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买不起

正宗的泾阳金花黑毛砖茶,不怎么好看,却挺好喝。

但不能泡,要煮,加盐,更或是加草果。

叶安宁捧着茶杯暖手,林思成慢慢的吸溜。

“什么是有一眼?”

“东西要真!”

“硬气又指什么?”

“来路要正!”

“包袱呢?”

“有眼力,但不开店,只做转手生意的行家……”

两人头对头的嘀咕,王齐志坐在旁边,听的很是认真。

这是旧社会古玩行的切口,他当然不懂。

包括林长青,应该也不懂。

书上肯定没有,所以,林思成是从哪学的?

下意识的,他往角落看了看:老太太依旧靠着墙,像睡着了的样子。

但总感觉,那半睁半眯的眼缝里透着精光……

……

不大一会的功夫,赵修能(卖家)端个托盘进了门,往茶几上一放。

几人齐齐的低下头。

一只青花山水纹盖罐,一只犀角雕的“步步高升”笔筒。半块青白玉璧,七枚开元通宝,一支长轴,像是字画。

包括装这些东西的托盘,也是老物件?

起初,林思成还被震了一下,心想厉害了:瓷器、角器、玉器、木器、古币、字画……竟样样都不缺?

这位赵老板的门路得有多广?

关键的是,无一不精:

同治朝的官窑青花?

清末民初的犀角笔筒……还是盛辅功主刀(清代角雕名家)?

璧是唐玉,七枚开玩通宝是错版的合背钱。

卷轴是油画,却是名家之作: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李叔同。

还有那张托盘:晚清“彩色螺钿”老红木漆盘,看纹饰,少说也出自贝子府。

但看了一遍,他又皱起眉头:这些东西,好像……都不大对劲?

盖罐太重,至少比正常的同款瓷器重一半。拿手指再敲一敲……啧啧,罐底倒是真的,但罐身却是用晚清时的民窑青花瓷片拼的。

笔筒的骨纹稍有些浮:上半截较密,下半截较疏……仔细一看,哈哈,下半截是驴蹄子。

铜钱也一样:拿真的开元通宝磨薄后,粘一块的。

甚至是那块玉,以及底下的托盘,全都大差不差:半真半假,连拼带凑。

就这样看了一圈,大大小小十来件东西,就只有一枚合背钱是真的……

林思成猛的抬起头,瞄了一眼老太太,目光钉在赵修能的脸上。

赵修能故作不知:“看东西啊,你看我干甚?”

我不看你看谁?

老太太下没下过生坑,下过多少回不知道,但绝对算是同行。

行内称扒散头,说直白点:专收残器,连拼带补后当真品卖。那渗进指甲的垢,渗进肉里的锈,八成就是这么来的。

有时也称爬山头:要是收不来残器,有时下会下坑,专下被盗过的坑,专挖残器。

但这几样,绝对不是老太太的手艺:手艺不行,活太糙,多少有点对不住她手上的垢和脸上的锈……

暗暗思忖,林思成从开元通宝中挑了一枚,放在面前,然后又端起了茶杯。

赵修能目瞪口呆:东西是他补的,哪个真哪个假,他能不知道?

问题是,这碎娃就扫了那么一圈?

两人对视一眼,林思成轻轻一笑。

但他越笑,赵修能的眼皮越跳:“再挑两件!”

林思成摇头:“不挑!”

赵修能穷追不舍:“为啥?”

林思成继续摇头:“扒散头的!”

赵修能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知道你是行家,但你也不能行到这个地步?

好久,他猛呼一口气:“扒散头也有好货!”

“当然!”林思成点点头,看了一眼他身后的老太太,“但要看是谁扒!”

不夸张,六十岁的老人了,竟然跟个孩子似的,脸“腾”的就红了个透。

俄贼你妈……

活这么大,第一次被个毛没长齐的怂娃嫌弃?

王齐志就坐在旁边,拿起那六枚铜钱看了一遍,又瞄了瞄林思成眼前那一枚,然后就放了回去。

七枚铜钱,就林思成眼前那一枚是真的,再结合两人的对话,剩下的东西还用的着说?

叶安宁也懂古玩,但自忖眼力比舅舅差一些,就没有贸易评价,只是拿起那幅油画。

咦,李叔同?

哈,好像不大对?

她眼睛微眯,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又瞄了瞄林思成:“看着……像是底稿嫁接!”

拿着盐勺的手一顿,林思成愕然的抬起头。

王齐志能看出铜钱有问题不奇怪:他研究的就是铜器修复,要是看不出那六枚铜钱是粘的,还怎么教学生?

但叶安宁……确实有点没想到。

看他一脸震惊的模样,叶安宁抿抿嘴唇:“我在国美读的是文保,又到佛罗伦萨进修了一年!”

厉害了,还是中西兼修?

怪不得上次在花鸟市场,王教授的大哥会让她看那只葵花盘!

林思成点点头,声音很低:“对,就是嫁接!”

大概就是真作一分为四,然后真假拼接:四分之一用真画,四分之三造假。

工艺不复杂:用色彩扫描技术精准复制笔触与色值,通过喷墨打印的方法在旧画布上复制,再将颜色作旧处理……所以相对比,古油画伪造赝品要容易很多……

但所谓容易,也只是相对国画而言。能把真迹扒开,再用高科技补上的人,绝不会坐在这里。

林思成盯着赵修能,老人的脸又红了一下:他会扒个屁?要有这个手艺,何至于让老娘圈在家里?

这幅画,不过是凑巧收的。

长叹一声,他收起托盘,出了客厅。随即,又端了一托盘出来。

这次没那么多,托盘也只是普通的老杨木托盘,上面只摆着三件:

一只白玉杯,一支卷轴,一方砚台。

林思成挨个看了看,眼角微微抽动。

陆子冈的上方山角杯。

李东阳的《木斋先生将登舟以诗见寄次韵》。

以及明代宫廷贡砚:绛州澄泥砚。

让你上好货,但没说让你上这么好?

看了好久,林思成摇摇头:“我买不起!”

赵修能不大信:“又没说让你全买!”

林思成叹口气:“哪怕是一件,我也买不起!”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