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齐心协力,房暖人乐吃喝足

一顿邀请答谢宴,房家洼家家户户的感情更深了。

石大组建的房家洼货郎队伍已经稳固下来了,他们跟各村的村民们商议之后,决定以后每隔两天挑一次货,货可以两次轮换一次。

间隔四五天再上一次货,这样既能不那么累,还可以随时给各家供应货物。

要问为啥过水镇的村民今年突然有钱买东西了,那还要说到货郎们身上。

这货郎队伍是房家洼的,房家洼今年从各家收购大豆,鸡蛋,稻壳,柿子,茭白,乌桕子,甚至粮食和蔬菜。

让他们有了闲钱来买东西。

而这些东西大多都是房家洼出来的。

毕竟农户们的初级需求就这么多。

不过今年冬天的过水镇出现了一个新鲜的蔬菜,说叫豆芽,房家洼的挑货郎队伍在上货第二次的时候,需求量忽然大增,货郎们第三次出豆芽的时候,直接被一抢而空,没抢到的甚至要骂人打架。

不过幸好上回县令大人来过一回,又钦点了小秦秀才为过水镇专司教化官,现在法治文化广场虽然还没有竣工,但教化官已经上岗许久了,基本过水镇的所有村都有宣讲到。

吵架的时候,货郎们一看情况不好,立马教化官搬出来,说打架就要拉去见官,又说就是一个豆芽,今天没有明天有,明天没有后天有,以后房家洼天天做,天天卖,争取卖一个冬天。

有了人递台阶,又安抚情绪,大家才止住冲动。

然后货郎们一回到家,就火速集结跑去刘树家商量对策。

这豆芽是刘家捂出来的,要想卖豆芽,还得找刘家。

刘小冬就知道这豆芽一定会走俏的。

这不就来了嘛。

要说暖房这个东西,也不是稀罕物。

捂豆芽的技术也不是没听说过。

但为啥过水镇没人做呢?还不是条件不允许。

烧暖房需要大量柴禾,捂豆芽需要很多豆子,卖豆芽需要时间紧迫。

以前谁家想吃了,也就有条件的自己时不时捂几把,吃个两三顿,过段时间再做一点。

穷人家根本不会去想这个,都在吃腌菜呢。

今年房家洼从年头到年尾陆陆续续出各种新鲜货,吃的用的都非常接地气又实惠,现在又出豆芽,那是想都不想就直接买。

随吃随买,又便宜,这可太舒适了,完全不用自己做的时候操那么多心了。

而且卖得豆芽都非常好,杆子硬邦邦地,一上手摸就知道超级新鲜。

刘小冬原本还不想专门建暖房,这下一听大家都嚷着要,还说只要是房家洼做的,他们就会闭眼买。

刘小冬不得不感慨,果然,人对好东西的追求是非常盲目的,对好品牌也是如此。

要是好品牌出的好东西,那闭眼入的语气和给钱的手势都一模一样。

于是房家洼再一次开启了基建模式。

不过这回暖房就自己人建设了,不需要从外面找泥瓦工来。

这暖房要怎么盖,大家有些拿不准,倒是刘小冬搜刮了脑子里的记忆,给刘礼夏画了个建议的草图。

坐北朝南大开间,北边的墙不光土层厚,还要裹上保暖的芦苇垫子。

南方的开间只盖半截墙,房顶也是半截固定茅草顶和半截移动芦苇垫子。

方便白天有阳光的时候卷开芦苇垫子照射太阳,晚上盖上芦苇垫子保温。

对于暖棚的使用,由于时间紧迫,就先用土坑柴禾代替了,先盖两间出来,后续要是再建就准备建个锅炉烟道,这样把火源隔离在根源,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还能省柴禾,暖房里的温度也会更加稳定。

说干就干,暖房建设就交由老头子们带领,刘礼夏对照图纸主持。村里没事做的年轻人都来干活。

赵小狼也在干活的队伍里。

这活是有工钱的,一天二十文呢。

暖房建设了,捂豆芽的豆子也需要备上。

虽说这一年一直都在不间断地购买各种豆子,但这些豆子里,黄豆大部分留着磨豆腐,做腐乳,毕竟腐乳作坊是房家洼第一产业。

绿豆本来是和红豆一起用来做绿豆馅的。

红豆刘小冬就没捂过豆芽。

先前卖出去的也都是绿豆芽,这暖房一建成,豆芽品类可以考虑一下黄豆。

至于其他的,夏季蔬菜一类的也可以多少种点,不过刘家暖房里的那些端王妃送来的珍稀花草,暂时就住在家里吧。

至于玉米苗和刚出芽的几个辣椒籽,刘小冬也不敢轻易挪动,生怕一个不小心打断了它们适应的环境,浪费了这仅有的一点希望。

说到辣椒籽,几十粒里面就出芽不到十个。

这成活率可以说是相当惨烈了,但对于这个环境下的刘小冬来说,看到的希望却是相当大的。

只要这辣椒籽能长大,哪怕一棵,她都能看到极大的希望。

虽然目前她还不知道这个辣椒是什么品种,但有辣椒就行,不能做彩椒炒着吃,晒干做成辣椒面总可以吧。

原始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还会变异,说不定会变异出一些能炒菜吃的辣椒呢。

她可是太怀念鸡蛋炒辣椒的味道了。

老头子们带着一群小年轻,用三天时间搭出来一个非常成功有漂亮的暖房。

陈大郎和石二又加班加点地做出来十几个木架子,村里的老婆婆们带着小姑娘们连教带编得编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芦苇筐。

那群姑娘们,本来在兴致勃勃地学女工,结果不是拿不好针,就是扎到手,练了几天后都觉得比写字还难,兴致直接去了一大半。

以前家里都穷,那点布头和线头都牢牢掌握在祖母和母亲手里,哪里有多余地给她们练习呢?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布匹一大堆,针线随便拿,想着以后总归是要用到的,恰好可以趁绣娘们在可以学起来。

结果这一学,各个露馅,直接把自己扎成泥菩萨了。

为啥是泥菩萨呢,因为没脾气了。

她们懊恼,但是绣娘们和自己祖母和母亲倒是笑开了花,虽说这笑没恶意,但是这群女娃娃年龄小面子薄,直接怄气要放弃了。

刘礼秋也是如此,她回家跟刘小冬吐槽,说她以后再抹针就是芦苇沟里的狗屎鱼。

结果话刚说完,当天晚上她就在屋里点着蜡烛偷偷练习。

刘小冬直接看傻了,这是,发誓的时候天塌了,这誓言作废了是吧。

不过幸好她一开始就不学女工,不然有可能今晚当狗屎鱼的就是她了。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