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看!莫看!莫看!
与《被迫领证后才知道老公不是一般人》无关。
莫看!莫看!莫看!
老太太,六旬出头,终于脱离了照顾孙儿们的苦海,安享在老家。
1
老家有硕大的院子,真正的让城里人掉了下巴依然羡慕的那款——房前种草屋后栽花,还可以种瓜种果种蔬菜。
大把的时间,捧着大屏手机刷刷刷,电视节目随便挑,反正网费是孩子们交的。手机刷腻了,电视看够了,还有收音机。真是要多爽有多爽,美好的生活赛过神仙,天天的。
无聊了,想看真人,就跟邻居们喝茶聊天儿磨磨嘴皮子——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管他呢,我是老年人,就爱过嘴瘾!
时间多的还是消耗不了……
2
除了晨练太极拳,再加个晚练甩铁鞭。
身体倍儿棒,
可是,
渐渐地,
吃嘛嘛不香……
空虚无聊的失落感加强,
目前又增加了个失眠。
唉!
怎么回事儿?
想来想去,原来是生活空闲得没味儿了!
3
终于,熬到了周末。
老大干啥呢?老二干嘛呢?老三闲着没?
孙子孙女儿干啥呢,有没有想我啊?
老想也不是事儿啊,心动不如行动,打电话——地毯式轰炸!
嘟嘟嘟——滴滴滴——
接通啦!接通啦!
六旬老太:“歇着了没?”
大儿子:“哦,娘哎,领导们开完会,等着要材料,我正忙着呢,先挂了啊。”
六旬老太:“孙子听话不?想我了吗?”
二女儿:“嘘——娘哎,我正陪孩子补课呢,回去再说,先挂了啊。”
六旬老太:“三儿啊,中午吃的啥啊?”
三儿子:“啊,娘哎,还没吃呢,我正在路上,还有几单没送完……”
六旬老太心疼:“多加小心啊——”
没等说完,电话就挂断了。
看了几年孩子,到头来,儿女孙子们没有一个挂念自己的……跟孩子们在一起,脾气难控,憋得慌!好不容易自由了,还是不舒坦。
终于进来了个电话,是老头儿。好嘛,出气筒来了。
老头儿:“吃了木啊?”
六旬老太太狠了一句:“吃了!”
老头儿:“吃的啥啊?”
六旬老太不耐烦:“早晨剩的稀饭,烫了烫!摘了个黄瓜拌了拌!”
老头儿:“别光将就啊,打上个鸡蛋炒个菜……”
六旬老太气儿不顺:“能吃多少啊,吃不了光剩下……行了行了啰里吧嗦!”
老头儿想回嘴,不识好歹!哪知,电话挂断了。
老头儿被挂了电话,怏怏地守在看大门的岗位上。这是几年前,老太太照看孙儿,儿子托人给找的差事,一个月两千多,舍不得辞。
再说了,辞了回去,大眼儿瞪小眼儿,老俩吵不完的嘴。年轻时吵,老了老了更甚了。
老头想通了:吵闹一辈子,还是钱中用。要想少挨刺儿,必须向钱冲。
4
孩子们正值中年,整天忙得焦头烂额。
老头儿,暮年了,还为家里挣着分分角角。
想来想去,自己也不能闲着啊,也闲不住。
寻思着,干点儿啥呢?
打工干农活?一天上百元,很吸引人。
无奈,体力不支,累出个好歹来,这里疼那里麻,腰也受不了,徒增孩子们的麻烦。孩子们已经够不容易了……
卖小吃?
老年人哩里咧咧不干不净,做出来,怕是没人敢吃啊。
卖杂货?
不行不行,一辈子只知道干农活儿,拉不下脸讨价还价啊。
“村支书的老婆还卖日用小百货呢,你为啥拉不下脸来!”心底升腾起一个声音,“对啊,我本就是农民老百姓,以前能踏踏实实接地气儿,在城里看了几年孩子,怎么无端生出虚荣心来了!要不得要不得!我也是母亲,上了年纪,更要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啊!”
况且,家门口就是正大街。外村人都能来赶大集卖东西,我为何不能!不会就学,先干起来再说!
5
很快,老太太的杂货铺就开张啦!
邻里乡人,刮目相看,有魄力,佩服。
老太太的时间撑起来了。儿女们也笑口常开了,每天一个问候电话,孙儿们也更亲近了……
老太太悟到了:
老人啊,不能闲着,闲着就生事儿,无端生事儿,日子就发苦。
父母儿女懂界限,家人关系更融洽。
忙碌充实每一天,家人各自齐步走,日子才能热气腾腾的。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