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熟练的让人心疼

落日余晖洒满了这座老县城。

金色的斜阳把建筑的影子都拉的老长,使老城显得格外的立体,老旧残破的民居和政府新建的大楼重叠在一起。

金黄色的夕阳把虎山和凤山巨大的阴影投射在老城当中,使老城更加的沧桑斑驳。

夕阳的余辉被东川河水反射成了一片细碎的光影,映照着在夕阳下尤显高大夺目的龙山,

整座老县城最好最高大的建筑都是寺庙,重檐叠瓦金碧辉煌的样子是那么的宝相庄严。

九六年这会儿,那座经历了两千多年风吹雨打反复修建加固在战火当中屡立奇功的离石老城早就已经不在了。

十几里长,在解放时期还被加固加高做为主要拒敌手段的城墙已经化为堆堆黄土尘扬不见。

当年的那些牌楼坊阁也都一一消逝在了九十年代城改之中。

然而,事实上,九六年的离石,和六六年的离石还有三六年的离石,变化也并不是很大,也就是城墙没有了,政府起了新楼。

其他的,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更加的破旧了一些。

县城确实是比老时候扩大了一些,但也就是那样儿,变化并不大。

哦,九六年这个时候应该叫市区了。

东到前进南街,西到龙凤南大街,也就是比老时候向东伸了不到一公里长五百米宽的一截。

说到变化,应该是过了东川河在北川河这边,这一块到是妥妥的新城区,从东川河边一直到久安路那里。

整个离石是一个三山夹两沟的地形,最宽的地方不到一点五公里,河水就在沟底最中间流过,把原本就不多的谷地再分成两半。

就这一点河边的谷地也并不是平的,仍然是层层叠叠高低不平的黄土坡坡,上面连棵树都没有,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窑洞。

至于远在五公里之外的西川河河谷,距离真正成为市区的一部分还早,还只是一片散落的村子。

当然,发展是存在的,这东西不能只看建筑,七一年吕梁地区成立的时候县城只有七千多人口,到九六年这会儿已经超过了十万。

这就是发展。(其实这两个数字说的不是一个地方,七一年的离石县城是现在的柳林县,现在的离石那会儿叫离石郊区)

就在这一片视觉带来的沉寂当中,四辆大客车从吴城方向安静的驶向市区。

“铁军,太原基地的人到了。”张凤拿着电话过来找张铁军。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还行,这速度不慢,可以说是快马加鞭了已经:“让他们直接去宾馆吧,先把事情解决了再过来修整。”

张凤二话不说,直接把电话怼到张铁军手里。这个时候她可不敢瞎指挥。

“我是张铁军。”张铁军拿起电话举到耳朵边:“带队的是谁?”

“报告,太原基地基地长张解放,政委王卫国带领两百二十名安保员报到。”

“你这太严肃了,把我弄不会玩了,”张铁军笑起来:“你们一路辛苦。咱们稍后见了面再客气吧,你们直接去宾馆那边儿,先把事干了。”

“我们已经联系过那头了,”张基地长说:“那边情况现在有点复杂,从柳林追过来的,县城当地的一共近四十人,其中十几人持有枪支。

另外,离石县哦,离石市这边现在也掺和进来了,县~市局来了十几个人,还调用了武警。具体人数还不知道。”

“不用管那些,”张铁军轻飘飘的说:“先把局面控制住再说,给你全权现场指挥权,把所有参与人员全部控制起来。

具体行动由你指挥,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包括动用武器和开火权,以保障自身和宾馆内同志们的安全为第一。”

“……”

“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保证完成任务。”

“那行,我一会儿过来。”张铁军看了看时间:“抓紧时间吧,里面的伤员需要送医院。”

挂了电话,张铁军琢磨了一下,感觉没什么问题,也就不想了。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如果前面安保员没有顾忌的话都没有后面的事儿,别看有好几十人十几条枪,也就是吓唬吓唬老百姓和警察,真没啥用。

苏大校在一边到是挺着急的:“不用联系一下市里吗?要不我联系一下部队?”

