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打猎有了“新队友”

然后他从仓库拿了两袋大米、一大块猪肉,又拿了些烟和酒,准备去朱爷家。

之前朱爷和他约好了,让他今天过去一趟。

第一次登门拜访,不管从人情还是道理上来说,都不能空手去。

王喜栋听说要去朱爷家,直接把肉包子丢给弟弟,大声喊道:“老大,等我一下!”说完,几步就又从墙头翻了回去。

几分钟后,他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也拿了不少东西。

夏长海看到这一幕,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朱有才的家在宁夏村南边,靠近山的位置,从他家进山很方便,就是周围有点冷清。

当夏长海和王喜栋赶到的时候,正巧瞧见朱爷在院子里劈柴。

“哟,你们来就来嘛,还带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客气啦!”

朱爷赶忙停下手里的活儿,连连摆手,想要把礼物推拒回去。

他心里满是疑惑,实在搞不明白夏长海为什么对自己如此客气。

朱爷向来不是那种喜欢仗着年纪大就摆架子、占别人便宜的人。

之前剥皮那件事,他就觉得特别过意不去,如今对方又带着这么贵重的礼物登门,他更是觉得受之有愧。

只稍稍瞥了一眼,他就清楚,夏长海和王喜栋手里的这些礼品,加起来少说也得七八十块钱!别人家过年时,女婿去丈母娘家都很少送这么厚重的礼,他哪里敢收呢?

“朱爷,您可别这么见外。晚辈第一次来拜访您,怎么能两手空空呢!您就别跟我们推辞啦。喜栋,快把东西给朱爷拿进屋里去。”夏长海一边伸手拦住朱有才,一边把手里的礼物递给王喜栋。

“好嘞!”王喜栋应了一声,便接过礼物往屋里走去。

经过一番推让,朱有才见实在没办法拒绝,

只好无奈地笑了笑,收下了礼物。经此一事,在朱有才心里,夏长海和王喜栋的分量变得不一样了。

毫不夸张地说,孤身一人的他,潜意识里已经把这两人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等王喜栋把礼物放好后,夏长海直接问道:“朱爷,您之前说让我们今天过来,到底有什么事呀?”

“瞧我这记性,差点把正事儿给忘得一干二净!”

朱有才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然后站起身,走出院子,说道,“你们俩跟我来。”

夏长海和王喜栋对视了一眼,心里都对朱爷要带他们去的地方充满好奇,但还是乖乖地跟了上去。

二十分钟后,朱有才带着他们来到了山里的一座小木屋前。

还没走近,夏长海就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熟悉的声响。

他突然想起朱有才年轻时的职业,心中一动,暗自思忖:难不成朱爷要把那个给我?要是真这样,可就帮了我大忙了!

暂且不说夏长海心里在琢磨什么,在朱有才的带领下,三个人来到了林间的小屋前。

此时,之前听到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清晰。

“汪汪汪!”起码有三四只狗在叫。

推开门,只见四条狗在屋里上蹿下跳。

一条是青色的,一条是黑色的,还有两条是白色的。

它们一看到朱有才,显得格外兴奋,全都朝着朱有才身上扑去。

可紧接着,“嗷!”像是闻到了陌生的气味,四条狗瞬间安静了下来,龇着牙,压低身体,后腿紧紧绷着,摆出了攻击的姿势,这明显是要发动攻击的前兆。

“滴!”朱有才吹了一声口哨,四条狗立刻又恢复了平静。

看到这一幕,夏长海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心想:这狗真是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简直是好狗啊!

“朱爷,这是猎犬吧?”夏长海问道。

他知道,能听懂哨音的可不只有牧羊犬。

实际上,猎人进山打猎的时候,如果彼此距离稍远一些,基本都是依靠哨音来指挥猎犬行动。

“没错,它们都陪着我好些年了。唉,可我这把老骨头……”朱有才叹了口气,虽然没再多说什么,但这一句“年纪大了”,其中的无奈之情,大家都心领神会。

确实,猎人这一行当,通常是年纪越大,经验就越丰富。

可一旦上了年纪,人的体力就会大幅下降。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用猎犬打猎,并不是让猎犬直接把猎物咬死。

猎犬的主要作用是牵制、拖延猎物,给猎人创造捕杀的机会。

除非猎物个头很小,否则最后致命的那一下,还是得由猎人来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猎人体力跟不上,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猎狗累得没了力气,最后让猎物给跑掉了。

这种情况虽然没有什么危险,但要是次数多了,猎狗就会失去斗志,没了斗志的猎狗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第二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猎狗可能会伤亡惨重。

像大个子、傻狍子这类没什么攻击性的猎物还好说,但要是碰到野猪、黑熊这些猛兽,负责牵制的猎狗可就是在拿命冒险了。

猎人晚到一秒,猎狗面临的危险就增加一分。

很多猎人都听说过,一次狩猎下来,猎狗全军覆没的事情。

对于猎人来说,猎狗既是打猎时的得力助手,也是如同家人一般的存在。

谁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家人去冒生命危险呢?

朱有才感慨了一会儿,话题一转,看向夏长海问道:“长海,你觉得我这几条狗咋样?”虽然是个问句,但他说话时满脸都是骄傲的神情,显然对自己的狗非常满意。

夏长海听了,认真地观察起这几条狗。

这一打量,还真让他吃了一惊。

不得不说,这几条狗的品相和状态都特别好!

在那个时候,养狗的人少之又少,别说是宠物狗了,就连普通的家犬都不常见。

毕竟当时人们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哪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喂狗呢?

由于观念和实际需求等因素,乡下养狗的情况比城里稍微好一些。

不过养的大多都是本地品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中华田园犬,主要用来看家护院。

在北方,人们习惯把狗叫做笨狗,这可不是说它们真的笨,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就像笨鸡、笨猪、笨鸡蛋一样,很多动物前面都能加个“笨”字。

重生80:从深山打猎开始致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