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小华要结婚

二叔躺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熟了,呼噜打的震天响。

这是真喝多了。

还好张铁军家里人喝多了都是睡觉,不吵不闹也不吐的,问题不大,难受的也就是本人。

上楼回家,周可人小黄和于家娟围坐在沙发上说话,看着小格格在那玩陈丫丫。

这么大的小孩子都免不了被人当玩具的命运,还美滋滋的傻乐呵。

“回来啦?什么情况?”周可人看张铁军进来问了一句。

“没事儿,”张铁军给小舅递拖鞋:“估计是县里收粮的,和我二叔拿桥呢,估计是想压压价要点好处,就是这方式有点膈应人。”

“你怎么处理的?”

“让蒋哥处理了,还能怎么的?带回去审审吓唬吓唬呗,没有别的事儿也就是这样了,要是有别的事儿再说。估计得有。”

“估计有。”周可人点了点头:“现在粮食这一块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弄的乱七八糟,还不如原来那样呢,早晚是个事儿。”

“确实不如原来。”小舅点头:“现在什么都说要市场化,粮库怎么市场化?那不是开玩笑呢,感觉有点扯蛋。早晚出事儿。”

“那小舅你们怎么不管呢?”于家娟问了一句。

小舅笑起来:“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拿什么管?我也得有那个权力呀,这是铁军儿他们的工作,我们针对的是司法和公安机关。”

“你们不是管干部的吗?”

“我们负责的是职务犯罪,对公安,法院和司法机关进行监督检察批示,管干部那是纪委的事儿,现在又多个监察。铁军他们啥都管。”

小舅指了指张铁军:“以后不管什么事儿都找他,反正他也不怕得罪人。”

格格在一边瘪了瘪嘴:“我爸说话总阴阳怪气的,一点也不好听,我妈都说烦他。”

张铁军坐在那吧嗒吧嗒嘴,感觉没事做,看了看时间:“要不你们玩儿,我回张家堡转转。”

“这北风号号的回张家堡干什么?”小舅看了看他。

“我都多长时间没回去过了,这不正好没事嘛。回去看看。好歹那也是我长大的地方,有时候还是挺想的。”

“道能好走吗?山里。”周可人关心的是他的安全。

“还行,那边道不难走,就一点坡,开慢点没事儿。”小舅帮张铁军解释了一下。

确实没事儿,张铁军的车重,压得住。

“那你就回去看看吧,我们回家。这回个家一个多小时了还没回去呢。”小舅抻了个懒腰:“格格,回家了呗?”

“回家有事啊?”格格扭头问小舅:“就非得回呗?我还没玩够呢。”

“你那还有够?你不够丫丫都够了。”小舅笑着去摸了摸丫丫的小脸蛋儿,丫丫仰着小脸笑。这丫头特别爱笑。

“格格上初中了没?”周可人问。

“没呢,明年上,明年我就是初中学生了,我妈说等上了中学就不能想玩就玩了,我不得抓紧时间呐?”

“抓紧时间玩啊?”

“要不介呢?我还抓紧时间学习呀?”

“人家都盼着长大,你不想长大呀?”

“不想,长大了没意思。”格格果断摇头:“我算是看明白了,人长大了太没意思了,一天天的这事那事没完没了。”

“完蛋,俺家壮壮都盼着长大呢。”

“他是男的呗,男的和女的不一样。我就不想长大。”

张铁军套了件大衣下楼,叫了几个本地的安保员陪他去下乡。

京城过来的不行,往山里去不熟悉路况容易发生危险,冰雪路面开车是非常讲经验和技巧的。

从市里到偏岭镇上已经不用从山里转了,实业公司在这段太子河上给修了路架了两座大桥,从牛心台直接过来就行。

近到是没近到哪去,主要就是方便了,冬天走会更安全,尤其对农民自家的马车驴车牛车自行车这些特别友好。

镇子上没什么变化,对于农村乡镇来说,基本上时间走到这里就静止了一样。

偏岭镇前些年大兴土木新建了政府大楼,还专门建了一栋楼房供给镇上的干部居住,用上了暖气和自来水。

再加上原来的供销社商店,三栋楼就在镇中心,鹤立鸡群一样相当牛逼。

若干年以后,一栋楼不够住了,镇政府会出钱在政府楼边上再建一栋更大的干部楼。

不过,在建那栋楼的时候,同时也把镇中学给建了一下,教学楼宿舍楼都建了,算是遮了一下脸面。

现在,镇中学已经没有了,镇上最大最高最新的建筑是冠军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址就是原来镇中学的位置,并过来了。

冠军学校在山区乡镇建校采取的都是兼并模式,大受欢迎。地方上能减少一块支出。

冬天东北的镇子上感觉都比较萧条,没有事儿几乎没有人出门,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窗户上都封着塑料布,人影儿不见。

要不是家家房子顶上的烟囱都冒着青烟儿,就跟没人似的。

“部长,停一下不?”

