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王总,有做好面对媒体的准备了吗?”
俗话说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尉来与长城的企业文化不同,从宣传手法以及对公众的态度方面,尉来是要更开放的,这种开放不仅仅体现在营销模式上。
像是尉来会定期组织包括网友,车主,车评人等等群体在内的活动,听取这些最真实的声音,打破信息茧房,避免在车型设计上出现昏招。
这是从第一代悦驰A1上市之初就有的活动,一直保持了十年之久,包括檀锦程在内的众多参与设计,开发,营销的高管都必须根据时间安排定期参加的。
一年之内,少则两次。
本身就不是行业出身,当地位越来越高时,身边就会围绕着一群只知道拍马屁或者说是附和你的人群,这些人可能并非是故意的,只不过是不乐意反驳而已。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企业的创始人与高管就会处于一个罗织的信息茧房之内,做出一些抽象的决定。
很多领导人在创业之初的阶段是非常的英明果断,每一步都能将企业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后期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言行都会显得非常的抽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比较出名的大概就是董小姐了,她应该是陷入了严重的信息茧房当中。
王风英现在还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但是从今年开始就得接受这样的活动了,尉来的车主是以年轻人为主,抽取的方式也是随机的,他们可不会给你面子。
活动现场是真有车主会因为某项功能不合理,而把设计者乃至于檀锦程本人喷得狗血淋头的,在长城之时,王风英可没有面对过这种情况。
“哈哈,檀总是说这次还是以后?以后的话还得学习学习,至于这次嘛,相信现场的记者也不敢乱提问的,对吗?”
来尉来的半年时间,依旧保持低调习惯的王风英,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跟她在长城后期有了显著的变化,简单而言大概就是找到了刚参加工作之时的那种感觉。
激情。
跟家人在一起,年轻化的尉来,新的赛道,所有的体验对于还处于年富力强的她来说都新鲜感十足,檀锦程的信任也让她如鱼得水。
这位年轻的老板,真正相处虽然才半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大气以及格局已经折服了她。
“哈哈,那可说不好,我就不信魏总不会派人来捣乱。”
悦驰汽车的第一次正式亮相,肯定需要一个正式的场合,选择在沪市国际车展媒体日这样的时间正式亮相,可以说是最好的时机。
作为悦驰汽车的总经理,今天下午的发布会,王风英是绝对的C位主角。
“应该不至于,魏总对我加盟尉来肯定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是我毕竟为长城服务了这么多年,这份人情以及格局魏总还是有的,不过其他车企倒还真说不好。”
市场环境不佳,特斯拉还有新势力的入场,让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网上对于尉来不利的舆论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在对话栏目播出以及尉来去年靓丽财报出炉之后,又赶上了闻界M9连续出问题,对于尉来的不利舆论成批的出现。
风口浪尖的尉来,车子卖得好的同时也要承受着舆论的质疑。
“哈哈,那就要看王总你的反应能力了,今天的你是绝对的主角,我不会出席的。”
跟王风英想的那样,尉来对于这一场新闻发布会很重视,该安排的都安排了,但真保不齐有友商们派人来捣乱,这个友商可不止是整车主机厂商,电池供应商甚至于智驾系统的供应商都包括在内。
尉来汽车包括悦驰汽车的优势在哪里?