“什么也不用,”张铁军摇摇头:“咱们等个二十分钟过去就行了,这点小场面二十分钟足够了,不用麻烦部队。

等这边安顿好你陪我走一趟汾阳吧,去看望一下咱们抗洪救灾的英雄们。”

“那个宾馆离这有多远?”张凤在边上问。

“没多远,一共县城才多大?从这走过去估计也就是十分钟,就在北面河边上。”

“咱们后面就是地区行署大院儿,”

苏大校比划着给张凤讲了一下:“行署大院再过去就是县呃,市政府,宾馆就在行署家属院北面,这么上去一拐就是。”

“这边是北吧?”张凤想了想往北面指了指。

“对,这边是北,凤山,行署大院在咱们东面,西面是虎山,南面是龙山。”

“这家伙,”徐熙霞被说的有点迷乎了:“这都是啥呀?龙凤呈祥和龙争虎斗弄一起了呗?”

“虎踞龙盘,凤叹虎视,龙虎风云,虎跃龙骧……还有啥?”石丽皱着眉头想。

“你搁这背课文呢。”徐熙霞捏了捏石丽的耳朵。

“别闹。”石丽挣开躲到一边儿。耳朵是她的命门,一捏全身都发软。

“兵家重地,这地方从设县建城开始一直到解放战争就没消停过,差不多每个时代的战争都落不下,打了一千多年。”

“……卧靠,那可是够坚强的。”

……

“直接到宾馆,各中队做好战斗准备。”

大客车上,张解放拿着对讲机安排任务:“任务目标,全面控制,解救我方被困人员,可以动用武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开火。”

“确认任务目标,全面控制,可以自由开火。”马上后车的中队长回话进行确认。

“确认,以快速控制局面保障人员以及被困人员安全为第一位。”

“老大,对面市政府可是参与了的,现场有警察也可能还有武警兄弟。”

“我会进行交涉,你们只管控制就行了,都加点小心注意安全。”

“明白了。”

两个中队长调了频道开始布置。这次过来的是两个中队,每个中队两台车,后车由副中队长驻车。

车上忙忙碌碌检查装备分发枪支,四台大客车顺着河边的大路直奔宾馆。也幸好这边连着下了半个月的雨,到是没什么扬尘。

宾馆门口这一段路正闹腾,本来就不宽的两车道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和车,交通都中断了好几个小时了,本地车辆和公交车只能绕行。

宾馆院子的大门已经被冲开,三四十个不明身份的社会人员堵在宾馆大楼的门前和里面的安保员对峙。

公安的车停在院子大门口,一台顶着警灯的绿蓬吉普,一台前面和车门上刷着着公安标志的平头小客。边上还有一辆蓝色的桑塔纳。

九六年这个时候,公安系统的车辆外观和建筑外观都还没有强制统一,各个省市几乎都不一样,就是大抵上使用了蓝白两色。

像这种军用吉普车就都是没经过格外涂装的,就是加了个警灯。

还有一些大吉普和中型、小型客车这些,到是基本上都进行了重新涂装,不过涂装的技术和原料都比较低端,看着特别土气。

涂装本身也没有统一的设计,基本上就是全车刷白然后在中间刷上一条或者两条蓝色,深蓝浅蓝线条的粗细都不一样。

就这个,已经可以算是我国警用涂装的第二代了。第一代更乱,还有中间加红线的。

第二代和第一代最大的区别就是统一了白色为底色,在蓝漆位置加上了‘GoNGAN’的字样。

第三代是从九五年开始的,确定了上白下蓝的涂装样式,加上了汉字,也多了巡警,巡逻和110这些功能性的文字区别。

第四代是从零四年开始的,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了,从零四年开始实现了全国统一和涂装定制,不再是各地自己找人刷了。

虽然九六年这会儿已经是第三代涂装,不过不管在哪里基本上看到的还都是第二代最多。没办法,穷。

换车刷油那不要钱啊?

