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号,建军节。
老百姓照常过着千篇一律的日子,和平时也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这个年代不管是七一还是八一,又或者是十一,和普通老百姓都好像还没有产生任何的交集,大家各过各的,就像两个完全不搭嘎的世界。
除非给放假。那就买点好的弄点好的,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个饭,歇一天和朋友串串门儿,仅此而已。
大多数人连为什么给放假都不清楚,也不想清楚,反正放就完了。
区里在办公楼雨搭上挂条横幅就当庆祝,市里要稍微热闹一点儿,不但挂横幅还插彩旗。大家都是默默的,不声不响的。
只有到了省里,这才会有些氛围,但也并不大,在电视新闻里占用的篇幅也并不比哪里成功引入了几百万外资多上几秒。
不过到了省里,就有晚会了,虽然既不公开也不上电视,纯属于内部联欢,自娱自乐。
张铁军和张部长时隔三年又一次见了面。
张铁军板板正正的给张部长敬了个礼:“部长好。”
张部长得算是张铁军的引路人,虽然这里面离不开廖支队长的欣赏和力挺,但张部长仍然得算是张铁军的贵人。
人得知恩感恩,得懂得回报。
被张铁军抢了先的张部长手都举到了一半,黑红的脸膛上堆满了笑意:“应该是我给你敬礼,你这搞的,这是要我犯错误了。”
张铁军伸手握住张部长的手笑着说:“咱们可别说这些,我是你的兵,这个到什么时候都得算数,到哪都说的通。”
“你小子。”张部长有些激动,拍了拍张铁军的胳膊:“大小伙子了,你是不是又长个了?”
“没吧?我没注意。应该不能长了吧?我都二十四了。”
“你结婚了是吧?”
“是,去年年底结的,我来请你来着,你正好不在家,这个可怨不得我哈,可不能挑这个理。”
张铁军和周可丽在沈阳请客的时候,张部长正好不在,也不知道是出差了还是回了老家。
“我可不敢,你现在可是我的正管领导,我哪有那个胆子。”张部长笑着开玩笑。不过这话可没有错。
“铁军。”廖支队长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远远的挥着手打招呼。哦,现在不能叫廖支队长了,得叫廖副总队。
“廖哥。你怎么也来了?”张铁军伸手和廖副总队握了握。
今天是大军区搞的建军节联欢,好像和廖副总队这边不是一个体系呀。
“我怎么就不能来了?”廖副总队笑呵呵的看了看张铁军的肩章,眼眸里有几丝感慨。
这特么的,谁能想得到了去?当初还得靠自己保着的小家伙,这才几年?小兔崽子能反过来保自己了都,升职都是借他的光。
虽然这里面的具体情况他不太清楚,但他知道肯定不是因为写几首歌参加过几次演出,这里面的东西他懂,所以也不敢问。
这小子,有大气运呐,自己也算是捡着了,只要不犯错,以后肯定是能一帆风顺。这也就够了。
张部长这边,知道的比廖副总队多一点,但也就是一点儿,具体的事情他也没有资格听,整个大军区也就是王司令员和姜政委两个人比较清楚。
“真事儿,你怎么跑过来了?”张铁军问廖副总队。
“过来参加联欢呗,”廖副总队掏出烟来给张铁军和张部长递了一根:“你不知道?现在我们这边归到军区管了,能不来嘛。”
这事儿张铁军还真不知道。
九十年代末这几年,武警这边曾经短时间的划归过军区,省总队归省军区,市支队归到市军区,属于总部,公安和军区三重领导。
消防这边也是武警序列嘛,自然也就跟着归过来了
话说咱们的武警部队,原来其实就是公安部队,解放军五大军种之一。
陆,海,空,防空和公安。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
五七年公安部队番号撤销,总部归入总参,在总参和各大军区成立了警备部,也有叫公安部队部和公安警备处的。
