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熊掌与伏特加

验收菜用宣纸吸油,这可是东兴楼考核流程。

何雨柱心里门儿清。

他之所以能未卜先知,实则是师门提前向他透露了考题。

东兴楼主厨张师傅,没这门手艺,转头就把陈掌柜的底细卖给了陈鲁源。

好让何雨柱早做准备,也好要价。

如果他想,还可以趁火打劫。

考核结束之后……

“陈掌柜,带路吧。”

何雨柱虽说这道菜没做过,可做足准备之后,就是老司机走旧路。

……

东兴楼后厨。

铜锅里高汤咕噜咕噜翻滚着,已经第三遍。

何雨柱捏着刀尖,在熊掌筋膜间小心游走。

后厨八口灶眼,火苗子烧得正旺,蒸屉里不断喷出白雾。

白雾裹挟着花椒香气。

“砰!”

主厨张师傅这回已经去到了二灶,把擀面杖重重摔在案板上。

“何师傅,前堂递话,要改时辰。”

帮厨小崔贴着墙根,猫着腰,一溜烟挪了进来,

“说是大东家要带苏联专家来瞧新鲜。”

何雨柱手腕猛地一沉,刀刃恰好稳稳停在熊掌第三道掌纹上。

他抬眼快速扫过条案,只见八寸青花海碗里泡着鹿筋,火候还差两分。

发好的虎骨酒,封着黄泥还没开封。

最要命的是,吊汤用的野雉,才刚褪了一半毛。

“陈掌柜应下了?”何雨柱眉头微皱。

“应了,还说让您露真章呢。”

小崔咽了口唾沫,又补充道,

“可二灶张师傅刚摔了瓢,说咱们备料跟不上。”

张师傅是自己人,出师宴上也见过。

之前让人给他报信,现在又给机会让他掌权。

何雨柱虽是利益既得者,可心里还是觉得这背后的弯弯绕绕是个恶习。

当然,拆台倒灶的事儿,他可不会干。

他心里顿时生出一个大目标,利己利他利国。

把厨师行业组织的私人性质变成官方。

这事很难,但他就想试试。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嘛。

这时,门帘子被铜烟锅挑开。

陈掌柜穿着千层底布鞋,踩着满地松针。

这是给熊掌褪毛剩下的。

他径直走到主灶前,食指往蒸笼外沿一搭,

“提前三刻钟开席,何师傅接得住?”

何雨柱没吭声,刀背往熊掌上一抹,半透明的筋膜像活物似的,层层绽开。

他左手抓起泡着虎骨酒的泥封罐子,右肘往灶台铁钩子上一撞,吊着的铁锅“咣当”一声,落回灶眼。

“接不住。”

菜刀“剁”地一声,砍进榆木砧板,“除非您把后厨钥匙给我。”

这话一出口,满屋子人倒抽一口凉气。

陈掌柜倒也干脆,从青布衫内袋掏出一串黄铜钥匙,

“丑话说在前头,三十二珍席面钱归柜上,掌鼎师傅拿三成利。今儿这单是娄董事长给苏联人接风,赏钱另算。”

这才是掌鼎做席面的行价。

嘿嘿,这种有师门在背后撑着的好处,原主傻柱一辈子都没享受过。

而何雨柱只是不想自己人“出力不讨好”。

何雨柱接过钥匙串,钥匙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惊醒了发愣的帮厨们。

他抄起铁勺,敲响挂着的铜盆,大声下令:

“小崔,带两人去续柴火!李婶,盯着蒸屉气压!张师傅……”

二灶台前的身影猛地转身。

“劳您亲自跑趟西直门菜站。”

何雨柱从围裙兜里掏出盖着红戳的批条,

“找管事的王秃子,就说东兴楼要取寄存的‘活宝贝’。”

张师傅攥着批条,脸上扯出一抹冷笑,哼道:“这节骨眼上,让老子去当跑腿的?”