新颖的设计,出色的外观为尉来旗下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从当年第一代悦驰A1出现之时,与彼时还在各种抄袭的自主企业相比,尉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投入方面,尉来最早可以追溯到闪驰科技时期,也就是2005年,彼时的檀老板挣到的钱除了继续投入到闪驰,橙子等企业身上之外,几乎没有多少钱花在自己的身上。
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他都没有添置过多少个人资产,包括最初的那套房子甚至是别墅,实际差不多都可以归类于“刚需。”
赚到的钱都投到了包括电池,设计院以及入股汽车零部件工厂等等前置布局身上,尉来是2008年成立的,但准备工作早在三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15年的时间,尉来有了自己的设计院,有了自己的电池品牌以及工厂,还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工厂,底盘等等调较方面也因为有路特斯,宝腾等等收购而来的技术提升了不少。
正是有这些巨额的投入,造就了现在的尉来。
“表面上看来尉来是一家善于营销的企业,实际上尉来的竞争力还是在产品上。”
这是汽车行业里大多数人对尉来的认知,营销做得再好,最终都是要用产品来说话的,正是因为产品力强,尉来才敢于营销,敢于在与同行的竞争当中主动降价。
打击尉来产品力,就是今年友商们做得最多的事儿。
电池成了友商们的首选,从檀锦程在锦新时代的投入以及尉来的财报,谁都能看得出来,相比起整车体系,尉来的电池业务更具威胁。
毕竟这可是老美都忌惮的存在,在攻击尉来电池业务的友商群体里,甚至不乏尉来目前的客户群体,合作归合作,但合作的关系更重要。
“如果问起穿刺直播事件的话,你可以拒绝回答。”
檀锦程是对发布会做了不少的安排,但是王风英说的也有道理,出一些难题是绝对有可能的,而目前炒得最是火热的电池穿刺试验直播就是最好的攻击点。
王风英不负责这一块儿,真要是问起来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如今得到老板的允许,她倒是不担心了。
话说回来,她是经验过大风大浪的,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但是在尉来这样如此高热度的企业里,担任三把手的职务,显然要比在长城时面对的风浪更大。
用老板的话来说,你可以低调,但是可能在尉来,你很难做到像你所说的那样低调。
至2019年3月份,长城系所有的社交媒体当中,粉丝数量最多的官方微博,差不多有三十余万,其他矩阵账号粉丝数量超过二十万的都很少。
反观尉来,其在微博的官方账号因善于整活,时不时的会拿包括老板在内的高管开涮,获得了超过200多万的粉丝数量,在众多车企的官号当中,尉来断崖式领先粉丝数量排第二名的帝都现代130多万。
仅仅一个尉来官方账号的粉丝数量,就相当于头部车企的总和了。
年轻人打理的账号,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时不时找个领导来整蛊一下,及时的回复评论以及时不时的周边抽奖,用网友的话来说,尉来的官号活跃得像个假人。
王风英加盟之后,虽然与长城形成一定的默契,管理层有意压热度,但是官号那几个运营可不管这些,他们通过各式方式拍到一些王风英的工作以及生活日常。
也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蹲的,就连王风英饭后散步都拍到了。
什么都没说,什么又都说,王风英想跟之前那样保持神秘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行,有老板这句话,我就安心不少了,说实话我还有点小紧张的。”
“哈哈,王总说笑了,这对你来说是小场面。”
作为副总裁,王风英入主之后的改革方向是零部件供应链,而作为悦驰汽车总经理,王风英上任之后经手的第一件大事,那自然是全资收购同为母公司旗下的扬子汽车了。
朱培们在打消了IPO计划之后,顺带着搞清楚老板的真实心思之后,对于扬子汽车整体并入到悦驰汽车已经没有什么抗拒了。
想想也是,扬子汽车就算上市成功了,市值也是不可能超过江铃汽车的,撑死了分到他们手里也就那样的了,而如果整体并入到悦驰汽车。
一旦悦驰汽车启动IPO计划,那凭借着年销量近80万辆的整车表现,具体在估值上将会是好几个扬子汽车。
至于说滁州方面,老板自然是会去搞定的。
这方面也确实是檀锦程去联系的,扬子汽车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有包括滁州国资委,长风汽车在内的大大小小好几个股东,悦驰要全资收购扬子汽车就得买下这些小股东们的股份。
对于滁州ZF以及琅琊区来说,扬子汽车失去IPO机会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在檀锦程苦心劝说之下,他们最终还是非常配合的接受这个命动。
每一次的卖身,都是让人心里难受的,但总体来说还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扬子汽车只有在檀锦程手里才是真正的重生,并且走向辉煌,也顺带着保住了这个品牌。
他们有理由相信檀锦程这么做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
更何况檀锦程还承诺像是税收等等都留在滁州,今后扬子汽车的发展也尽可能的以滁州还有琅琊区为主,又不是说把扬子汽车搬走,这些就够了。
对于地方ZF来说,一个重要的KPI就是GDP了,像是尉来这样的大型集团,其千亿营收不可能都是计入到北仓区这边的,那样的话北仓区得起飞了。
每家子公司,工厂都有独立的法人,其所创造的营收都是计入到当地的,庐州的归庐州,滁州的归滁州,这也是各地方ZF愿意出资拉拢企业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悦驰汽车来说,扬子汽车的整体并入,也增加了其燃油车整体体系的完善,从硬派越野到城市SUV以及皮卡车,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品。