这个部门主管内卫和边防工作,但下面的部队仍然称公安部队。
以后有过几次调整,名称也在武装警察部队和人民公安部队之间换了几次,主管部队也再次回到了公安部。
六六年再度撤销公安部队的番号,部队归到各级军区军分区和县武装部领导,称为内卫部队。
一直到七四年,随着边防,武装,看守和消防陆续由职业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再一次把这些警种和内卫部队合并,统称人民武装警察。
到八三年,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式建制,成立了武警总部和各省总队,执行一统两分制度,由国院和军部统一领导,各级公安机关管理和指挥。
八五年到八八年,原基建工程部队的水电,黄金,交通和森林武装警察四支部队并入武警序列,把边防和消防重新划归各级公安部门。
一晃十年过去,就到了九五年,武警部队的管理再一次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一统两分变更为二统一分,包括边防和消防。
统一领导权不变,统一管理权从各级公安部门回到了各级军区。也就是军部直管。公安部门只保留了分级指挥权。
这个二统一分结构一直执行到了一八年。
一八年开始,武警全面退出国院序列,由军部统一领导。
廖副总队一番解释,把张铁军给说的云里雾里的,愣是没怎么听明白,到底是归谁领导归谁指挥?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
“走吧走吧,进去了。”张部长招呼两个人:“司令员和政委要进场了。”
“那啥,你俩先进去吧,我好像得去和他们一起。”张铁军抓了抓鼻子,嘿嘿笑起来。
廖副总队和张部长对视了一眼,一声没吱转身就走。
张铁军笑着快步去和王司令员姜政委一行人汇合。
“你怎么才到?”老王和张铁军握了握手问了一句。
“没有,到了一会儿了,和廖大哥还有张部长碰见了,说了几句话。”张铁军笑着和姜政委握手:“我原来可是张部长的兵。”
部队里在意这个,和身份什么的都没有关系,讲的就是一个不忘本,不忘旧情。
“消防总队那个小廖?”
“对,我当初能穿上这身衣服还都是靠廖大哥看得起。”
“走吧,”姜政委说:“进去坐下慢慢说,时间差不多了。”
“就是小柳没回来,”王司令员笑着说:“现在想听小柳唱歌可是不容易了,咱们这个档次请不到喽。”
小柳今天在京城参加军部的建军联欢演出。
张铁军不想说小柳,看了看王司令:“不对呀,您和姜政委不是应该去京城联欢吗?”
“过去开了个会,联欢还是得在家里,我俩不在那像什么话?”
几个人从后门直接进了礼堂。
……
冠军学校大学部军事训练基地,里面今天也在搞联欢,庆祝建军节。
这边可比军区大礼堂热闹多了,大礼堂才能装得下多少人?基地里两万多人汇聚在一起,黑压压的一大片。
教官和学生们都有节目,节目到是谈不上有多精彩,但是氛围好,热闹,整个操场上弥漫着一股子烤全羊的味道。
到了这边怎么可能少得了吃羊嘛,一个班一只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安保基地那边也在烤羊,连带着今天各个公司都在吃羊,大食堂里没办法上烤羊,就改成了羊肉汤,手把羊排和小炒羊杂。
等到张铁军从军区回来的时候,就感觉这边的空气里都是膻的,一股子羊肉味儿。
李娜现在已经从服务公司退出来了,服务公司在京城成立了总部以后,她在那边待了一年多点就回来了。
现在她负责唐宫庭院酒店公司这边的管理工作,包括唐宫饭店还有东方商务酒店。
东方商务酒店是一个新成立的平价商务型酒店,如果硬是要评星的话大概介于二星三星之间这么个档次。
服务公司和大食堂已经全面交给了金姐管理,不过她去不了京城,现在是双总部设置。
