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谢晦愤怒撕诏书 徐傅终难逃劫数

话说谢晦一听到自己子弟被杀的消息,心里就像被重锤砸了一下,疼得他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旁边的人赶紧七手八脚地抢救,有的掐人中,有的喊名字,还有人端来一碗热姜汤,小心翼翼地喂他喝下去。

过了一会儿,谢晦才缓缓睁开眼睛,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他大哭了一场,那哭声听得在场的人都心里难受。

哭完之后,他硬撑着命令江陵的将士们为徐羡之、傅亮举哀。

将士们听了命令,都脱下战甲,穿上孝服,为这两位曾经的同僚默哀。

接着,谢晦宣布了子弟的死讯,开始安排丧事。

整个江陵城都沉浸在一片悲伤之中。

就在这时候,朝廷的诏书送到了谢晦手里。

他接过诏书,手都有点抖,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慢慢展开诏书,一字一句地读着,越读越生气,越读越难过。

诏书里说,徐羡之、傅亮、谢晦他们这些人,都是靠机缘被提拔起来的,以前受过皇上的恩宠,身居高位。

但在永初末年,天下大乱,他们作为被托孤的大臣,却没尽到责任,反而心怀不轨,顺从坏人。

他们肆意妄为,不仁不义,还密谋毒杀,祸害百姓。

他们的罪行,连仆人都愤怒,路人都流泪。

谢晦读到这儿,冷笑了一声:“哼,忠诚?爱敬?

我们怎么不忠诚了?怎么不爱敬了?可结果呢?”

他气得语无伦次,一挥手,把诏书撕成碎片,狠狠地扔在地上。

然后他大声下令:“传令下去,立即阅兵,调集三万精兵,准备按期东下!”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就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

他转身走向射堂,步伐稳稳当当。

站在射堂上,看着下面整齐列队的精兵强将,他心里涌起一股悲壮的感觉。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被冤杀的忠良,为了那些被欺瞒的百姓,为了那已经黯淡的大明之光。

“兄弟们,我们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共赴生死。

现在,朝廷却听信谗言,诛杀忠良。

我们能坐视不管吗?”谢晦的声音激昂有力,好像能穿透每个人的心灵。

“不能!不能!”将士们齐声高呼,那声音震天动地。

“好!那我们就整军待发,按期东下。

我们要让那些奸佞之人知道,我们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谢晦挥舞着手中的令旗,那令旗在风中呼呼作响。

这时候,一个将士走上前来,抱拳道:“将军,我们何时出发?”

“即刻!”谢晦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一刻也不能再等了!”

将士们听了命令,立即行动起来,整装待发,士气高昂。

那三万精兵,就像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而这时候的朝廷,却是一片慌乱。

宋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咬牙切齿地说:“谢晦,你竟敢如此大胆!

朕定要亲手诛杀你这个逆臣!”

旁边的臣子们听了,都吓得不敢说话。

原来,在这道诏书发布之前,宋帝已经秘密召见了徐羡之、傅亮二人,并让卫士在一旁待命,准备把他们拿下。

可是消息走漏了,被谢晦知道了。

谢晦急得要命,他赶紧派人通知傅亮,让他不要进宫。

傅亮接到消息时,内侍已经到门口了。

他心里一紧,但表面上还装作没事的样子,谎称嫂子病重,要稍等片刻才能进宫。

同时,他也悄悄通知了徐羡之。

徐羡之这时候已经奉命前往朝廷了,走到西明门外时,才接到傅亮的急报。

他心里一惊,知道事情严重了,于是赶紧返回私宅,换了一辆普通的马车,悄悄地逃出都城。

一路上,他心惊胆战,生怕被追兵发现。

可是当他跑到新林时,还是看到后面有追兵赶来。

他慌忙躲进一个陶灶里,想要躲避追兵。

可是追兵却并未放过他,四处搜寻。徐羡之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了,于是自缢而死。

而傅亮呢?他也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

屯骑校尉郭泓率领追兵一路追捕,终于把他缉拿归案,送进了都城。

宋帝派中使向傅亮宣读诏书,并说:“你亲自参与了弑君的逆行,罪在不赦。

但念在你到江陵时,还有诚意,我会让你的诸子无恙。”

傅亮听完诏书,心中又悲又恨。

他抬起头看着中使说:“我受先帝宠信,得以托孤辅政。

废昏立明,都是为了国家社稷。

现在想要加罪于我,何患无辞。”

中使冷冷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不久,又有诏使出来,命令处斩傅亮,赦免他的妻子儿女,流放建安。

同时,也收捕了徐羡之的儿子徐乔之、徐乞奴以及谢晦的儿子谢世休,一并处死。

消息传开,朝野震惊。

谢晦的弟弟谢爵也被关进了监狱,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当时谢晦听到子弟被诛的消息时,还以为有假。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可是事实却是残酷的,谢爵已经在监狱中了,尚未受诛,但命运已经注定。

谢晦心中悲痛欲绝,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

他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他深知自己的命运已经掌握在别人的手中,随时都可能被终结。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