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进废品收购站

看陈伟南走进巷子,距离巷子口最近的一个年轻人马上迎出来:“这位兄弟……你想买什么!”

“只要是你想要的东西,我这儿都有。”

“三包大前门,一包牡丹……”陈伟南用余光快速扫了一眼周围,确认没有危险后才开口。

年轻的票贩子一听就笑了。

脸上同时闪出一抹震惊表情。

没想到对方穿的破破烂烂,一看就知道是从下面公社来的,但出手却这么大方,竟然要买干部才抽的大前门跟牡丹。

大前门一盒三毛钱,牡丹一盒五毛钱。

在县城工人平均工资不到三十块的情况下,一盒牡丹抵得上大部分工人半天工资。

除了工资特别高的干部用牡丹来做招待,一般人还真没实力抽这种烟。

震惊之余,赶紧从身侧背包里拿出三包大前门跟一包牡丹,顺嘴道:“大前门三毛一包,牡丹五毛一包,不要烟票,所以比供销社贵一些。”

“总共一块四毛钱!”

陈茂伟继续问:“肉票多少钱一张!”

“三毛一张,都是一斤的肉票!”票贩子脱口而出,显然经常做肉票生意。

陈伟南点点头,随即从兜里掏出老爹刚给的两块钱道。

“剩下的钱再给我拿两张肉票!”

票贩子非常高兴,没想到今天一开张就碰到个大主顾。

两块钱生意足够给他带来两毛钱收益,脸上顿时乐开了花,一边翻找肉票一边给自己打广告。

“这位兄弟……”

“今后需要什么票尽管来巷子里找我,直接问王小五就行……”

“我这儿什么票都有……”

“像肉票,糖票,油票,粮票,布票,只要给钱,当场就能给你!”

“收音机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提前交定金,我也能给你搞到手!”

陈伟南并不打算跟这些人深交。

他们能在这时候搞到大量票据,几乎每个人身后都站着大人物,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个不好就会把自己给陷进去。

从他们手里买买票据还行,至于其他的就算了。

点了点头,也不说话,拿着四盒烟跟两张肉票就匆匆离开巷子。

…………

守在巷子口的老爹懵了,看陈伟南竟然用两块钱换回来公社书记都舍不得抽的大前门跟牡丹烟,下意识就要骂他是败家子儿。

但被陈伟南堵了回去:“爹你先别生气……”

“这些烟一会儿有大用处,不是我抽的!”

陈建军决定再信一次自己的败家子儿子,如果跟自己说了假话,自己把那几盒烟给抽了,将来肯定不会再给他一分钱。

瞪了陈伟南一眼后道:“我们接下来去哪儿?”

“废品收购站!”陈伟南脱口回答。

陈建军再次瞪大眼睛,满脸不解反问:“我们不是来买东西的吗?去废品收购站干什么?”

“那不是专门收破烂的地方吗?”

“我们又没有破烂卖!”

陈伟南很自信解释:“老爹……”

“你可不要小看了废品收购站……”

“里面不仅有破烂,还有不少好东西……”

“真要是找到那么一两样,那可就赚大了!”

然后也不多解释,拉着驴车就直奔收购站。

收购站在县城边上,一个非常大的院子,看起来非常冷清,只有一个老大爷守在门口,很警惕盯着从门口经过的来往行人。

看陈伟南父子拉着驴车朝收购站走过来,目光随之集中到两人身上。

陈伟南拿着一包大前门疾步朝老大爷走过去:“大爷……”

“我们来自下面公社……”

“家里太穷了,做不起新家具……”

“想来收购站看看有没有别人不要的废旧家具,拉回去修一修说不定还能用……”

“这可关系到我能不能娶上媳妇,请大爷一定要帮帮忙!”

说着就把握在手里的大前门塞到大爷手里。

一开始大爷并不想怎么搭理陈伟南,毕竟收购站主要以收废品为主,很少往外卖。

下意识就要拒绝。

没想到陈伟南这小子竟然这么懂事儿,出手就是一个大前门。

这可是干部才能抽到的好烟,三毛一包,都快抵得上自己半天工资了。

很熟练将大前门装进衣兜,然后接话:“小伙子你来得还真是时候!”

“前段时间国营纺织厂跟国营饭店还真送过来一批用坏了的家具,说不定还有能修的,你可去去看看!”

“看中的东西都可以来拿,到时候我帮你称重,结账,开票,保证不让你小子吃亏。”

陈伟南这一手看得老爹陈建军目瞪口呆,想不明白自己儿子啥时候变得这么利索,面对城里人一点儿也不害怕,还能忽悠得人家团团转。

还没从不解中反应过来就被儿子拉进收购站。

视野范围内全是各种废品,陈伟南的目标非常明确,直奔家具区。

国营饭店用的桌子非常坚固,好多只是一条腿松了就被送到收购站。

老爹陈建军很快就从一堆废旧家具中找到两个可以没了门的柜子,一个松了一条腿的桌子,三个缺腿的凳子。

又从其他废旧家具配齐了柜门,凳子腿,桌子腿……

为了避免这些家具今后再次发生意外,还专门多配了几条腿。

捣鼓完家具,陈伟南没有放弃这个进入废品收购站的好机会,抓紧时间在里面逛起来,想多捞点儿好东西回去,不然那包大前门就太浪费了。

“爹……赶紧把驴车拉过来,这里有好东西……”很快陈伟南就发现了惊喜。

收购站院墙角落竟然堆了不少废旧油毡纸!

如果有人没听说过油毡纸,油毛毡肯定听说过。

后者是用沥青做的,但因为七八十年代之前,中国的沥青产量不高,导致油毛毡的适用范围并不太广。

油毡纸是用煤焦油做的一种防水材料,六七十年代城里面很多临时建筑的房顶都是用油毡纸进行防水。

眼前的油毡纸显然是从哪个房顶上拆下来的。

正常都是五六米,甚至七八米一块,眼前的油毡纸却只有一两米一块,但对于家里的茅草屋而言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修房子时先在房顶铺上一层油毡纸,多叠几层,再加两层茅草,再大的雨都不会漏水。

重生70,开局被分家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