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邮电分家

这边办公室搬家,那边也没闲着,这几天行动局京城这边的人手全都散了出去,根据材料去找各地在京城的工作人员。

还有传说中的黑狱。

这东西资料必须得详实,容不得一点儿马虎。

结果材料到是拿回来了,有照片有记录,还有惊喜。

搂草打兔子,还在郊县找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盗版厂,还是综合型的,书也印音像也压,就没有人家盗不了的东西。

这真是有点灯下黑的那个意思了,胆子够大,够猖狂。

东方律师所好几十人的团队在安保公司的配合下横扫了盗版市场以后,虽然肯定不大可能把这东西根绝,但也都躲到哪个见不得人的沟沟卡卡里去了。

规模上也是极致的缩小,但凡出货量大一点儿就得被盯上。

现在市场上有是肯定还会有,但是还想靠这个像以前那样发横财是真不大可能了。

主要是销售渠道也卡住了,律所可不是只告厂家,销售的也没放过。

所以现在想做盗版那就得大投资,把东西做的和真的一模一样才行,包括防伪标记。

就在这个全国市场已经趋于正常化的情况下,就在京城郊区,就这么明晃晃的摆着一家盗版厂,你说他胆子大不大?

猖狂不猖狂?

而且这个厂的货也不是偷偷摸摸去找小市场出,人家就这么大咧咧的送到上地电子城。

在一零年代以前,上地电子城就是全国最大的盗版集散市场,从光碟到游戏要啥有啥……某东子就是卖这个发家的。

不过他是最底层零售商,在中关村摆摊儿。

这会距离他出来租柜台还有一年的时间,就是不知道因为网络的发展加快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张铁军看了看这个厂子的地址,在上庄附近。

这个到是不意外,那一片儿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就是盗版生产的窝点片儿,从磁带到镭射碟再到Vdc和dVd,就没有他们不干的。

牛逼。张铁军在心里给这老板点了个赞。

随手放到一边儿,现在这是小事儿,哪天有功夫随手就收拾了,现在得先处理这边儿,首先是写报告。

关于各地工作人员在京以及私设监狱的报告和情况说明。

写了几笔,张铁军忽然想起来自己说过要设一个投诉热线电话的事儿,这事儿是安排给谁负责来着?

想了想,张铁军拿出电话给万向军打了过去。

沈洪兴带着陆晨去了长沙,家里这边的事儿暂时由秦哥带着万向军。

秦哥之所以这么高兴搬家估计和这个也有点关系,累呀,事情太多了,搬过来以后东方公司那边的事儿他就不用管了。

当然张铁军也知道这个问题,也在一直想办法解决。

现在杨雪其实已经是在做助理的工作了,只是名义上没改,她接手了原来沈洪兴的工作。

张倩和龙灵羽两个丫头现在都算是杨雪的副手兼学生。

“向军儿,我上次说要弄一个热线电话那事儿是不是交给你了?”

“没有啊,事儿我知道,但是没交给我负责。”

“哦,我忘了是让谁去办了,那没事儿了,你忙吧。”

“嗯。那什么,老板,现在秦哥他们搬家了,那我以后还跟着他不?我现在帮着打包呢。”

“不用跟,他是这边的,你是公司的,以后有事儿问杨雪吧。现在洪兴走了这头就剩你一个男的了,你可得给我撑起来。”

“我也想啊,我肯定想好好干,就是时间有点短有些事儿还没怎么通。我努力。老板以后咱们还添人不?”

“应该要添,我办公室搬走以后陆军部这边儿会组建顾问办公室和新的助理室秘书室,人是肯定是要添的。”

“那多来几个男的呗?现在确实不大方便,有时候。”

“行,等这边折腾完我和杨雪聊聊,注意一下男女比例。你忙吧。”

张铁军挂断电话,看了看桌子上。

确实是新办公室,他这屋里除了桌子椅子啥也没有,除了纸笔想找点什么东西都不凑手,固定电话也没扯进来。

“你知道不?”张铁军回头问站在窗边往外看的徐熙霞:“徐助理。”

“啊?啥?”