“不停,直接走吧,回来的时候要是赶趟再看一眼。”

车子径直穿过镇子,顺着山谷一直走到底开始上山。这个山谷是个死胡同,只能上山。

山宽一公里,上下十一个弯,就来到了山的另一侧。

这边是一片七百多米宽,五六公里长的冲积河滩,都是耕地,一条没有名字的大河顺着山根缓缓流过,汇入太子河。

从这往北每条山谷里都有条无名河,每条河边上都有个小村子,绵延出去小二十公里。

车从山上下来向南,穿过平地过了河,就又开始爬对面的山了。

“部长,咱们怎么走?”

“里面修路了?”

“修了,这边村子都是重建的,和原来都不一样了。”

“行,那就走下面吧,还省着爬坡。”

前面山上的这道坡算是整个这一片山里最陡最长的一个坡了,冬天走还是挺危险的,能不走当然最好。

司机答应一声一打方向盘,车子就从国道上拐了下来。

张铁军往两边看了看:“哎?这地方不是有个村子吗?孤家子。”

司机就笑:“早就没了,前面北甸儿也没了,都并到法台去了,现在都在咱们张家堡农业公司上班,地都是公司在种了。”

“用得着这么多地吗?我说我二叔怎么张罗要卖粮呢。”

“种地,栽树,种草药,养鸡养鸭,养大鹅和猪,还有牛和马,有大棚,还有专门弄山货的,反正闲不着。”

“收入怎么样?”

“那肯定是比以前强太多了,除了种地其实干什么都能出点钱。”

往前走了一截就看到大棚了,沿着山根儿整整齐齐的一长排,看不到头。

新修的马路就从大棚边上过来,绕了一下才向南通向村里,正好从原来北甸村的地方经过,村子没有了,一半扣了大棚,一半成了耕地。

“姚堡并过来没有?那现在这么一弄,法台村不是得有三百多户?”

“姚堡给并到张家堡去了,过这边来的没几家。现在法台村儿是挺大的。”

这变化可挺大呀。

冬天的东北农村什么都没有,到处都是空荡荡的,除了雪还是雪,往哪看都是一片雪白,只能分得出山和平地。

河面还没有彻底冻结,像一条粗大的黑线蜿蜒在雪原上面。

一直往南回到太子河边上,法台村的位置没变,但是样子已经大变了样,过去的老村子已经没有了,现在是一片整整齐齐的红顶瓦房。

小溪上面修了桥,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广场,村部和供销社都在广场边上。

一点过去的样子也看不出来了。

“老供销社拆啦?”张铁军问了一句。

“整个村子都是拆了重建的,留着也没啥用啊,又不是有什么纪念意义的地儿。”

“也是。”张铁军点点头,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失落的,那是对自己的过去的记忆。儿时的记忆。

那个时候,买点油盐酱醋打斤酱油,过年了买一百小鞭都是多开心的事儿,都是难忘的回忆。

其实也没有多少年,顶多也就是十来年的事儿,但好像就已经很久远很久远了。

可能是因为,这十几年的变化太大了。

包产到户以后,农村的面貌也是发生过很大的变化的,虽然就是那么一阵儿。

从新的法台村出来,道路在一大片耕地中间穿过一路向东北方走,原来姚家堡的地方也都拆没了,就是上面山口上还有几间瓦房。

“那地方怎么还有房子?是没搬吗?”

“不是,那是公司养殖园的房子,那面坡上种的林参。”

“哦。”张铁军点了点头。

两边往日老大一片的秃顶子山现在都是一片一片的树林了,从山下一直到山尖上,在雪里显得黑森森的。

马路穿过平整的雪原一直到了三道河这边,从发电厂大锅炉边上过来,在三道河桥头和国道交叉。

张铁军没有直接进村子,让司机顺着国道往前开,去爷爷奶奶还有姥爷的坟上去看了看,拜祭了一下。

冬天的村子里没什么好看的,其实张铁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想回来看什么。

树都是光秃秃的,一片叶子都没有,张牙舞爪的在风里哆嗦,所有的东西都被大雪盖上了,包括房子,路上连条狗都没有。

就是树多了,三面山上都种满了,看着朦朦胧胧的。

现在村里都供上了暖用上了自来水,以后都不用砍柴了,供养了老张家上百年的大山也能休息了。

张铁军就站在路边的那棵大核桃树下面往四面打量,心里那股子莫名的情绪随着从西山垭口吹过来的冷风一点一点消散。

直到下面院子里的安保员看到人跑上来查看。

“行了,我不下去了,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我去堡里看看我爷就走。”

