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姬氏赵姓之后。
洪德十六年二月十九日,于陈都大梁汴京宫内,大魏皇帝赵元偲早朝之后回到文德殿暂作休息。
这位大魏皇帝赵元偲,二十六岁登基,至今已在位十六年,于内鼓励民生、轻徭薄赋,于外发兵灭宋、开辟疆土,算得上是一位有道明君。
赵元偲并不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在位天子,他已经很满足自己对祖宗社稷所作出的贡献,并不妄想着吞并周边的邻国,一统整个天下。
如今的他,只想着培养出一位出色的继承人,将祖宗留下的基业传承下去。
但是,如何从那些位皇儿中选择一位成为皇嗣子,却成为了他目前最头痛的烦心事。
自古以来,皇子夺嫡致使骨肉相残、祸乱宫廷,屡见不鲜,虽然赵元偲并不希望自己的几个儿子也因为皇位而反目成仇、同室操戈,但事实上他也明白,这种事他即便是大魏天子也无法杜绝。
他本想再拖两年,可是十余年的勤政生涯,已让这位劳心劳神的大魏天子年仅四旬便已两鬓斑白,那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更是不时地提醒他,必须在眼下身体尚且康泰的情况下选出一位符合他心意的皇嗣子,断了其余几个儿子的念想,否则日后必生事端。
而此时,那位小太监仍在继续念着。
“……世人皆道皇子好,岂知皇子亦难当。庶子未起吾已起,庶子已睡吾未睡。……”
『……』
赵元偲不禁有些动容。皇八子弘润的怪诗虽然用词直白,但却写出了皇子的为难,尤其是那句『庶子未起吾已起,庶子已睡吾未睡』,生在帝王家的皇子们,哪一个不是从小受到严格的宫学教育,毫无自由可言?
而且这句话用在身为大魏天子的赵元偲身上也颇为合适。
赵元偲在位十六年,勤于国政,哪一天不是睡得比百官晚、起得比百官早?即便是平民百姓中,又有多少能像他一般?
所以说,皇子难当,天子更难当,而要当一位贤明君王,那更是难上加难!
这一句,简直写出了赵元偲的心声。
而此时,那名小太监正念着最后一句。
“索性吾志不在此……呃……索性吾志不在此……呃……”
“念啊!”赵元偲一脸纳闷地催促道,心说这不是写得挺好的么,怎么又不念了?
在大魏天子的几番催促下,那名小太监憋地面红耳赤,忽然,他咬了咬牙,将最后一句念了出来。
“……索性吾志不在此,哈哈,随他去罢!”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
而大魏天子赵元偲更是呆若木鸡。
“哈……哈?随他去吧?随他……去吧?”
猛然回过神来,赵元偲气得双眼瞪得睛圆,他终于明白,为何弘宣迟迟不敢念这首怪诗。
“放肆——!!”
天子震怒,文德殿内众人皆吓得叩拜在地,惶恐不安。
—————『附弘润的怪诗,一首打油诗想破头』—————
报晨之鸡尚未啼,
君召众儿殿文德。
一问才识,二问朝评。
吾兄读书万卷,吾弟挥笔有神。
奈何儿臣腹中空,抓耳挠腮文难成。
世人皆道皇子好,岂知皇子亦难当。
庶子未起吾已起,庶子已睡吾未睡。
索性吾志不在此,
哈哈,随他去罢!
——弘润《文德殿乱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