那嫌弃的表情,装得跟真的似的。

这不想当演员的厨子,还真不是一位好师伯。

“三十二珍讲究‘四活四鲜’,您腿脚利索,脚程快,这事儿非您莫属。”

何雨柱突然压低嗓子,神秘兮兮地说,

“这张批条盖的可是娄家私章,您就不想去看看王秃子看到章时是个啥表情?”

这话一出口,后厨瞬间又安静下来。

安静得连油锅里的“滋啦”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张师傅将批条对着灯照了照,随后猛地一摔棉门帘,“哗啦”一声,大步走了出去。

陈掌柜拿着铜烟锅在灶沿上磕了磕,说道:“你小子,倒是对这些事儿门儿清。”

瞧瞧,陈掌柜压根没瞧出谁是“内奸”。

张师傅这波演技,何雨柱在心里默默给打99分。

“不敢当。”何雨柱掀开汤锅盖,滚滚蒸汽瞬间模糊了他的眉眼,

“昨儿个孙书香老师教我辨认娄家印鉴,足足教了三个钟头。”

在厨房一通忙活。

最后一道菜刚端出去没多久。

“何师傅,苏联专家请您出去,说要当面感谢您。”

前厅的水晶吊灯晃得何雨柱眯起了眼睛。

他低头一看,围裙下摆还沾着给熊掌褪毛用的松针。

他左手稳稳托着描金海棠盘,盘里八块“玉带虾仁”

在冰雕摆盘上冒着腾腾热气,右手却悄悄把钢笔别到了耳后。

孙老师说,苏联人就爱这种讲究派头的做派。

“达瓦里希!”

一位穿着灰呢子大衣大鼻子,苏联专家猛地站起身。

带着浓烈伏特加气息的生硬中文,扑面而来:

“这道汤,为什么用铁锅煮,却能煮出瓷器的味道?”

何雨柱眼角瞥见,陈掌柜紧张得攥紧了铜烟锅。

赶忙用俄语冲口而出:

“Жeлe3har ckoвopoдa coxpahreт тemпepaтypy(铁锅恒温),就像你们西伯利亚铁路上的蒸汽机车。”

边说边伸手掀开汤盅,只见鹿筋在清澈的汤汁里微微颤动,

“三小时内换三次柴,先是白桦木,接着转用果木,最后用松木。”

专家团里,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女人突然探身,列宁装的袖口露出一块精致的瑞士表,问道:

“熊掌蛋白质在七十二度开始分解,您是怎么控制蒸屉温度的?”

“用这个。”

何雨柱从裤兜里掏出铜制蒸屉阀,阀门芯上缠着三圈麻绳,解释道,

“水位下降半指就拉绳泄压,虽说比压力表慢二十秒,但能保住胶质。”

他特意把“二十秒”说成俄语“двaдцaть cekyhд”。

尾音还带着老莫餐厅侍应生的那种腔调。

陈掌柜的烟锅重重磕在太师椅上。

何雨柱心里明白,掌柜听不懂俄语。

可他看得懂苏联专家,纷纷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的样子。

穿呢子大衣的专家,用叉子叉起一块“红焖蹬云”。

改用俄语快速发问:“这道菜用了几种动物性脂肪?”

“三种。”何雨柱指尖轻轻划过熊掌经络,有条不紊回答,

“先用野猪油煸炒出香味,再用鲟鱼油锁住味道,最后点上獾油提亮色泽,就像你们t-34坦克的复合装甲一样。”

满桌响起一阵哄笑声。

女专家笔尖一顿,好奇地问道:“您怎么知道我们是坦克厂的?”

“您虎口有柴油机清洗剂留下的灼痕。”

何雨柱举起自己的右手展示,

“我在莫斯科餐厅,见过同样的印记。”

陈掌柜咳嗽一声,赶忙插话道:

“何师傅,给贵宾们讲讲这‘天山雪莲羹’的讲究。”

何雨柱一眼瞧见贵宾里有个熟人,正是那画饼大师——杨厂长。

傻柱之前一直处于每月37.5元,他可“功不可没”。

四合院:穿越成傻柱,掌控人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