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帝问,助父升官

入了内殿,只见皇帝衣裳松散的半靠在龙榻上。

气色极差。

细看之下嘴角有些歪斜。

郑离惊心紧了一下,真风亢为患了!

“陛下,您感觉如何?”行礼后她连忙问道。

皇帝扯了扯失去自如的嘴角:“朕死不了。”

郑离惊:......

她看向自己认得的那位太医,那太医很有眼力劲的告诉她:”陛下本有肝阳上亢之症,偶有眩晕,症状虽不严重,但情绪过激会加剧病症。”

如今这情况就是加重了,已有卒中迹象。

虽然及时进行了治疗控制,但仍然有点后遗症状。

这也是陛下没能上早朝的原因。

要强的皇帝,不想臣子和后妃看见他嘴歪的模样,有失君威。

“我们几个诊断的结果,配合针灸的话,大概需要小半月时间才能让陛下面部恢复如常。”

太医是个想精进医术的太医,说这些是想与二大师探讨一下可有良方。

其余太医都听过这郑家女的厉害,也好奇她会如何给陛下断脉。

郑离惊只好问皇帝:“陛下可允臣女给您看看脉象?”

看到皇帝因为昨日的事,气损至此,她多少有些不安。

“可。”皇帝把手伸了出来。

昨日要不是这丫头备了清心丸,太医说症状会更严重。

他可不想瘫成个废物。

郑离惊给皇帝看了脉象,附合太医所言,肝火燥旺,风邪亢勇。

她把几颗清心丸献了出来:“这是加了符法的丹药,陛下若是吃这个有效,可每日两颗,有望加快恢复。”

太医院也有效果不错的清心丸,但加了符法的清心丸他们是制不出的。

这个也没法教他们,玄门秘术没点基础探讨不来。

太医们只能遗憾喟叹。

皇帝示意杨公公把药收好:“朕信你的药。”

光指望药也不行,郑离惊劝解陛下:“陛下请放宽心,顺应自然,随其因果,方能不受困袭。”

过度气怒焦虑,吃再好的药也会反复。

最终会导致不堪后果。

皇帝心知这丫头说得有理。

他不得不面对自己已走向衰老的事实。

人老了,身体各方面都不如从前,生个气都能引发病症了。

儿子们也都长大了,正值壮年,心思都压不住了。

他从皇子到太子再到皇帝,也曾有过种种心魔。

人非圣贤,岂会无欲。

但没有不顾伦理的去谋划,他对每个儿子的要求也是忠孝必全。

然而,他作为帝皇以及君父的用心教导,并不能规范到所有儿子。

顺应自然,随其因果。

姑太若是在,大概也会说这番话。

皇帝长叹一声,挥退其他太医们:“都出去吧,朕要跟这位二大师论道净心。”

连陛下都称呼上二大师,郑离惊不禁哑然。

待众人出去,郑离惊站在龙榻半丈之处,杨公公给她搬来了圆凳。

然后伺候皇帝坐好了些。

“皇后说了什么?”

郑离惊回答:“皇后娘娘担心陛下身体,问臣女昨日见着陛下可有异常,并忧心瑾王连续奔波劳累身体吃不消。”

皇帝听了,脸色有些晦暗。

微微歪斜的嘴角,添了更多无奈。

好一会后,他才问出一句惊人之语:“你可看得出谁可承大位?”

这问题大得没边儿了。

皇帝却就这么问了出来。

郑离惊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惊愕。

就连一旁的杨公公也惊了一下。

这问题答不好,可是要命的啊!

他有些担心的看着这个不凡的郑家二姑娘。

“无需顾虑,知道就说。”皇帝给了定心丸。

但郑离惊还是摇了头:“陛下,帝星气运臣女堪不破,臣女只能断善恶。”

她很诚实的说道:“ 瑾王说过,善良不能带来和平安宁。执掌江山的君王,想来不能以善恶为主要选定标准,而该以能力为考量,诸位王爷能力如何,想必陛下比臣女清楚。”

皇帝听了这番话似无意外。

要真说出个谁来,他反而会多想。

姑太就从不算这方面的事。

他微闭了眼眸叹气:“瑾王是个合格的,可惜了......”

郑离惊:......

话题来得突然,她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能安慰皇帝:“大晋国运延兴,陛下子嗣昌盛,定会有一位出色殿下来继承大业,陛下不必担忧。”

算起来当今天子有九个儿子,除了四皇子淮王面上有瑕以及五皇子瑾王手有伤残不能继位外,有七个皇子都康健如常。

就算把疑似犯事的恭王剔除掉,也还有六位皇子可培养选择。

这些皇子里面,总有一个能继承大业,延续大晋千秋。

皇帝恢复了帝皇沉稳,点头:“朕问早了。”

“......”她也觉得。

陛下身体虽出现一时阻滞,只要调养得好,康健十数年不在话下。

继承者问题,在未来可以慢慢观察挑选,不必急。

但以后还问她这问题,大概率她还是会这么回答。

先惜命,后惜财。

修道之人,向往长生,她可不想找死。

皇帝动着不太听话的嘴巴,说了句:“山原县的事,既然有玄门中人添乱,你去清理掉。事毕,朕让你父亲升官。”

靠着女儿做官升官,也就武安伯有这运气了。

听了皇帝此言,郑离惊转了下眼珠子,很好意思的问:“陛下打算给臣女父亲升什么官?”

要是不合适,趁早换。

皇帝瞧她那样,哪有不明白。

“你有甚要求就提,朕听听看,可行就如你愿。”

这丫头得用,以后会更得用,皇帝愿意给她面子。

郑离惊认真的想了想,京都有哪些职位合适自己的爹施展他的忠心。

可到底是不太熟悉各个官衙的职位。

她只能把自己的爹不打算去西北,想留京做官的想法说了出来。

并加以解释:“臣女父亲想陪我母亲到最后,至少这三几年不愿离开京都。”

皇帝听了,呵呵两声。

“倒装起长情人儿来了。”

凉州第一美人娶回家二十年,现在才知道要珍惜。

黄花菜不凉也不热乎了。

这蠢货,放哪儿能不招他眼,又能让他女儿满意,嘴歪了的皇帝都得多想想。

她一筐子丹药,改短命大哥绝嗣命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