“给监察部办热线电话那事儿我交给谁了?我真忘了,反正不是这头的人。”

“你还能忘事儿?”徐熙霞感觉很惊奇,一直以为张铁军的脑袋是电脑呢,原来也有丢三落四的时候。

“那天是临时想法,随口一说然后就再没提,刚才才想起来。”张铁军搓了搓下巴。有胡茬了,该刮胡子了。

坐在那琢磨了半天。

他有强迫症的嘛,什么事儿没想通透就感觉特别难受,憋的慌。

有时候都躺床上睡下了,忽然有个字儿就是死活想不出来怎么写,马上就得起来查查,要不然那觉就不用睡了,能弊死。

“你先想想你说那话的时候在哪,身边都有谁。”徐熙霞在那帮他捋。她们几个都知道张铁军的这个性子。

“在哪呀?”张铁军晃晃脑袋活动了一下脖子:“应该是在电视台吧?白呃不是,徐洁。我问问她。”

张铁军拿起电话给徐洁拨了过去。应该是她。

果然是,那天他随口就交待给徐洁了,让她跑一趟电信去申请一个专线号码。

九七年这会儿全国各省市电信局基本上都已经换上了程控交换机,全国直播通话已经实现,设立一个专线电话的条件是满足的。

而且这个专线可以实现全国范围直播的,不用加区号。

打电话加区号是为了区别重复号码降低号序,并不是说跨了省就必须得加才行。

这事儿从电信局那边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儿,技术上设备上都没有问题。

“我去过了,电信局说他们正忙着分家没时间,让等等。”

“……你找的哪里呀?”

“啊?电信局呀,京城电信局。”

张铁军舔了舔嘴唇,想了想这到也不是徐洁的错,应该是自己的话没说明白:“这事儿得找国家电信局。

你……算了,这个得单位出个手续,你先不管了,我从部里叫人去办,这事儿怨我没说清楚。”

“我,我不知道啊?我不懂这些。”徐洁急了,说话都带上哭音了,张铁军第一次安排她做事结果没做好。

“没事儿,说了和你没关系了,是我没说清楚,你安心工作吧,我让部里直接和电信那边联系。”

“哦。……不生我气吧?”

“没有,不会。我挂了哈,我给部里打个电话。”

“谁呀?”徐熙霞听着声了,眼珠子锃亮凑了过来。女的,声音还挺好听。

“徐洁,电视台给我配的那个联络员,负责几档节目的联络工作。”

“哦,她呀。呸,秘书就秘书呗,还联络员。”

“她可不是秘书,也不允许。”