大食堂也已经单独成立了公司,就叫东方大食堂餐饮有限公司,设有中餐部和西点部,西点部的部长是李雪。
就是当初和她俩一起被张铁军挖过来那个女孩儿。
西点不是西餐,西点就是各种西式糕点,蛋糕面包蛋挞生日蛋糕这些,也制作月饼和一些中式糕点。
西点部现在也不只是在酒店内部营业,也在外面搞了一些门市开店,生意还挺火爆的。
随着东方这边的扩张,服务公司,大食堂和西点部也在飞速扩张当中。将来估计和大食堂一样,也会单独成立公司。
大食堂和西点部还一起搞了一个培训学校,专门给自己培养厨师,面点师还有烘焙和裱花师傅,毕业就上岗,现在在沈阳相当有名气。
沈阳虽然像这种培训学校多如牛毛,但是事实上能不能学得到技术全靠个人,也安排不了工作。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创业梦想想去开店的,也有一些是想干但是没有那个条件。
于是东方的这个培训学校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香饽饽,大受欢迎,大多数都是奔着毕业就工作来的。
只要技术学好工资高不说,工作地点还遍布全国。
苗木公司,农林牧场管理公司,酒店公司,服务公司,服装厂等等也都跑过来凑热闹,在培训学校里开设了各种专业班。
同样的条件,只要学习结束考核合格,马上就给安排工作。
硬生生的就把一个培训班给搞成了一个综合型的职业培训学校,现在在校生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人,半年一期。
张铁军过来看看李娜和金姐,就被李娜给拉着去了培训班这边。
培训班,实际上应该叫培训学校了,位置在莲花,就是东方体育场对面那一片,公路对面。
没办法,这边整个都已经没有地方了,服务公司就出钱在莲花这边买了一块地专门建了这么一个培训中心。
这边原来是沈飞,沈空和汽车靠垫厂,制冷机厂几个单位的混居家属片儿,都是一排一排的红砖大瓦房。
服务中心买下来的是靠在万柳塘公路边上这一块,整体是个三角形,另外两条边是莲花街和万莲路。
“其实本来没想搞的这么大,就寻思弄块地方能放下培训班儿就行,”金姐拉着张铁军的手看着车过马路:“结果区里像硬塞似的。”
张铁军就笑。
这个事儿也算是正常事儿,大家都是挂着东方能多买地多盖楼,多往这一片儿投资,肯定是变着法的给你整大点。
主要是这边原来那会儿都是农田,后来建了工厂和舍宅。
到这会儿厂子已经都不行了,特别好规划,不像沈阳的其他地方不是寺庙就是教堂的,到处都是保护文物。
沈阳的寺庙和教堂特别多,尤其是教堂,数量上居全国之首,比申城还多,寺庙也有好几十座,而且都是历史相当久远的。
“塞过来就留着呗,大一点也好规划。”张铁军由着金姐牵着自己走,扭头看着体育场那边。
体育场这边早就建好了,包括体育场边上的职工活动中心篮球场这些,都已经投入了使用。他还一次都没来过呢。
“你看啥呢?”金姐发现张铁军没看自己,拽了他一把。
“我看看体育场这边呗,建好了我还没看过。”
“你一天人都没有个影儿,还看啥?再说那有啥好看的,就是大呗,也不知道你建它有什么用。”
“给大家伙玩呗,你没去过?”
“去过,刚开放的时候过来溜达溜达,后来也没时间呐,我像你这么闲啊?再说我下班还得回家呢,哪有时间。”
“没有人来租吗?”体育场和职工活动中心这边都归服务中心管理,金姐现在是老大。
“没有,反正现在是没有,就是基地那边有时候组织进去踢踢球。活动中心这边还行,挺热闹的。”
“以后可以组织一些职工运动会,文艺汇演什么的,把场地利用起来。”
“行吧,我琢磨琢磨,这个得和他们沟通一下。”
两个人过了大马路,金姐也没撒手,就这么一路牵着张铁军往前走,几个安保员远远的跟在后面东瞅西望的。
“你这是打算抓到什么时候?”
