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

一、雪径

腊月廿八,山道上的积雪没过了脚踝。

冯小桃提着竹篮往山下走,火红的狐尾在雪地上拖出一道蜿蜒的痕。篮里装着新制的桂花糖、几包驱寒的艾草茶,还有一把用旧门环改的短剑——这是给铁柱的压岁礼。山门牌坊的冰锥子结得老长,她顺手掰下一根,塞进路旁冻僵的灰狸猫爪子里:“抱着暖手。”

庙会的喧闹声从山脚漫上来,混着炸麻花的油香。冯小桃紧了紧松绿斗篷,瞥见听松阁的飞檐下挂着串冰灯笼,里头冻着片枯叶,倒像封了只琥珀色的蝶。

---

#### 二、茶摊

城隍庙前的空地支着个草棚,王寡妇的茶摊冒着白汽。

冯小桃刚坐下,粗陶碗里便斟满了姜茶。茶汤里浮着两粒红枣,碗底沉着片陈年普洱——是守拙长老去年窖藏的雪芽。

“小桃姑娘尝尝新做的酥饼?”王寡妇掀开蒸笼,热气裹着芝麻香扑来,“里头掺了山核桃,专治娃娃们夜啼。”

话音未落,铁柱旋风似的冲进草棚,棉袄上沾着糖渣:“姑姑!张铁匠的西洋镜又照出妖怪了!”

冯小桃拈起块酥饼掰开,露出里头暗红的山楂馅:“西洋镜照妖,酥饼馅驱邪,倒是般配。”她往铁柱嘴里塞了半块,顺手将菜刀搁在茶桌上。刀柄缠着褪色的青布条,刀刃缺了道口子——这是玄同当年剁蛟龙骨留下的。

---

#### 三、灯谜

酉时的庙会亮如白昼。

七十二盏走马灯悬在青石牌楼下,灯影里浮着《山海经》的异兽。冯小桃拎着盏鲤鱼灯挤进人群,看翠妞踮脚够灯谜的红绸条。谜面墨迹未干:“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打一牲口。”

“是驴!”铁柱抢过铜锣乱敲,震得灯影摇晃,“俺家驴车能拉八百斤麦子!”

冯小桃笑着往他怀里塞了把松子糖,糖纸用朱砂写着“平安”。转身却见二丫蹲在泥人张摊子前抹眼泪——她攒了半年的铜板,被西洋镜摊主诓走了。

---

#### 四、破镜

泥人张的摊子支着面鎏金框玻璃镜。

冯小桃凑近瞧,镜中映出的却不是街景:黄发碧眼的番邦人骑着铁马,铁马喷着黑烟;高鼻子老道举着琉璃瓶,瓶中泡着三眼婴尸。

“这叫‘千里目’,能见蓬莱仙岛。”摊主嚼着槟榔,黄牙漏风,“小娘子买去照照,指不定现了原形......”

叮当一声,冯小桃将菜刀拍在案上:“镜子我买了。”刀刃缺痕恰好卡住镜框暗扣,轻轻一撬,露出里头刻的番文——译过来是“炼妖监制”。

铁锤落下的刹那,镜中番邦人突然咧嘴笑,琉璃瓶炸开腥臭血水。冯小桃袖中桃符无风自燃,青烟凝成利箭洞穿镜面,里头传来声非人非兽的惨嚎。

---

#### 五、烟火

戌时的烟花照亮听松阁的飞檐。

冯小桃抱着断成两截的西洋镜回山,见玄同窝在抱朴亭的石凳上温酒。棋盘落满松针,黑白云子冻在薄冰下,像盘没下完的残局。

“山下热闹?”玄同往陶壶里扔了颗青梅,“当年你师尊最爱逛庙会,说人间烟火最克心魔。”

冯小桃将西洋镜残片埋在老槐树下,根须缠着半片褪色的红绸——是二十年前庙会灯谜的彩头。月光漫过山阶时,她摸出把竹骨扇,扇面题着“清风徐来”,轻轻一抖,散落的雪沫便聚成个憨笑的雪人。

铁柱的喊声撞破夜色:“姑姑!镜子里钻出个蓝眼睛妖怪!”

冯小桃推开窗,见云海中浮着艘铁甲巨船,船首雕像赫然是那尊三眼婴尸。她解下桃符串成的剑穗,往茶碗里添了勺雪水。

“不急。”她抿了口茶,“等喝完这盏,再教他们何谓真正的‘千里目’。”

---

器物谱

- **缺刃菜刀**:玄同青年时所用,刃口崩痕暗藏破邪阵法

- **竹骨扇**:扇面糊着雾蚕纱,挥动时可聚风雪为盾

- **西洋镜**:镜框内侧刻炼妖符文,遇朱砂显形

- **雪芽茶**:陈年普洱混入艾草,专醒神志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