张铁军翻了翻电话,给景海洋打了过去,让他去部里找曹书记出个手续,去电信局把事情办一下,号码就定为一二三四五。

这会儿国内还没有这种专线,不管是地方性的还是全国性的都没有,号码随便用,想用一零零八六都行。

国内通信历史上的第一个专线电话是一八三,很多人估计都没听说过,它是一零零八六的前身。

政府主导的第一个专线电话是一四八,是九八年山东荷泽东明县开通的司法援助电话。一四八,要司法。

谐音梗这东西老早老早就有了。

随后九九年湖南岳阳市委也开通了一四八专线,并把服务范围扩大。

说起来,东明县开通这个专线电话还是被计划生育给逼出来的。

九十年代初计生工作进入了白炽化阶段,相当暴烈,尤其山东农村地区。

那家伙,敢怀孕男人腿打折,敢生娃娃摔死男人腿打折,敢偷偷跑出去家里一切财物全都拉走充公,限期不回来全家腿打折。

弄的家家像做贼,人人都防备,真的有一种草木皆兵的感觉了都,平时走个亲戚串个门儿都不敢,就更不用提出远门了。

然后这种模式迅速的向西向南传播了开来。好用啊,还不费脑子。

啧啧,那个年代呀。

其实计生这个事儿东北地区是最严格的,也是执行的最好的地区,不过情况就不大一样。

东北这边都是工矿企业的嘛,下个文件宣布一下没人敢犯,除非不想要工作了,就特别好管理,当然也有溺死孩子强制结扎这种事儿。

特么,又说远了。

交待了景海洋,张铁军又给曹书记打了个电话,把决定设置专线的事儿和他解释了一下,怕老头心里有什么想法。

“这家伙,我们就是过来看个搬家,你这就忙上了。”

“正好有事儿呗,我还不管哪?咋的冷落着你啦?”

“嗯,老不得劲儿了。”徐熙霞来了个西子捧心:“心里就一个劲儿酸溜溜的。”

“你可拉倒吧你,你怎么不去演戏呢?”

“我到是想,当明星谁不想啊?没机会。”徐熙霞笑嘻嘻:“现在,机会是有了,谁敢找我呀?都是你,耽误老了事儿了。”

“行吧,都是我的错。你真不想回去呀?”

“不想回。也没有事儿回去嘎哈?我现在和我爸我妈都没有什么说的,到时候他们就是一个劲儿的问问问的。算了。”

其实说不想回家看看那是不可能的,在外面时间长了哪有不想家不想爸妈的?

就是,这边的情况确实是复杂了一点儿,回去就怕问这问那一个不小心说错话,心里压力有点大。

反正有电话,平时多打几个电话聊聊天儿也就当是回去了。

“对了,”徐熙霞拍了张铁军一下:“你真打算让我爸去养牛啊?你到是不怕把你老丈人给累个好歹儿的。”

“谁说养牛就得累?”张铁军翻着资料,抬头看了徐熙霞一眼:“就是划一片地种牧草,然后建几排房子做基地。

种草割草都有机器,雇人开不就行了,还有放牛这些,还真让你爸自己干呗?就是管理。

牧场说是一百多平方公里也不见得就非得弄那么大,也不是非得弄成一个,可以多弄几个分场就行了。

养牛分圈养和散养,我说的是散养的标准,咱们可以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主要还是得找到合适的地方种牧草。”

“种草不是哪都行?随便哪撒把草籽儿不就长了吗?”

“哼哼,要是真那么简单就好了,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儿的事,一养就是十年八年几十年,弄不好地就荒了。

没看过去水草丰美的地方现在全成了戈壁荒漠了?那不就是没弄好嘛,没有科学的长远规划。”

徐熙霞翻了个白眼儿,冲张铁军吐了吐舌头:“不懂。”

“多大人了?”

“你才大呢,我可不大。咱俩就在这傻等着呀?”

“等会儿吧,我把这个看完。”

没等多一会儿,大卡车就呼呼的开进了院子,安静的楼里顿时吵闹起来。

安保员和办公室的人员一起动手,吭哧吭哧往楼上抬。

搬过来秦哥就已经把人员重新安排好了,大家各找各的办公室,安排自己的东西,弄起来也快。

就是办公桌椅文件柜这些大件儿费了点劲。

“我还以为你们走了,”秦哥推门进来:“今天弄不完,估计得两天。”

“干什么还得两天?”

“置办东西呀,桌椅柜子什么的都不够,不得买呀?过来以后不是要扩吗?人员什么的都得加。电话都得装几天。”

“你受累了呗?”

“不敢不敢,应该的。”两个人一起笑起来。

“行了,你慢慢安排,我回去了,”张铁军站了起来:“我得回去赶报告,明后天有些事儿得去汇报一下。”

“行,弄好了我给你打电话,这回近了你总不能像以前似的半年见不着人了吧?”

“略为夸张了哥,我最多也就是十天半月过来一趟,让你说的像我旷工似的。

再说以后等那边大楼建好我可能在那边待的时间要长一些,这边儿就靠你了,咱们随时电话联系。钱够用不?”