“怎么的?我拉下手还不行啦?前面这一排挨着马路嘛,都整的门市。北头建的办公楼,史院长在这弄了个中医门诊。”
金晶把牵着改成了握着,另一只手指着给张铁军介绍:“除了医院这块别的基本都空着呢,就一楼门市租出去了。
培训班在后面,大门在万莲路上。”
这地方从头到尾张铁军都没参与,不过听金姐说一下也就明白大概的规划了。
南面这个角上是中医院,官方名字叫红星职工医院中医科门诊部,整个院区也是个三角形,能占了小七十亩地大小。
三角形的两条边楼下面都是搞的门市,看样子万柳塘路这边好像有三层,万莲路这边是两层的。
另外一条边就是培训班的围墙,中间没留路。
至于她说的办公楼在整个地块的北边角上,也是一个三角形区域,只有十六亩大小,建了一座L型的大楼,中间抱着两个独栋写字间。
剩下来的地方就是培训班了,差不多得有五十多亩,一个规规整整的长方型,正校门在南边万莲路上。
校门口也没有牌子,大门里面东西各有一间门卫室。
从大门进来走到校园的最后面得有两百多米,笔直的一条柏油马路通到底,马路两边栽着银杏树。
“左手边是教室和行政楼,右手边是学生宿舍,后面那一块是库房,车库和食堂,还有锅炉。
对了,张冠军说咱们所有这些地方的取暖以后都统一接到他那边去,咱们接不接呀?”
“这学生住在这,吃个饭得来回跑四五百米呗?”
培训班是面向全省的,外地来的学员还有本地偏远地区的学员都得住校。这个时候沈阳的各种培训班都提供住宿。
事实上,吉林那边跑过来的学员也不少。吉林夹在沈阳和哈尔滨中间,人口每年都要被这哥俩给吃掉不少,主要是年轻人。
“那咋整啊?放在后面最合适,地方有那么大,库房什么的也好配置。都是年轻人走几步又累不死,几百米算个啥?
我在家下趟田都不止这些。”
行吧,到也说得通。张铁军打量了一下宿舍这边,都是四层砖楼,也没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板楼。
“怎么搞这么高?用得着吗?”
“一楼是门市,对着外面马路的,咱们用的是上面。再说也没多少啊,现在一期学员怎么也得一两千人,你当玩呢。”
“住的条件怎么样?”
“反正比老王弄的那个强,男生一个屋六个人,女生一屋住四个,啥都是给配齐了的。”
张铁军就笑起来。
老王就是说的她原来上班那个文化宫的饭店老板,他也搞厨师培训班的嘛,好家伙上下层的大通铺,三十多人挤在一起睡。
还不分男女。真不分,原来他就没准备给女生睡的地方,后来那俩女的也不是他安排的。
是那两个女学员就那么大大方方的就挤进来了,该唠嗑唠嗑该开玩笑开玩笑,反到是这些大老爷们一个一个看都不敢看弄的挺不好意思的。
完了晚上熄灯以后就总能听到一些窸窸窣窣的声音,若有若无的喘息什么的,也不知道都在忙活什么,反正天一亮都像啥事没有似的。
就这么挤了得有两个月,挨着那俩女学员睡的男生都瘦了。
后来其中有一对听说结业回去就结婚了,估计是互相都挺满意呗。你说这玩艺儿,来学个厨师,本事没学到,硬捡了个媳妇儿回去。
“你想啥呢?”金姐拍了张铁军一下,大眼睛盯着他:“肯定没想好事儿,笑的那么奇怪。”
“啥叫没想好事儿?啥不是好事儿?”
“你肯定是琢磨哪个大娘们呢。”
“那叫不是好事儿啊?那不就是好事儿吗?”
“你去死。一天天的,送到嘴不敢吃,瞎琢磨一套一套的,有胆儿吗你?”
“你还想怎么的?非得把什么捅破呀还?这样不好吗?”
金姐夹咕了张铁军一眼,把他的手甩开:“我打算把这里改成正儿八经的职业培训学校,你看咋样?”
“可以啊,就是起个照呗,现在不就是在干着?”
“不一样,得重新弄一下,现在有点乱。还有也不知道地方到时候够不够用了。”
“这还不够啊?”张铁军往两边看了看:“这得有十几栋楼了吧?不够?”