所以只能将就着,边换边改。全国都是这么个事儿,也就东北和部分沿海地区能稍微统一一些,换的能快点。

至于那台桑塔纳,那是市里的车,这边的公安暂时还用不起。

张解放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在喊话了,估计是喊了半天也没有人搭理。

社会人员持刀拿枪的顶在宾馆门口,宾馆的门玻璃都给轰碎了,警察和武警战士都在社会人员身后宾馆的院子里,三五个人凑在一起。

武警的中队长和市局的局长还有市政法的书记三个人在大门口,三个人靠着那辆桑塔纳抽着烟说话,估计是在研究方案吧。

宾馆院子中间有一个大水泥池子,池子中间好像是个鲤鱼的雕像,在那滋滋喷水,池子里面还有管子在滋滋喷水。

外面大马路上围着不少挤着看热闹的老百姓,也都是胆子够大的,估计是都习惯了打枪放炮了。

吱嘎,四辆大客车并排停在了人群外面。

“揍啥嘞?”站在最外层被吓了一跳的人回头瞪过来。确实吓了一跳,车前脸都要顶到屁股上了。

“自由行动。”

张解放第一个从车上跳下来,右手对讲机左手五六冲:“不要放跑一个,全部拿下来再甄别,持械反抗就地击毙。”

稀里轰隆噼哩啪嚓,两百多人分别从四台车上跳下来就往人堆里冲。

“具哈,具哈。”

“圪蹴。”

瞬间大门外和马路上就蹲成了一片,张解放大步往大门口走过去。

站在大门口桑塔纳边上正在吹牛逼的三个哥们都傻了,就木愣愣的看着一大群黑制服举着五六冲喊着坐下往院子里冲。

“姓名,职务。”张解放指着三个人当中的武警中队长问话。

“报告,吕梁支队三中队中队长王周华。”中队长一个立正扯着脖子报告。

“叫你的人集合。”

“是。”中队长敬了个礼双手握拳于腰间,一路小跑进了院子。

“你,姓名,职务。”张解放指了指这个没戴帽子敞着衣襟的警察。

“我是市局渠向勇,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渠局长上下打量着张解放,看了看他手里的五六冲。

张解放做为安保公司山西的总队基地长,和政委王卫国都是大校衔,按规定着陆军常服。

这个规定不是红星安保公司内部定的,是军部保卫部定的,红星安保公司总部和各省总队的主官,政委都要穿现役常服。

主要是这会儿预备役还没有自己的制服呢。

“收拢你的人站到一边待命。”张解放没搭理他的问话,直接下命令,然后看向第三个人。

“我是市政法委李良心,你是哪支部队?我们没向部队求援。”

“不许离开,不许打电话,等着询问。”张解放指着他下令,扭头看向宾馆那边儿。

就这么几分钟,宾馆大院里外就肃静多了,所有人被分成了几个部分蹲在那里。

在那比比划划冲击宾馆正门的几十个人比想象中要孬,没一个敢反抗的,利利索索扔掉武器就熟练的抱着头蹲下了,都没用喊第二遍。

熟练的让人心疼。

这样也好,真要是就地弄死几个后面也是麻烦。

确认控制了局势,张解放给守在车上的王卫国打了个手势,王卫国马上拿出手机向张铁军汇报。

那边守在宾馆后门的几个人也被带到了前面,和他们的兄弟们蹲在一起。

安保员拿着担架上楼,把自家的伤员还有基金的人给带了下来。

一共十六个人,有两个伤的比较重,七八个身上带伤,都是安保员。哦,基金那边也有一个伤员。

张解放直接让安保员把伤员都送去医院,该治伤治伤,该检查检查:“去两个班,别再让人给堵了。”

王卫国感觉他有点小题大做,不过没吱声。

刚把伤员们送走,张铁军和张凤她们就到了。就一公里,上了车油门都不敢使劲踩。

“伤员去医院了,现场所有人都在,一个都没放走。”张解放过来汇报。

“挺好。”张铁军点了点头,看了看宾馆的大楼:“要不去和宾馆说一声,咱们包下来得了,军区招待所估计住不下。”

“不好吧?”张凤看了看张铁军:“你都和人家说了要住那,人家饭都给做好了。”

“没事儿,不影响。”张铁军摇摇头说:“那边也包下来,这么多人需要审不得有个地方?那边正合适,咱们住在这边还舒服点儿。”

这个宾馆是这会儿吕梁地区最好的宾馆了,也是最大的宾馆,条件设施都要比军区招待所好。

“报告,这是武警三中队中队长王周华同志。”

“你好。”张铁军伸手和王周华握了握:“这事儿和你们没关系,直接收队吧。”

“那啥,铁军儿,”张解放说:“要不让武警同志配合咱们一下呢?他们毕竟要熟悉一些。”

“也行。”张铁军点了点头:“你带着一个中队和王同志一起去吧,所有涉及到的人不管是谁全部带回来,其他的你看着办。”

“能开枪不?”