办公室这边也是有财政拨款的,有自己的财务人员,不过一般来说都不大够用,张铁军这边给的福利待遇有点高。

这些杂事儿也都是秦哥在管,张铁军基本上没怎么问过。

秦哥就笑:“这以后还真是个问题,来这边没人给添补了。”

“一样,该怎么样还怎么样,食堂我让那边出人过来办,车辆这些咱们自己出。”

“我看行。”

“那就这么定了吧,车辆你做个凳记,看需要怎么配置。”

原来在那边用车经常都是蹭安保公司的,这一蹭就是好几年。

蒋卫红和李树生走了进来,他俩是过来检查警卫安排的。

张铁军看了他俩一眼:“我也没叫你俩呀,跟过来干啥?我还能丢啦就这么远一点儿。”

“我俩就不能过来熟悉下情况呗?”李树生笑么次儿的左看右看:“这边确实感觉比那边好。”

“是自由的感觉,在那边是寄人篱下。”秦哥笑着概括。

“这楼没有那边大吧?”徐熙霞问了一句:“我感觉没有。”

“没有。”张铁军摇摇头:“要小一些,不过这边就办公室自己用,实际上要比在那边宽松不少,再说还有后面的院子呢。”

有人过来找秦哥问事儿。

张铁军就让秦哥自己忙,他和徐熙霞拿着材料回家,蒋卫红也跟了回来。

“铁军,独立办公了那这边需不需要按规定派人进驻?”

“不用,安保员足够了,咱不整那高调的。”

“行吧,那咱就低调点儿,”蒋卫红笑起来:“正好北头北面的那个院子够大,我调一个中队过来负责安保警卫工作。”

“妈哟,这可真低调。”徐熙霞撇了撇嘴。

一个安保中队有一百多人,调到这边来了肯定要配发武器……确实够低调哈。

“铁军儿,你说的那个专线电话,咱们行动局是不是也公布一个?这事儿以前好像你就提过一嘴,始终没落实。”

行动局成立那会儿张铁军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不过当时基础条件不大行,也就放下了,就在各省公布了一个正常号码。

“可以呀,那你出个手续安排人去电信要个号呗,要简单好记的,三位五位都可以。”

“能行啊?电信和邮政正在分家,这会儿正是人慌马乱的,能有时间搭理咱们不?搞专线也挺麻烦的吧?”

搞专线确实挺麻烦的,因为原来没有这东西,需要搭建专门的独立机房,人员设备空间都需要解决,技术上反而没什么问题。

“没事儿,机房咱们自己建,你在后面院里安排个地方我让人过来搭架子,电信那边只要一个信号就行了。”

“得多大地方?”

“机房加客服,……三百平吧,先弄这样,后面看情况再调整,反正后面几个院子不都是空的吗?要注意保密。”

“那就放在北头?就放中队边上,那地方足够用了。”

理藩院里面的建筑虽然也能叫四合院,但并不是标准四合院的样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叫工字房,毕竟是办公接待的地方。

总体结构差不多就是两排纵向的正常房子中间夹着一个宽大的横向大屋。

纵向房子就是两排办公室加库房什么的,宽九米长四十米,中间这个横向大屋以前是做为接待招待的礼仪场所,宽十九米长二十五米。

这样的配置整个理藩院里有四座,分别对应蒙回藏三个民族和俄国事务。

建国以后因为一直做为办公和厂房使用,有一些拆改但问题不大,基本上还有保持原来的面貌。

“行,具体的你安排吧,暂时先这样,等后面胶印厂那块地建起来可以单独给专线留一层,到时候搬过去就行了。”

“能合适吗?”