“住可以,教室啥的估计得重新弄一弄才行,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厨师面点的,还有烘焙裱花这些实习的地方都得大才行。
苗木和农林牧那边到是不用咱们管,他们自己有实习的地方,就是在这上个课。
再说,如果干成学校的话,我还琢磨着再加几个班呢,李娜说到时候得正规一点,学制起码得一年半,学员得按一年三千人考虑。”
“学员的数量不要扩张的太厉害,你还得考虑咱们的吸收能力,最好是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下。”
“我知道,这不就是跟你说嘛。”
金姐拢了拢头发,又相当自然的把张铁军的手拉过来握在手里带着他往前走:“这条路漂亮不?我让弄的。”
“你就不怕谁看见了出去说呀?”张铁军看了看拉在一起的手。
“爱说说呗,我吃不着拉拉手还不行啊?”
“你现在是不是因为结婚了,胆子怎么越来越大呢?以前这些话你都说不出口。”
“那是我不好意思说,又不是不懂。”金姐笑起来,不过还是把张铁军的手给放开了。放开还看了好几眼。
“张冠军那边把供热厂搞起来了吗?他没和我说。”
“不知道啊,就是那天闲唠嗑,他说以后咱们整个取暖都可以接到他那边去,省着自己还得烧锅炉了,把锅炉拆了能盖几栋小楼啥的。”
“嗯,要是供热公司干起来确实可以这么干,”张铁军点了点头:“集中供热还是有好处的,不过有点考较良心。”
“那就到时候都接过去呗?那还真挺好的,现在烧锅炉也确实是麻烦,还埋汰。”张冠军干的,那这边肯定就不需要考虑什么良心问题了。
“酒店不接。”张铁军说:“酒店这边还得是自己烧,锅炉必须得有,要不然夏天怎么供应热水?”
“哦,对。”金姐举手在头顶上挠了两下,往那边看了看:“那这个大锅炉就供酒店的话是不是就有点太奢侈了也?”
“医院也不接呗,还有咱们职工小区这边,就把外面周边这些接过去。”
“接过去是不是还得给他们钱?”
“这话让你说的,那你还想白用啊?烧煤烧油没成本是怎么的?肯定是要收取暖费的。”
“也是。还不知道他供的能不能热呢,我听说那边供热都不咋样,反正就闹一个冻不着。”
这会儿沈阳已经有供暖公司了,热电厂那边,还有几家也不知道是哪个单位搞的集中供热厂,反正后来都成了私人公司。
热电那边还可以,它那是为了发电嘛,供不供的热量都有那么大,其他的地方就有点不大像样,为了节约成本烧的带死不拉活的。
就像金姐说的,反正肯定是冻不死,但是想像以前那么暖和肯定是没戏。
以前都是市政和厂子提供供暖,那是不计成本的。
大冬天暖气烧的能让你在屋里穿着裤衩背心直冒汗,吃几根雪糕都压不住。真事儿。
后来都归到什么集中供热供暖公司以后,十八度就成了标准,还得是用他们的测量仪来测。
就他们那个仪器,估计测个冰块都是十八度,妥妥的,老灵敏了。
但是人家挣钱呐,相关部门单位都能跟着过上肥年。
两个人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没进楼,楼上学员都在上课或者实习,也没啥可看的,就去后面的食堂的库房看了一眼。
不管是学厨师还是面点,包括蛋糕面包这些,都是需要浪费掉一些食材的,这个谁也没有办法,库房里随时得备着材料。
那种百灵式的学员可遇不可求,大部分都是得反复提醒反复练习才行,就这样半年能练出来的都算是有点天赋。
当然了,可遇不可求也不是没有,每一期都能有那么几个机灵的,不等结业就被各个公司抱走了,还包给退学费。
缺人嘛,到处都缺,尤其是这种技术型的专业岗位。
“我在这边还有办公室呢,你去看看不?”金姐盯着张铁军问。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