自将自己写的贺书送到了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打开,只看了一眼,便高兴得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好啊,此笔迹果真乃一绝,魏王可堪大才。”
李世民顿时对李泰赞不绝口。
而李泰见李世民喜欢,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李世民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集,虽求不到这兰亭序集,但模仿王羲之的笔迹,李泰还是可以的。
他本来在文学创作方面就很有天赋,如今更是投其所好献上贺书,顿时惹得李世民高兴不止。
“谢父皇。”
说罢,李泰便回到了座位上,还时不时看一眼李承乾。
而李承乾见李泰如此争宠,怒意更是达到了极点。
一旁的秦天见状,拉了拉他的衣袖:“你没礼物献给陛下和娘娘吗?”
听秦天这么一说,李承乾这才回到坐席,并命人将自己准备的礼物拿来。
很快,东宫的下人便端来了一个盒子。
李承乾接过盒子,随后便起身走到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跟前。
“父皇、母后,值此中秋佳节,儿臣特意奉上高昌进献的瓷器一套,及儿臣自己亲手做的荷包两个,愿父皇龙体安康,母后万事如意。”
说罢,李承乾从包里掏出了两个荷包,并将瓷器献上。
李世民接过李承乾递来的瓷器,看了一眼,面带笑意道:“太子有心了。”
倒是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有些过于区别对待李承乾与李泰了,于是为了安抚李承乾,便高兴拿起他送的荷包,笑道。
“好啊,太子果然心灵手巧,母后甚是喜欢,就赏赐绫罗绸缎三百匹吧。”
长孙皇后多赏赐了李承乾一百匹绸缎,以压李泰一头。
对此,李世民也并没有说什么。
“儿臣谢父皇、母后。”
说罢,李承乾一脸平淡地回到了坐席上。
倒是李泰,此刻正春风得意,面对太子李承乾,丝毫不掩饰。
“父皇、母后,儿臣也有礼物奉上。”
紧接着,便是晋王李治,也奉上了自己的礼物。
他所送的礼物相较于李承乾与李泰的,倒很简易。
只是一支普通的发簪和一根拐杖。
李治知道长孙皇后很节俭,于是便送了一支普通的发簪。
而李世民由于年轻的时候四处奔波,南征北战,到了如今腿脚有些不利索,所以李治便亲手给他做了根拐杖。
可对此,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很高兴,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李世民的赏赐,李治还摆手拒绝,并要求将这些赏赐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看着李治不到十岁却如此懂事,长孙皇后和李世民都欣慰不已。
其余人也都纷纷夸赞李治的贤德,就连一向不怎么关注这个外甥的长孙无忌,也开始对李治有些另眼相看。
“此子可教也。”长孙无忌不禁笑了一声。
接下来,则是各位嫡公主等先后送礼,随后便轮到了吴王李恪。
可李恪由于匆匆忙忙入京,并未来得及准备礼物,而且他也不知长孙皇后究竟喜好何物,于是便说道。
“父皇、母后,儿臣今奉上舞剑一段,愿父皇和母后帝后同心、永世安康。”
“好。”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一齐看向英俊的李恪。
对于这个儿子,李世民时常夸赞于他,而长孙皇后也很欣赏李恪,并未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有微词。
说罢,李恪持双剑来到宴席中央,便开始舞起了剑。
只见他的剑法行云流水,在场众人无不称赞。
秦天被李恪所吸引,也看得很认真。
“好啊,吴王恪果真似朕,哈哈哈。”
看着李恪能文能武,一套剑法更是玩得赏心悦目,李世民不禁大喜,当即夸赞道。
倒是下边的长孙无忌听见这句话,望向李恪的眼神中不禁多了一丝忌惮。
很快,李恪便舞完了剑,李世民同样重重赏赐了他,对此,一旁的杨妃也为李恪感到了高兴。
很快,众皇子甚至是不少大臣的礼物都奉上了,却唯独秦天仍然在认真干席。
宴会进行不到一半,秦天面前的山珍海味已经吃了大半,还有一小部分珍贵的糕点,则被他悄悄装进了提前准备的盒子中。
这又吃又拿的画面,顿时让一旁的杨妃笑得合不拢嘴。
“咳咳。”
见秦天一直不说话,李世民于是主动开口道:“秦天啊,大家都有表演,你呢?没有什么呈送给朕与皇后吗?”
秦天闻言,尴尬笑了笑:“事情匆忙,没来得及准备……”
说着,还不忘挠挠头掩饰自己的尴尬。
“那就没什么才艺奉上吗?”
李世民倒也不是真的需要秦天的礼物,而是看这家伙一直在认真吃席,很不爽。
今日他非得让秦天出出丑。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秦天不表演一个才艺,岂不是让人看贬了?
更何况,时值中秋佳节,又恰逢长孙皇后病情好转,不表示点什么,确实好像说不过去。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天身上。
见状,秦天想了想,于是笑道:“要不贫道作首诗可以吗?”
“哈哈哈哈,你还会作诗?”
听见这话,李世民差点笑出了声,不过很快便允道:“那你作吧,朕认真听着。”
李世民笑着看着秦天,他倒是要看看,秦天还有什么本事。
这么久的接触以来,秦天除了医术好外,有几把刷子,李世民还是自认为知道的。
“那贫道就直接诵读了。”
秦天想了想,当即朗诵了起来。
不会作诗还不能嫖别人的啊!
小瞧谁呢,唐诗300首我都能给你干出来。
秦天润了润喉咙,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他。
紧接着,秦天便朗诵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天轻描淡写念完,再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好……好诗啊,真乃千古绝诗……”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