“机房不动,把客服中心搬过去,就是接线员这一块。到时候再说吧。”

“行吧,那用不用你给电信局打个招呼我再过去?我感觉应该是没时间搭理我,又不能干啥的。”

别看这些人在外面威风八面的,真去电信这样的单位办事儿人家不搭理也就不搭理了,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行,我回去打个电话联系一下。”

蒋卫红把两个人送到园子南门,看两个人进去了这才回头去办公室那边安排。

直接来到五号院儿。

“你要是没意思就去玩吧,我这得一会儿时间了。”张铁军放下卷宗去开保险柜:“有几件事儿比较大,我得写报告。”

“玩啥?”徐熙霞用手在桌子上抹了一把,看了看不脏,就去给张铁军泡茶:“你想喝茶还是咖啡?”

“就茶吧。”张铁军把几摞卷宗放到办公桌上,轻轻拍了拍,抿了抿嘴。

徐熙霞拿上茶叶去了茶水间。

张铁军坐下拿出电话簿想这事儿找谁。

这会儿邮电部的部长是吴基传,他会在明年改组以后继续担任新的信息产业部的部长,事实上邮政和电信这两块已经和他没啥关系了。

这会儿的电信局是在九五年组建的,叫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简称中国电信。

邮电电信总局在今年一月宣布脱离邮电部独立,组建了全新的中国电信局,这也是取消邮电部的前摇准备工作。

邮政局那边其实也在做脱离的准备,不过它脱离的是邮电电信总局,情况要更复杂一些,所以会一直拖到明年三月才宣布。

为老百姓服务了四十八年的邮电部会在明年正式结束它的使命,变成历史当中的一个符号。

电信局和邮政局的分别组建是一种历史趋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说起来,电信局这边的情况要比邮政那边好多了,人员设备什么的都是直接划过来的,也就是搬搬家换块牌子的事儿。

邮政局的组建要比这边复杂的多。

负责人刘立清一度被人称为三个一局长。一个人,一块牌子,一个公章,用了整整大半年的时间才拉起来他的六人小组。

后来电信和移动再次分家,移动的分裂,邮政电信移动的政企剥离就都是后话了。

但是整个计划是从这会儿就已经开始的了,一步一步推进,包括新的人事安排。

结果就是,这会儿张铁军拿着电话不知道应该找谁了。

没招了,张铁军看了看时间,把电话打给了陈秘书:“陈哥,我想和你打听个事儿。”

“你是领导,有事直接安排呗,客气啥?”

张铁军就把事情说了一下:“我现在不知道找谁了,找谁?邮电部肯定是不管这些了。”

“张立贵,他现在是局长,我把他电话给你。”陈秘书张口就来,查了一下把电话号码读给张铁军,让他记下来。

“陈哥,还有个事儿,中办国办信访那边你熟吗?那个周局长。”

“您有事儿就直说,我这空余时间不多。”

“我想找个时间和这个周局长见面谈谈,你帮我安排一下呗?”

“行,没事我挂了哈。”

没等张铁军回话陈秘书就把电话挂了。

张铁军吧嗒吧嗒嘴,这个还真没地方生气去,人家是真忙,这已经相当给面子了。

把电话打给张立贵局长,把监察部和安全部需要开通两条全国专线号码的事儿说了一下,也说明了机房和客服自己建,就需要一个通路。

张局长奔儿都没打就答应了下来,还对支持工作表示了感谢。

这事儿即然开了口那就是必须得办,但是组建专线真的很麻烦,人员设备都得花钱,现在人员和设备都不用他们出,当然高兴了。

话说电话费可是不可能少收一分儿。

事情说完挂了电话张铁军感觉,这张局长行啊,办事儿挺痛快的,为啥电信改组以后他不是第一任董事长呢?

琢磨了一会儿,又感觉这个名字挺熟悉的。

靠,人家确实不是电信的董事长,但是人家是移动的第一任董事长。白特么操心了。

上辈子张铁军在京门大厦上班的时候见过他一次。

看人家这名字就不用他瞎操心,立棍儿,那是注定要当大哥的命。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