打发了安保员,张铁军回到车上,进堡里去看望了一下老爷。他爷爷辈的人就剩这么一个了,住在堡子中心最大的院子里。

老爷一家现在算是过上好日子了,整个人看着都年轻了不少,一说话先笑,嗓门还大。

做为张铁军唯一的爷爷辈儿,是受到了照顾的,房子最大院子也最大,家里张铁军的叔叔姑姑们都在公司上了班。

老爷老两口不用上班,每个月都有五百块钱的养老钱拿,根本花不完,过年过节的还都有福利给送到家,小日子过的相当滋润。

也算是老来有福了,得的是亲哥一脉的祭。

张铁军到老爷家看了看,陪老两口说了会儿话,给留了两千块钱,问了一下村里各方面的情况。

拒绝了老爷老奶留他吃饭的挽留,也没去别的地方,直接返回了市里。

事实上,这一趟回来到底是要干什么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晚上,张铁军在口福居请饭。

除了大姨和大姨夫,其他的亲戚朋友都来了,热热闹闹的摆了三桌。

尚中文一家,汪玉刚一家,小峰一家,小明一家。小华带着关卫东来的。

小舅陪着郑市长张书记他们那桌,张铁军自己坐到小明他们这桌,也没有叙旧,就是朋友小聚。

他以后回来的次数肯定是越来越少,很珍惜这种聚会。

饭后,把人都送走,张铁军和关卫东聊了一会儿。

也没说什么别的,就是关心了一下家庭工作这些呗,告诉他自己就这么一个妹妹,希望他们婚后把日子过好。

“小华决定的挺突然的,现在日子也还没定好,我也不知道到时候有没有时间回来,就想着和你见个面儿,怎么也不能连妹夫都不认识。”

“我怎么就突然了?都处这么长时间了。”小华不爱听了:“说的像我嫁不出去了多着急似的。”

“是我着急,我早就着急了。”关卫东也是个会说话的,难怪把小华哄的这么开心。

“反正,祝福你们吧,我尽量回来,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你要是没时间就不回来,礼到就行,到时候我俩正好去京城旅游去。俺们去看你。”小华笑嘻嘻的讨好处。

“行,你想要什么给我列个单子,我再在京城给你们添套房子添台车,以后想住哪边就住哪边。”

“申城我也要,我嫂子说你在申城买了好些楼。我不要车,多了没用。”

“行,你们自己挑地方吧,看喜欢哪里。”

“等俺俩结婚了,我把他爸妈接这边来住行不?”小华说:“他家就他一个小子,老人肯定得俺俩养,搬过来方便。”

“行,就搬二哥原来那屋呗,不是空着吗?他又不回来了。”

“关卫东你知道不,他说的二哥是他老姨夫。”小华哈哈笑起来:“改了好几年了也没改过来,我现在都跟着叫混了。”

于家娟晚上得回家,小黄大大方方的就留下了,让于家娟好个羡慕。

这边小华去了关卫东家,她是真不敢在张铁军在的时候留关卫东在这边住。也不是不敢,是不好意思吧?

“你不是说你哥当兵吗?”关卫东没车,开着小华的车。

“昂,是当兵的呀,咋了?”

“瞅着感觉不像似的。他和郑市长他们关系这么好啊?”

“老关系呗,多少年了。我跟你说啊,咱俩在一起花钱啥的都行,工作上你得靠你自己,能上就上不能上拉倒,别整不能行的。”

“行,我本来也没那么想过,我就是这么一说。”

“你最好是没想过,别到时候尽给我哥丢脸,那破工作干不干又不能怎么的。”

“这家伙,这口气,我不上班了你养家呗?”

“我养就我养呗,我跟你又不是指望你挣多少钱,你能挣多少?”

“听着像你挺有似的,你有多少?”