这不就是没有新能源汽车以及商用汽车的长城嘛,王风英一下子就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说起来长城在轿车领域的表现比尉来还差,尉来是不做轿车(燃油车),但是长城可不是不做,他们其实开发过很多款轿车,但无一例外的就是投放到市场之后连水花都没有。
几次失败之后,长城也就放弃了,不过新能源汽车方面,欧拉暂时的表现还算不错,在低端市场凭借着颜值以及便宜,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而尉来的ET5,在B端轿车领域的表现同样不差,上市以来的单月销量就从来没有低过于一千辆,正式交付以来,每个月的销量都是在2000辆以上。
今年一月份的销量更是达到了上市以来最好的销量纪录,5795辆,一款车型贡献了一季度新能源整体销量的18%,不过这是在全球范围内的。
都说A级车冲销量,要做高端还是得看B级车,尉来的首款B级车型不仅仅在国内卖得不错,在海外尤其是欧洲市场受欢迎的程度相当的不错。
国人喜欢又长又高的车型,欧洲则不同,ET5在针对国内以及欧洲两大市场的车型生产上有了一定的区分,而这种策略也显然更受欧洲市场的欢迎。
与毛豆3形成竞争关系的ET5,内饰比特斯拉要更加豪华一些,价格上还要便宜一些,另外就是在具体的性能表现以及安全性方面,ET5同样也能够跟特斯拉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
加上由于之前ES6以及ES8打下的一些口碑,比特斯拉更高交付的ET5,目前在欧洲区的总体销量超过了8000辆,虽然还不足特斯拉三月份销量的一半,但整体的表现已经值得期待了。
毛豆3欧洲区的交付是从三月份开始的,总计交付15771辆,创下了单一车型欧洲月底销量的纪录,在电动车领域的地位无可撼动。
但是尉来也不差,整整一季度,包括ES3,ES6,ES8,ET5四款车型(L1暂时还不针对欧洲市场)整个一季度海外的出口量也超过了1.6万辆了。
比起国内3.65万辆的销量,尉来新能源海外市场超过1.6万辆的销量更是让人惊喜,墙内不香墙外香,尉来的海外战略已经初具规模了。
海外广阔的市场空间,檀锦程最看重的还是欧洲区市场,毕竟作为主流市场,欧洲区的利润是最高的,相比起其他的市场,欧洲区的电动化基础设施也更加的完善。
“等咱们的德国电池工厂正式投产,形成产能之后,可以不按照整车的比例出口了,这样的话我们在欧洲的竞争力就更强了。”
按照当前的税率,国内车企整车出口至欧盟的税率是在10%,而如果电池用欧洲工厂的话,具体的税率还可以更低一些,只不过具体的税率还得跟欧盟国家商量着来。
税率这玩意儿,一旦达到了一定规模是可以谈的,国内外都是如此。
尉来只要不在价格上降得太离谱,让欧盟觉得有反倾销的嫌疑,那就问题不大。
按照目前欧洲区以及其他市场的一些订单来计算,尉来在2019年的出口量大致可以做到6万辆以上,后面三个季度如果表现不错的情况下,出口量可以有会冲一冲七万辆,甚至是八万辆。
六到八万辆的区间的出口量,已经足以冲进国产车型出口量的前十了,包括BYD,吉利,长城等等车型在内的一线自主品牌,出口量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
之前几年尉来虽然一直在做着国际化的布局,但毕竟起步太晚了,每年的出口量都不是很多,在燃油车方面除了便宜之外,海外的市场也没有什么优势。
而在檀锦程的理念里,他并不想在海外市场走这种纯低价的策略,尤其是欧洲区市场,与其打肿脸充胖子,让我们的员工辛苦去补贴海外市场,倒不如少卖几辆。
另外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是,尉来要在最看重的欧洲市场建立起跟特斯拉一样的中高端形象,那么就不能让旗下的车型太过于便宜。
ES3与ET5两款主销车型,对标的是毛豆S以及毛豆3这两款,卖3万欧的ET5虽然比毛豆3便宜1万欧,还卖得不如人家,但是檀锦程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失败。
一则是ET5发布以及上市的时间晚于毛豆3,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轰动效应都不如毛豆3,二则欧美文化本就是一体,这一点特斯拉是有天然优势的。
更何况出口的第一个季度,就能够交出8000多辆的答卷,抢下特斯拉不小的市场份额,尉来上上下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今年是改变的一年,也是尉来在做足准备的情况下,正式在海外市场发力的第一年。
虽然年底有不可抗力的因素,但是檀锦程心中的计划仍然还是比较高的,那就是挤进欧洲纯电市场的前十。
目前欧洲区纯电车型当中,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就是宝马,雷诺,现代以及三菱等本土还有小日子的企业。
排名前十的企业当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尉来要做这第一家。
迪子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表现很强,但是目前来说迪子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离他们真正起飞的日子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这一两年时间迪子肯定是专注于国内市场的。
这就给了尉来一个在欧洲市场占稳脚根的机会,不需要跟国内厂商卷,要轻松太多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对于年底突发事件的提前准备上。
加起来应该差不多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了吧?
