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各有分工,男女老少皆充实

刘小冬想得很美好,而杜贞念和刘小秋把第一批腐乳的账盘完了之后,心情比刘小冬还要美好。

出去请人买豆腐,腌制的工钱,买坛子,小罐子的成本,建作坊的成本等等一应成本,第一批腐乳赚了近两百两。

饶是杜贞念见多识广,也依旧被这几十坛小小的腐乳给震惊到了。

刘小秋高兴的则是自己终于也能亲手赚钱了。

俩人一合计,便准备算工钱,杜贞念的,刘小秋的,刘小冬的,杜冬云的,还有刘小月的。

好吧,杜冬云和刘小月虽然只帮忙称佐料拌佐料,但也出了不少力,要给的。

而刘小冬纯粹是躺着拿钱啦。

刘小冬终于分到了自己到这里来的第一份红。

刘小月拿着一串铜钱,高兴地数了好几遍。

杜冬云倒是面色如常,说道:“我要去信问问母亲点心卖得怎么样了。”

杜贞念分完了几个人的工资和前期分红,总账里留下了一百两的资金,准备继续做大腐乳作坊。

现在,整个房家洼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基本全都行动了起来,这回这群孩子都得到了零花钱,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就聊到了做生意这个事。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刘小冬和杜冬云则躲在人群里竖着耳朵听得仔细。

杜冬云问她:“你打算何时建纸作坊?”

刘小冬想了一会,摇摇头说:“先不做纸,先做其他的。”

杜冬云心里便有数了,自从住到房家洼,她对刘小冬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只要是刘小冬安排的,那一定是在心里计划好了的。

对于造纸,刘小冬在杜冬云姐妹俩住进来后做过一次,压根没瞒着俩姐妹,不过两姐妹也只是非常惊诧,并没有追问。

刘小冬不解释,她们也不问。做好的纸除了裁出来做卫生纸的,其余的大部分都送给了宋夫子,让他在教课的时候发给学生练字使用。

杜贞念和杜冬云知道造纸方子难得,朔阳府有两家会造纸,就把持了朔阳府整府及周边的三个府的全部纸张采买。

宋家想加入都没有机会,因为那两家说了,想入股就得拿出五万两的入股银子。

饶是宋家有钱,也不敢拿这么多钱去赌这一份股。

现在俩姐妹看刘小夏娴熟得用芦苇做纸,就立马想到了纸坊还有后续延伸出来的书铺,但俩人都默契地没有提出来,她们知道,刘小冬不是那种捂着技艺的人,这个义妹既然不瞒着她们就造纸,那就是已经打算好了。

她们也不会多嘴问这一句。

眼下两姐妹一个顾好腐乳作坊,一个等着点心大卖。

等了两天,私塾休沐。刘小冬便安排给了王冬麦和刘小夏每人一份工作。

王冬麦,秦容,房锦绣带着村里的所有妇人去镇上和其他村子买鸡蛋鸭蛋,每个人挎着一个篮子,出了村就三两结队分道扬镳。

刘小夏带着跟他年岁差不多的小伙子们,去镇上买石灰,两个人一条扁担抬着,一来一回打打闹闹就去了。

留在家里的男人们,基本都在平整新开荒出来的地。

自从劈山碎石后,开荒地里便被这些 碎石头堆出了两条主干道,都是南北通的,石头裹着芦苇编的网和稀泥,围出来的田埂又结实又板扎。

这是宋留竹的手笔,但非常合适地跟刘小冬的设想不谋而合。

两条南北通的主干道宽一丈左右,相隔二十多丈,离最东边的水稻田最近的一条也有二十多丈,从石头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南边的芦苇滩地里,延伸有五十丈之长。

这两天,众人准备把两条主干道最南端连接在一起,然后就打算把新开荒出来的地好好清理一番。

房家洼的老婆婆们也没闲着。

赵来英带着陈乐英和一众不用带孩子的老太太们,帮着烧草木灰,刘小冬说过等一会要用。

王冬麦去了里正家里,还是秦红花接待的她。

秦红花自从养了家禽之后,整个人都忙瘦了一圈,但也着实开心,看到王冬麦挎着篮子说要买鸡蛋,就笑着挽上了她的胳膊,把人拉进了家里。

“王妹子,好久没见你了,今天无论如何要在这里喝杯茶水,陪我说几句话儿。”秦红花不容王冬麦反驳,拉人的手劲可大了。

王冬麦没法,只得跟着进去坐下来。

“上回按你说的,如今已经开始孵第二茬鸡鸭了,只是这鹅,我寻了好久,才寻来六只,买到十个蛋,现下刚孵出来七只鹅,有三个还是望子,没出鹅。”秦红花向王冬麦报告自己的成绩,养鸡鸭鹅是她建议的,养到哪步,养成什么样,她觉得可以跟王冬麦说一下子,让这个“东家”心里有点数。

王冬麦没养过家禽,听说一斤孵出来一茬鸡鸭,现下又在孵第二茬,心想应该是顺利的,说道:“家禽难养,我也没有经验,这就全靠里正娘子操心了。”又想到那几只鹅,就想去看看,毕竟她还没摸过鹅呢,“不知道方不方便去看看,不瞒秦姐姐笑话,妹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小鹅子呢。”

秦红花听她要去看看,心想这不正是“邀功”的好机会嘛,立马一拍大腿,猛地从椅子上坐起来,说着就拉着王冬麦风风火火地去了田庄上。

秦红花一共养了三十只鸡,三十只鸭,六只鹅,其中鸡鸭是本来就养着的,鹅是刚买来的。

第一茬孵出来六十只鸡,成了五十二只,现在已经长出来翅膀来了,在换毛阶段;四十个鸭子,成了三十六个,现在长了半个月,已经能长得半大了,嘴巴,脚掌和毛全都接近成鸭阶段。

第二茬的鸡鸭还在孵着。秦红花说这回鸡能有八十只,鸭子更多,在一百只左右。

秦红花在田庄里盖了好几个棚子,高的是给鸡的,中间用树枝和竹竿搭了架子。矮的是给丫鸭子的,里面还铺了一些零碎的干草。

王冬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嘴上夸奖秦红花是养殖好手。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