“自由发挥,安全第一。你们也一样。”张铁军对王周华说。

王周华立正敬礼,整个人都带着一股子兴奋劲儿,一看就也是个不安分的家伙:“报告,这些人可能是王士军的人。”

“王士军?搞煤矿的?”

“是,搞采石场和煤矿,在柳林一带影响很大,手底下七八个矿,有几百人的护卫队。……有不少枪。”

“具体是多少?”张解放问了一句。

“据说有三四百人,太具体的谁也不知道。”

“弹药够用,”张解放拍了拍王周华的肩膀:“我们出了,叫你的人放心大胆干就完了,注意安全第一。”

我是那个意思吗?王周华有点懵:谁家还差这点弹药咋的?这是弹药的事儿吗?

“他的那些矿你都知道具体地址吧?”张铁军问王周华。

“找都能找到。”王周华点头。

“那人数就不够用了,就这点人一分还剩多少?要是不分的话这头一动那边肯定就知道了。”张解放抓了抓下巴,感觉人带少了。

“我们有三个中队,柳林那边还有一个中队。”王周华看了看张铁军:“就是,要是动大队的话,可能得通知总队才行。”

三个中队就是一个大队,四个中队的调动支队就不行了,必须得总队那边同意。

要不就是由地委发布命令也可以,这个时候地方党委对同级武警部队有辖制和调动权,地委书记同时担任支队的第一政委。

“六百人能不能够?”张铁军问张解放和王卫国,又看了看王周华:“你感觉出动六百人的话拿下这几个矿有没有风险?”

“应该没什么问题,”王周华想了想说:“他那些人也不是都在一起,主要都在县上,矿上也就是几十人轮班守着。

不过矿上的这些人不少都是见过血的,武器也多,他们和今天这些人不一样。”

“也就是一个矿上几十个人呗?”

“嗯,差不多也就是这样,多了也没啥用,平时十几二十人就够了,看着工人,只有打架抢地盘的时候才会聚到一起。”

“这个人平时都是待在县上吗?”

“不一定,他住在老家,不过在县上在市里都有生意,平时也总会过来,和一些官员打交道什么的,维护感情这些。”

就是过来送钱送物送女人呗,说的还挺文明的。

“他的关系网你了解多少?”

“这个还真不好说,知道到是知道一些。其他,县里市里他的传说不少,平时就当个乐儿,真假谁也没去核实过。”

“动手吧,蒋哥你跟着走一趟,”张铁军说:“不能等了,估计等不到明天人就跑了。就调这四个中队配合行动。

先把主要的人员骨干拿下来,其他的可以慢几拍。”

“那这边咋弄?留多少人?”李树生问了一句。

“留十来个人够了,你们动作快点这边就是安全的,市局这边把过来的头头扣下其他人放回去。”

“他呢?”李树生指了指那个李良心。

“审吧,他排第一个。

把柳林的书记县长县局局长,龙门乡的书记和乡长,派出所所长都带回来,先把这些人过一遍再安排市里的。”

他没说通知,说的是安排。

这边几乎所有的市县乡镇都要进行审查。

夸张一点说,就几乎没有几个会是清白的,尤其是在下面县乡镇里。

一个一个不是自己搞矿的,就是让别人帮他搞矿的,火并抢地盘抓矿工吞资产啥啥的一样也落不下,手里多少的都有几条人命。

这真不是乱说的,事实比这要牛逼多了,也残暴的多。

这个时候全省有一万多座煤矿,几千家铁矿,各种石场沙场洗煤厂不计其数,把一句靠山吃山展示的形象又充分。

可以说遍地是黄金,一点都不夸张。

一条条山脉纵横,一个个山谷蜿蜒,荒无人烟的深山里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各种各样的故事和事故每天都在发生。

这一去就是好几十年。

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故事依然在继续,还在不断的涌现着大企业家,大慈善家和各种感动人物.

一代又一代。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