“不敢和你说,怕吓着你。”

“我发现你嘴是挺严的,这些事儿是一点也不漏啊,弄的我感觉都不像是你对象似的。”

“咱俩处对象说那些嘎哈?再说原来八字儿都没一撇呢。”

“那现在是有撇了不?多少能漏点了不?我发现我到现在都没咋了解过你,藏的太深了。”

“嘿嘿,看你表现。也不是不和你说,是怕你在外面说去,像显摆似的。

这公司都是我哥的,后来他当兵走了才给我管,我有股份,我哥说我结婚了就把以前我所有的钱都给我,让我自己管。”

“你还把钱放你哥那?有多少?说说我听听。”

“我哥能挣钱呗,放他那涨的快。我哥还不告诉我呢,我都打电话问黄姐了。”

“黄姐是谁?”

“我哥的私人财务官,帮我哥管钱的,还帮我哥管着投资公司。哎呀,说了你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我哥的钱基本上都在她手里。”

“那就不怕人跑啦?”

“那不得看看是多少吗?搁你你敢跑不?好好工作一年工资几百万不舒服啊?有钱人多了,你看哪个管财务的跑了?”

“你哥有那么多钱?”

“我哥嘎嘎厉害,以后你就知道了,他干什么都厉害,挣钱像玩似的,当官蹭蹭往上升,对我还好,你以后要是敢欺负我你就等着吧。”

关卫东笑起来:“咱俩在一起谁欺负谁你心里还没点数啊?说这话亏心不亏心?你哥现在是多大的官?”

“我哥呀?说出来怕你不信。”

“信。说说,团长还是师长?”

小华撇了撇嘴:“才不是呢,我哥早就是将军了,现在是军部委员,刚刚又让他当监察部长,好像还管宣传。”

车子忽的一晃,关卫东把车拐到路边停下:“真的呀?吹牛逼不带这么吹的。”

“哄你呀?稀的不?一看你平时就不看新闻,要是看新闻你见了我哥就认出来了,前几天才上过,授荣誉称号。”

“啥荣誉称号?”关卫东排上档把车开回路面。

“三军司令员,牛逼不?三军荣誉司令员。我哥有老些奖章了,都是立的功。”

“卧槽,有点不敢信哪,”关卫东来个个深呼吸:“到俺家了可别说这些,听见不?别说你哥的事儿,咱们知道就行了。”

“那以后不是早晚的事儿?”

“以后是以后,别说。”

“嗯,听你的。”

“你在你哥手里有多少钱?你还没说呢。”

“黄姐说有十几个亿,具体得算。我的想法是要不就不拿回来,继续在那放着,你说呢?咱们又不缺钱,我工资咱俩都花不完。”

“你的钱你说了算,不用问我,我挺大个老爷们还能花你钱呐?好说不好听的,以后留给孩子。”

“不要脸。”小华脸就红了,拿眼角瞄关卫东。

……

矿区三大厂矿都在紧锣密鼓的改造,从山上到山下,到处都在施工当中。

选厂的改造范围是最大的,所有车间的老设备都在更换,技术都要更新,工艺流程上也在进行彻底的整改。

张铁军过来就是想看看改造情况还有工程进度。

如果说高炉是钢铁厂的核心,那选厂就绝对是钢铁厂的大动脉,这边的工艺产量直接影响着整个钢铁公司的产能和质量。

张书记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这边蹲点来着。

大集体的一选车间已经正式编到选别车间组了,还叫一选厂,也在大规模的扩建换设备。

姜老六现在在车间工会上班,有了正经的行政级别。副科。

也没说什么,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张铁军过来看了她一眼就去了碎矿,算是来道个别。

中碎和细碎的厂房拆了一半在新建,重新编排皮带道,全面更换破碎机,全部采用全新的工艺流程。

张铁军去一四零和一三六皮带道看了一圈,和过去的自己作了个告别。

“区里马上要有些变动,你们几个谁要是想调过去就吱一声,”张铁军给王玉刚和小峰尚中文三个发了一圈烟:“不少局都要进人。

我以后估计再回来的机会就不多了,能帮上你们的也就是这些,都别客气。”

九六年这会儿,全民工人的身份还认,和政府行局还能互相调动,但很快就要不行了,再过两年全民工人这个身份就会彻底消失。

以后干部的话想调动都需要考,工人就指定是不行了,这条路断了,考都没有机会。

“你俩想去不?”小峰看尚中文和王玉刚:“我有点想去,随便到哪个局都行,反正都比这强。你们说呢?”

“我感觉也是,这机会肯定得去,这可不是客气的时候。我去。”尚中文点头。

“……我,我回家和我爹商量商量。”王玉刚一脸为难。

“靠。”

三根中指整整齐齐的。

这孩子这辈子估计是没救了。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