“现在这种国际形势,咱们有必要建立起两套供应链体系了。”
悦驰的首次发布会波澜不惊,确实跟王风英想的那样,有不少对她在长城以及尉来两家企业任职的犀利提问,不过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这些都不难应付。
用老板的话来说,那就是两家都夸呗,还能怎么办?
发布会结束,王风英就接到老板的电话,以为是问发布会的事儿,没想到老板居然是找她聊供应链的重构。
没法说会有突发事件,檀锦程所谓的国际局势变化的借口也同样可用,毕竟在此之前他的一系列囤货计划,就给他旗下的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应对空间。
“怎么个重构法儿?”
王风英有些不太明白老板的意思,这不是刚刚整顿过吗?
“我是说关于备货方面的重构。”
作为年销百万辆级别的整车企业掌舵人,在已经预知风险冲击的情况下,檀锦程需要做出的改变很多,这其中包括供应链重构,生产体系改造,资金避险,市场布局转型等四个大的维度。
这四个维度可以说是超常规战略部署了,之前尉来供应链体系的改革除了自身确实有变革的需求之外,跟这四方面的布局也有关系。
由于产业链的成熟,一般情况下对一些普通的零部件,车企通常的库存数量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有的甚至只有一个月的库存量,库存多了风险也就大了。
而一些关键部件以及高端的零部件备货,大致也是在三到六月,六到一年之间,尉来在之前差不多也是按这个路子来。
但是显然,年底的事件是比老头儿发疯要更严重的,老头儿发疯最多就是买贵的,反正只要不在实体清单之内,受影响的程度也是有限的,不怕买不到。
而到了年底,那是真有可能买不到的,别说高端的了,搞不好像最普通的螺丝,螺母,垫片之类的零部件在慌乱时期都可能会引发供货紧张。
印象当中大众这样的大厂貌似都因为博世ESP芯片断货而导致部分工厂停产,还有诸如芯片二次危机的影响等等。
“我准备把我们的ESP ECU等关键部位的芯片囤货周期再延长一些。”
檀锦程低沉的声音缓缓传入,让王风英一阵恍惚。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觉得这位新老板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要知道目前尉来在这些关键部位的零部件囤货周期已经达到了六个月啊!
六个月的库存都不够?还要增加?
一旁负责协助檀锦程管理采购的赵鑫怡则是见怪不怪,经历过之前老板囤货骚操作的她已经麻木了。
“王总别慌,听老板细细道来;再说了,他有钱的,要备就备呗。”
王风英无奈苦笑,备货这玩意儿可不是说备就备的,她现在总算是理解了丈夫说的。
“我们的老板很有想法,有时候还会做出在当时看起来很无脑的决定,但事后发觉这些决定都非常具有前瞻性,你跟他接触最大的麻烦就是跟上他的思路。”
有着一代人代沟的他们,与新老板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思想上的碰撞。
当然,用丈夫的话来说,不理解也没关系,严格按老板的要求去做就行,做好老板交待的任务同样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说什么呢,什么叫我有钱,这跟我有个鸟关系。”
白了赵鑫怡一眼,实际上他要说的不止是这些,鄂省仅仅是江城一地,就占据了全国汽车零部件产能的37%,这一座汽车工业重镇,在汽车产业链上的地位太重要了。
尉来需要从现在开始,跟除鄂省以外的二级供应商签订备份协议,以保障供应链的完整。
供应链的双轨制只是一个基础,对于檀锦程来说,这一次又何尝不是他的一个机会,虽然这么说多少有些不厚道。
当然,他要做的不仅仅是从企业角度,还有人文角度他也同样会考虑的,不提尉来在江城有着众多的产业,仅仅是从人文关怀角度,如今的他也能够做很多。
跟2008年不同,如今的他有着这样的实力,某些事情改变不了发生,但可以改变一定的结果。
PS:这一章挺难写的,不写吧,显然不合适,写的话度又把握不好,如果有看得不爽的诸位,请轻喷。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